鄭敏
我們首先需要明白翻轉課堂的真正含義,翻轉課堂和學生人數(shù)并沒有本質的聯(lián)系,雖然人數(shù)少實施起來更加容易。薩爾曼·可汗的一本書中就提到了“混齡教育”的實驗模式,人數(shù)就很多。翻轉課堂甚至和技術無關,而是一種教育理念的變革,當然現(xiàn)代科技能讓翻轉課堂實施起來更容易和高效。任何課堂都需要翻轉,不僅是高中物理教學。
隨著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推廣、數(shù)字化學習網(wǎng)絡課程的建設與應用,課堂教學越來越注重學生的參與,注重學生的分享和體悟,如果說教師的作用依然有點撥,也是基于學生交流、有的放矢的,教師的作用更多的依然是方法和專業(yè)引領,是喚醒學生進一步思考和探究的。
所以,我認為在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中,教師的角色定位更傾向于一個專業(yè)化的主持人,是組織學生參與分享和合作,使其通過相互評價超越自我,同時結合學生的展示,有效地生成強調些什么,保證學生研究主題有所側重,突出學習目標達成,對課堂具有一定的把控,是一種教育機智的融合。
翻轉課堂的模式,根本上是教師和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角色的顛覆,改教師傳授為教師組織、引導,改學生被動接受為學生主動習得。這樣并不是說教師只是從旁指導,根據(jù)學習的內(nèi)容、場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等的不同,教師的行為也有很多的變化,并非只能從旁指導,有時也可以適當講授,甚至很長時間地講授。翻轉課堂也不只意味著正式上課時間讓學生自主學習,更重視的是課下學生的活動。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當把重心放到學生的“學”上,而不是教師的“教”。學生本位需要我們意識到學生才是教育的主體,無論是授課、考試還是知識學習,都是要圍繞著學生展開的。如果本末倒置,就會導致學生學習效率低下,素質發(fā)展不均衡。任何人都無法代替別人進行學習,在物理課堂教學中也是如此,教師懂得再多也不代表學生都學會了,只有通過學生本位進行知識講解,保障學生吃透吃懂,才能實現(xiàn)教學水平的穩(wěn)步提升。
一方面,教師要做到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在傳統(tǒng)的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常常是學生被教師的一連串問題牽來扯去,喪失了對學習的主觀能動性?!皩W起于思,思源于疑”,學習的進步是由問題的提出和解決開始的。通過對問題的提出、研究、思考、分析、解決等過程,可以極大程度地訓練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和靈活性,鍛煉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樣的一個知識點,如果僅僅依靠教師的單方面輸出,缺少學生自主思考,那么效果絕對不如由學生自己研究來得好;另一方面,要鍛煉學生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要把學生作為學習的主動探索者,在學生提出問題后,不是單刀直入地講解分析,而是通過多種手段引導學生自己解決問題。這就需要教師將課堂時間做好二次劃分,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對問題進行思考和分析,從而訓練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機敏性,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研究的能力。
在《超級英雄的物理學》這本書中,作者用一些基本的物理,分析一些美國超級英雄故事里的橋段。例如,教師可以問學生,如果真的有閃電俠的話,他身上的衣服需要能承受多高的溫度?假設鐳射眼(或者超人)完全靠吃普通食物來補充能量,且吃下去的食物100%轉化成能量,那么請問他們用鐳射光束融化一塊5mm的鋼板,大約需要吃掉多少食物?已知綠巨人的身體是可以防彈的,卻可以被鋼鐵俠一拳打翻在地,請估算一下鋼鐵俠那一拳到底帶著多大的動量(假設普通子彈打到綠巨人身上會以同大小相反的速度彈開)。這樣提問更加貼近學生的喜好。教師也可以試著分析和討論一下,比如“LOL”或“Dota”里面某個英雄的某個技能是否符合某些原理等。教師運用這些問題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可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欲望,同時將生硬冰冷的物理公式和變量放到實際的生活中去思考,實現(xiàn)學習效果的長期性和有效性。
課堂模式實際上是一種上課的方式,在具體的授課過程中,通過一定的方式,對課程的內(nèi)容的和授課的形式進行系統(tǒng)的設計,形成一種內(nèi)在的課堂模式。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一個科學有效的物理學課堂模式,不僅可以全面激發(fā)學生上課的興趣,更重要的是,學生可以在快樂中接受知識,教師也在這其中產(chǎn)生更多的授課靈感,提高上課的效率和質量。實際的物理課堂應當與翻轉課堂做好融合,實現(xiàn)教學效果的不斷提升。
在具體的物理學教學過程中,針對不同的課堂情況和學生知識掌握情況,教師要對具體的課堂模式進行具體的分析,也就是說,要靈活掌握,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探索適合學校的課堂模式。對于實效課堂來講,一般來講,可以分為課前準備和具體的實施方面。
從課前準備的角度來講,要對其進行學習小組的劃分,并選出小組的組長,對其進行作業(yè)和紀律等方面的管理。一般情況下,高中學校的生源較多,課堂人數(shù)更多,有時候甚至會出現(xiàn)六七十人一個教室同時聽課的現(xiàn)象。學生人數(shù)多、物理成績分差大等現(xiàn)狀也決定了其課堂模式的相對適應性。在對組長的基本職能進行明確之后,教師要積極做好導學方案的工作,針對具體的學習目標,教師與小組成員共同完成具體的教學目標,在這期間,不僅可以促進教師與學生的溝通與交流,還可以在成果互換的過程中,不斷提高教師與學生雙方的專業(yè)知識水平。
在課堂的開始之前,要讓學生對課堂內(nèi)容進行預習,這將會大大提升學生對課堂知識的接受程度。比如,教師將具體的學習任務布置給學生之后,學生在對學習任務進行預習的過程中,不僅可以找出自己不懂的知識,還可以對整體的授課內(nèi)容有一個清晰的了解和把握。在這之后,小組與小組之間要進行合作交流, 對本組的學習心得進行交換,需要注意的是,這里的交換并不是學習成果的簡單互換,而是學習問題和學習方法等的具體交流。此外,在對小組的學習成果進行充分展示之后,設置堂清把關的基本形式,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在每一堂物理課結束的時候對學習的知識進行完整的掌握,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總的來說,將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應用到高中物理教學中,無論是從學生的角度,還是教師的角度來看,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并且,針對不同的學校情況,也要選用不同的物理課堂教學模式,但整體來看都需要把握師生主體地位翻轉的原則和物理學科探究式學習的原則。
[1]周 韜.基于翻轉課堂的高中物理教學模式探討[J].中學物理,2017(9):34-36.
[2]陳常芬.基于翻轉課堂的中學物理教學設計探究[D].南昌:江西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