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健
摘 要 計算機技術的發(fā)展衍生出了多媒體技術,多媒體技術是將文字、圖像、聲音、動畫等多種傳播媒介載體綜合在一起并傳遞信息的綜合技術,具有承載信息量大、內容豐富的特點。因此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對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來說,起到非常大的彌補作用,尤其是高中物理這樣需要觀察物體運動變化過程的學科,多媒體技術將極大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 多媒體技術;高中物理;應用
中圖分類號:TP37,B0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29-0014-01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以計算機技術為基礎的信息多樣化傳播技術得到發(fā)展,這些技術統(tǒng)稱多媒體技術。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豐富了我們獲取信息的方式,讓信息傳播方式更加多樣化,信息傳播媒介更加完整化。物理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學科,需要通過觀察實驗過程,記錄實驗數據,分析和總結數據,以此來驗證物理猜想和定律。高中物理教學中做實驗,是為了讓學生直觀地感受物理定律在物體運動或變化過程中的表現形式。為了能更加方便課堂教學,多媒體技術成為了新晉教學資源,對高中物理課堂教學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物理教師一定不能被傳統(tǒng)教學模式所禁錮,要放寬視野,勇于創(chuàng)新,充分利用多媒體資源,完善物理教學體系,給學生提供更加豐富靈活的物理學習輔助方法,構件充滿科技感的物理學習平臺,全面提升高中生物理核心素養(yǎng)。教師還要做好多媒體教學的合理性選擇,通過新鮮的教學手段改變學生對物理教學的傳統(tǒng)看法,刺激他們的感受神經,激發(fā)學生對物理學科的興趣,增強教學效率,彌補高中學生物理知識體系中實踐能力的空缺,提高物理學習能力。
一、改變物理教學傳統(tǒng)觀念
傳統(tǒng)物理學科的教學觀念,是對物理課堂應用多媒體技術最大的阻礙,物理教師在應試教學模式的壓力下,認為進行理論的講解和習題練習,才是高中物理教學最有效的做法。這樣的觀念是完全落后的、消極的,死板的教學方式很容易讓學生對物理學習產生抵觸心理,很難深入到物理理論的學習中,而多媒體技術在課堂的應用,能很好地改變這樣的教學困境。因此,教師最先要做的就是改變物理教學的傳統(tǒng)觀念,給予多媒體教學技術在物理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積極的肯定,通過多媒體教學資源,喚醒學生的物理邏輯意識,啟發(fā)學生的物理哲學思想,在教學時長不便的情況下,提升教學效率。教師要與學生零距離接觸,以亦師亦友的身份關系融入學生群體中,與學生積極溝通交流,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責任意識,完善多媒體教學設備的使用方案,用多媒體教學方式擴展學生的思維廣度,營造快樂、自由、輕松、創(chuàng)新的課堂氛圍,引導學生自主深入到物理學習研究中去,全面理解物理思想。例如,在進行拋物線講解教學時,教師可以錄取一段物體被拋出后的運動軌跡影像,借助視頻播放器和投影儀,投放在講臺前方的白板上,讓學生通過觀看視頻,對拋物線運動有一個最直觀的感受和體會。用動態(tài)的物理影像替代靜止的圖片,填補了學生頭腦中對運動真實過程的空白。然后借助多媒體軟件,將物體運動過程一幀一幀地播放,繪制出水平分影像和垂直分影像,將拋物線過程分解開來,分別標記不同位置的速度值、加速度值和方向,然后將水平運動和垂直運動分別播放,將數據分析與分運動有機的融合在一起,讓學生體驗拋物線運動的拆分和組合,對運動過程形成深刻的影像記憶。學生對動態(tài)的影像要比書本上的圖片更容易理解,不但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同時讓學生將理論和實際通過多媒體的輔助聯系在一起,促進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二、構建物理情境
目前高中物理教學中最常用的教學方法就是物理情境的構建,但由于傳統(tǒng)教學中輔助手段有限,很難將情境完整地構建出來,影響學生融入到情境中,物理原理得不到形象的展示。通過多媒體技術能夠以燈光、聲音、動畫等信息載體為輔助,模擬物理場景,激發(fā)起學生的興趣,增加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多媒體設備用兩種形式來建設情境:自然情境和問題情境。自然情境就是用多媒體設備播放自然界中出現的多個物理現象;問題情境就是教師設計一個綜合性的情境,把需要講解的物理原理都融入到這個綜合性的情境中,將各個知識點串聯起來。這樣,學生就可以把現實生活中的現象與物理原理統(tǒng)一地聯系起來,形成完整的意識結構鏈條。例如,通過播放飛機撒農藥或者是傘兵跳傘的視頻,在學生給你面前呈現平拋運動的實際過程。
三、完善物理教學實驗
實驗本應該是高中物理的重要部分,因為物理這門學科就是以實驗為基礎的理論學科,但由于高中學生的課程緊張,應試壓力大,學校通常沒有安排實驗的時間,也沒有足夠的師資力量來準備物理實驗。因此,除了簡單的實驗在課堂上進行,大部分實驗都是處在缺失的狀態(tài)下。學生沒有見過實驗的具體過程,就不知道每一個物理現象之間按照什么樣的先后順序發(fā)生,這不但有礙學生學科素養(yǎng)的提升,也影響學生對試卷中實驗性題目的解答。而多媒體技術的使用就可以幫助學生解決這樣一個難題,例如做小車在重力牽引下運動過程的實驗。由于每個學生都需要親自動手操作,這就需要大量前期準備工作。有了多媒體技術,可以用高等院校研究生的實驗錄像作為學習資料,在課堂講解過程中用投影儀播放出來,將實驗形象具體地展現在學生面前,節(jié)省實驗室的資源與時間。
四、結束語
多媒體技術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讓我們看到課堂教學模式的豐富性和獨特性。教師的教學目標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實現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完成新課標對中等教育的指導要求。因此,學生是教育的核心,教育應該根據學生的情況因材施教,讓每名學生發(fā)揚長處,彌補不足,實現高中教育的完整性。要實現這樣的目標,教師就要以開放的眼光進行課題教研,利用多媒體技術,設計出更加高效的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華山英.信息技術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信息記錄材料,2018,19(12):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