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薇
摘 要在過去的教學中,只是單純的注重知識的傳授而忽視對學生愿望和方式的注重。自使用新教材后,老師們普遍感到壓力,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來滿足新課程的要求。新課程的精神就是把教師和學生從繁重的教學和學習中解放出來,給他們更大的個人發(fā)展空間。新課程的要求教師能夠結合本學科的特點,針對所教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學的內容和形式進行調整和創(chuàng)新。以前教材中偏難,偏舊,沒用的東西不少,而現在有用的,有價值,有用的內容多了,并且在教學中能給學生留有更多的空間,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展。
關鍵詞物理;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7,C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30-0091-01
物理學作為一門重要的自然科學的基礎科學,今日已經是現代科學技術的中心學科之一。無論是工農業(yè)生產和國防現代化,還是信息技術與納米技術等先進科學技術都離不開物理學的許多基礎理論。每一個“四化”建設者也必須具備一定的物理基礎知識。
物理習題課教學中,例題講解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在精選習題的過程中,還要注意例題的選取。
舉例要有明確的目的性,除了鞏固和運用學過的知識以外,還應當有計劃地做到教給學生正確的解題思路,教給學生分析、處理問題的基本方法等。
物理學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怎樣才能在課堂上吸引學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呢?怎樣才能啟開學生的心扉,發(fā)展學生的智力,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呢?怎樣才能使課堂教學過程最優(yōu)化呢?我認為這不僅需要妥善的處理教材,安排內容,更要注意課堂教學藝術,而課堂教學藝術的重要方面就是課堂教學的語言藝術。
一、語言的形象性
物理教學語言技巧性的特點是它的形象化。形象化的語言表達富有力度,能使學生感到驚訝、感到不同凡響,使學生情緒興奮,對認識產生興趣,體驗獲得知識的喜悅,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內驅力。要特別注意,運用形象化的語言,并非基于活躍課堂氣氛,逗逗風趣。與此相反,教師運用形象化語言施教,旨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激情,引導學生學習物理知識本身,而不是誘使他們把知識撇在一邊。
二、語言要符合科學性、思想性
所謂科學性,就是要用準確無誤、合乎邏輯的語言來講。例如在講歐姆定律R=U/I時,要注意它的適用條件,不能說當I→0時,電阻無窮大,從數學語言上說得通,但在物理學上,電阻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與導體的長度、電阻率、橫截面積決定。我們要講教學語言的科學性,但又不能片面地、一味追求似乎什么概念都要嚴格地科學地定義,那就大可不必,應根據中學生接受能力的實際知識的循序漸進,不斷完善深化。例如,在講力的概念時,首先只是敘述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接下來在高中講授牛頓第三定律,對力概念加深一步,指出力是物體對物體的相互作用,到了講授牛頓第二定律后,又從力的作用效果來敘述,力量使物體產生形變和加速度的原因。這樣對力的概念就逐步深化和完善了。
三、語言要注意嚴謹性
物理教材中用來表達物理概念、定理、定律等的語言都是十分確切和精練的,常常是少一個字不行,多一個不好,前后顛倒也不行。例如光的反射定律中“反射光線在入射光線和法線所決定的平面內;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在法線的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本筒荒軐ⅰ八甭┑?,也無須在“平面”之前加什么修飾,不能把“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位置互換,更不能說“入射角等于反射角”,這是物理語言的嚴謹性和邏輯性的要求。
教師的語言應該是精辟、簡練的,但也必須考慮針對性,物理教學語言的針對性首先應受教學內容的限制,不同的教學內容要用不同的語言表達;其次還要受到學生年齡的制約,對于不同年級的學生,教師必須用不同的語言形式,否則會失去對學生的吸引力;再次是受課堂上學生接受知識的情緒的制約,這就要求教師的語言要有靈敏性、隨機性,也就是因材施教。
四、語言技巧的源泉——想象力
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知識是有限的,想象力是無止境的。豐富的想象力,理智的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物理學的進步,推動著社會的發(fā)展。之所以說想象力是物理教學語言技巧的源泉,其原因是:教師可以想象知識的演化,想象實驗的結果,想象學生認知過程的不同特點,想象課堂教學過程的情景,借助于想象提高語言技巧。從想象中采集,由造化中迸發(fā),語言的技巧性,不是造作而得,語言的技巧性恰是自然形成。那種為技巧而技巧,煞費苦心的做法,是蹩足的,徒勞的。
五、語言要幽默可親、有較強的趣味性
在課堂講解中運用幽默,可以控制學生的注意力;可以使講解的內容變得有趣,活躍課堂氣氛,消除師生間的隔閡,融洽師生間的關系;可以突出一些概念、規(guī)律的特征,解決教學的難點,還可以巧妙地處理偶發(fā)事件,使教學轉入正規(guī)。如在講“照相機”時,我采用講故事的形式:某君照相時頭頂地、腳朝天,問他為何如此照相,答曰,照相只能成倒立的像。學生聽后發(fā)出笑聲,不但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牢牢地記住了成像的特點。
馬卡連柯曾說道:“我們相信高等師范學校里,將來必然要教授關于聲調、姿態(tài)、運用器官,運用表情等課程,這是為了使其更準確地、生動地、有力地表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彼J為教師怎樣站、怎樣坐、怎樣說在教育上都不是“細微末節(jié)”,很多時候對教師工作的成敗是具有決定意義。教學語言,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在近幾年的物理新教材的教學中,我一直都在努力提高物理課堂教學的效果,時刻注意在物理課堂教學中適時地采用研究性的教學方式和方法,并且也起到了一定的教學效果。我希望自己淺薄的見解能給大家?guī)硪恍┬碌臇|西。如果能收到拋磚引玉的效果,是我最大的希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