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文教學從來都不是只為了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在《義務教育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曾經(jīng)提到過,“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睂τ谝粋€學生來說,良好的語文素養(yǎng)同樣重要,它在幫助學生提高語文成績的基礎上,同時還增強了學生的審美能力。在中學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為了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最好的方法就是閱讀教學。本文將基于閱讀教學的優(yōu)點,重點分析如何通過閱讀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從而達到使學生健康發(fā)展的目的,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品質(zhì)。
關鍵詞:閱讀教學;語文素養(yǎng);具體措施
一、 引言
針對目前的課程標準,對學生的課外閱讀以及語言積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是為了改變?nèi)缃翊蟛糠种袑W生忽視課外閱讀的現(xiàn)狀。即使中學生的課程繁忙,但是他們依然可以利用課外時間去閱讀更多的書籍。然而更多的中學生還是選擇花費大量的課余時間用來娛樂活動,比如看電視、玩手機和打游戲。盡管我們推崇勞逸結合,但是課外閱讀作為一項極其重要的活動,還是不應該被學生忽視。面對這種現(xiàn)象,中學老師有責任去引導學生去進行課外閱讀,在良好的閱讀氛圍下逐漸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二、 語文閱讀和語文素養(yǎng)
1. 語文素養(yǎng)的含義
語文素養(yǎng)不是一種純粹的語言技能,而是一種綜合評價,它包括一個學生的語文能力和語文知識、語言積累、思想品質(zhì)、個性品格、審美情趣、學習習慣以及學習方向等??梢姡Z文素養(yǎng)的內(nèi)涵極其豐富,而且作為一種需要內(nèi)在培養(yǎng)的綜合文明素養(yǎng),它必須通過長時間的自我領悟和實際操作才能得到提高。語文課程一般講究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結合,從這里也能看出它對語文素養(yǎng)的要求。因此,為了更好的改善當前的語文教學環(huán)境,教師必須嘗試通過閱讀來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2. 閱讀的重要性
首先,人與外部世界的溝通和聯(lián)系就是通過閱讀。人們獲取外界信息的過程,不僅是人們參與外界活動的一個基本方式,而且更好地促進了人們?nèi)谌肷鐣臻g,找尋自己的歸屬感。其次,書籍以文字形式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這些文字也是作者三觀的表達。我們閱讀這些書籍,實際上是在與作者進行一場深度的心靈談話,讓我們獲得更有思想的人生。最后,對學生的語文教學一般是以聽說讀寫的方式來進行,而閱讀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它在提高學生交際能力的同時,強化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 運用閱讀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舉例
中學的語文教學內(nèi)容大多是一些名家大作,這些文章不僅文筆流暢,而且表達了作者豐富的情感。比如《紫藤蘿瀑布》《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竹影》這幾篇文章,有作者優(yōu)美的景物描寫,也有細膩的情感描寫。在閱讀它們時,不但提高了學生的文字理解能力,而且給了學生美好的閱讀體驗,修養(yǎng)了學生的性格和思想。在學習《大自然的語言》時,我除了要求學生朗讀背誦這首詩歌,還帶領學生上了一堂課外教學,讓學生在大自然中自己去發(fā)現(xiàn)一些“屬于大自然的語言”。親近大自然的行為激發(fā)了學生對大自然的關愛,增強了學生愛護大自然的意識。一些名著節(jié)選的課文,我一般提倡學生課后盡量去閱讀整部作品,從而更好地理解節(jié)選段落中涉及的描述,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閱讀水平。
四、 運用閱讀來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具體措施
1. 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如果對閱讀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就會愿意主動進行閱讀。通過閱讀,他們可以提高自己的認知,了解一些與自己不同的思想,提高自己的情感表達能力。閱讀在很多學生眼中看來只是一種消遣方式,他們在閱讀之后很可能忘記自己看了什么,或者根本沒看懂。因此需要我們老師引導他們?nèi)绾握_地進行閱讀,從而避免出現(xiàn)難以理解閱讀的內(nèi)容而放棄閱讀的情況。為了更好的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老師可以培養(yǎng)學生做讀書筆記的習慣。當學生在后期閱讀自己的讀書筆記時,會覺得自己有收獲,也就更愿意去閱讀了。同時,老師還應鼓勵學生進行獨立思考,辯證地看待書中的內(nèi)容,切不可拘泥于書中的知識。
2. 重視學生的說話能力
語文教學強調(diào)“聽說讀寫”,由此可見“說”的重要性。但通常情況下,很多老師更看重學生的朗讀、背誦和寫作能力,而忽視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盡管寫作也是學生的一種語言表達,但它只是作為一種書面表達的形式。要想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必須重視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3. 注重學生的閱讀效果
正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閱讀也是一樣的。學生即使對閱讀有興趣,但是不注重閱讀方法,同樣達不到該有的閱讀效果。因此,我們老師需要為學生介紹一些卓有成效的閱讀方法和技巧,讓學生有一個良好的閱讀體驗。下面我將重點談論三種有效的閱讀方法:
(1) 由課內(nèi)向課處延伸
畢竟語文教學更多還是在課堂上傳授知識,因此閱讀方法首先就是從課堂傳授,這是比較基礎也比較實用的一個方法。比如在學習《云南的歌會》這篇課文時,為了讓學生更好的了解云南的民族風情和云南歌會的習俗,我們鼓勵學生通過閱讀課外書籍對其有更全面的認識。再比如,學習《新聞兩則》后,我們讓學生在報紙上或者網(wǎng)上搜集了一些新聞,并且讓他們分析自己搜集的新聞的結構,之后讓學生學習擬寫新聞稿。這在豐富學生語文知識的基礎上也提高了學生的閱讀效果。
(2) 選擇合適的閱讀內(nèi)容
中學生接觸的課外書籍不多,導致他們難以選擇適合他們閱讀的書籍。這時老師應該針對學生不同的需求和理解水平為其推薦優(yōu)質(zhì)的課外讀物。一些不健康的書籍會給學生傳播不良思想,對學生的健康成長也會造成損害,這些書籍應該盡量讓學生不去閱讀。還有一些內(nèi)容高深,晦澀難懂的書籍,盡管它們也是書籍中的良品,但對于中學生而言,超出了他們的理解能力,閱讀這類書籍往往也達不到很好的閱讀效果。
(3) 提高閱讀的效率
有的人閱讀速度慢,注意力都集中在字里行間,忽略了文章更為重要的思想,這也是閱讀效果差的一種體現(xiàn)。為了改善部分學生這種閱讀習慣,我們給他們介紹了泛讀的方法。泛讀并不是指粗略閱讀文章內(nèi)容,而是在較短時間閱讀較多的文字,快速從中找出敏感性信息和關鍵內(nèi)容。這要求學生要有較高的閱讀水平和知識儲量,同時保持注意力集中。提高了閱讀效率,絕對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效果。
4. 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閱讀和審美兩者之間是相互依存的關系,大量的閱讀能夠提高一個人的審美能力,而豐富的審美經(jīng)驗也能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閱讀。尤其是對于我們中學的語文教材而言,其中有大量的課文都是來源于著名詩人、作家的優(yōu)秀作品。比如一些古文或者古詩詞,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朗讀和背誦,浸潤了學生的審美情趣。一些國外的經(jīng)典名作讓學生領略了不同國家和民族之間的差異,在差異中感受到其他民族文化的魅力。在這種閱讀的熏陶下,學生審美能力也將得到一定的提升,從而獲得更多的文學知識,同時在耳濡目染中逐漸提高文學素養(yǎng)。
5. 給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閱讀是一個需要長期堅持的事情,為了讓學生能夠擁有一個好的閱讀學習環(huán)境,那就必須要有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學校作為一個學習的場所,其提供的閱讀氛圍一般是較為濃厚的。但是當學生回到家里之后,有部分學生的家長則一味督促自己的孩子多寫作業(yè),甚至給他們報了一些輔導班。如果他們的孩子閱讀一些課外書籍,家長卻以“這些書又不拿來考試”為由阻止他們進行閱讀,認為是浪費學習時間。顯然,家長的這種思想是不正確的。學校固然是學習的場所,但是學生在學校并不是單純?yōu)榱双@取學習知識,而是全方面的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良好的閱讀習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而且對于其他科目的學習也有幫助,即使是將來他們離開了校園,這種習慣也將培養(yǎng)他們認真嚴謹?shù)淖鍪路椒?。因此,為了改變部分家長的這種思想,我們老師需要多與他們進行溝通,讓他們也能認識到閱讀的重要意義,從而給學生在家里營造一個良好的閱讀氛圍。
五、 結束語
綜上所述,大量的閱讀不僅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而且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大部分這個年紀的學生就像是一塊海綿,不斷從外界汲取著豐富的知識,面對形形色色的文字信息,需要老師盡到應有的責任,傳授學生正確合理的閱讀方式,同時引導學生去閱讀一些優(yōu)質(zhì)的書籍。通過閱讀這些名著,相信會有更多的學生對語文這個學科產(chǎn)生更大的興趣,從而提高其語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劉濟遠.小學語文教學策略[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2]郭根福,小學語文新課程教學法[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3]秦訓剛、蔣紅森.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教師讀本[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4]王曉輝等.新課程:語文教育怎樣改革[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3.
[5]董衛(wèi)娜.利用閱讀教學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J].文學教育:中,2013(6).
[6]劉本武.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作者簡介:
侯娟,河南省商丘市,杞縣教師進修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