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克勇,許碧華,唐 霽,馮玉勤,廖家喜(天府礦務局職工總醫(yī)院精神科,重慶400704)
抑郁癥是一種常見的情感性精神障礙,因其患病率、復發(fā)率、自殺率高給患者及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負擔[1]。據(jù)相關研究結(jié)果顯示,全球抑郁癥患者數(shù)量不少于3億,美國成年人終生患病率高達16.5%[2],其中難治性抑郁癥占20.0%~40.0%[3]。在治療抑郁癥的療效方面,盡管有越來越多的不同作用機制的抗抑郁藥相繼問世,但仍有許多患者對現(xiàn)有的藥物治療效果差,且存在不同程度的藥物不良反應,而該部分患者成為難治性抑郁癥。認知行為療法通過改變患者思維、行為而達到消除不良情緒和行為、緩解抑郁癥狀的目的,本研究探討了該療法聯(lián)合抗抑郁治療難治性抑郁癥的輔助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1 資料
1.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3月至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完整隨訪2個月以上的難治性抑郁癥患者86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3例。
1.1.2 納入標準 (1)符合國際疾病分類?10精神與行為障礙分類抑郁發(fā)作的診斷標準;(2)漢密爾頓抑郁量表?17(HAMD?17)評分大于或等于 17 分;(3)經(jīng) 2 種不同作用機制抗抑郁藥足量、足療程治療癥狀無緩解;(4)對本研究知情同意。
1.1.3 排除標準 (1)既往給予文法拉辛和奧氮平治療效果不明顯;(2)神經(jīng)系統(tǒng)器質(zhì)性病變,嚴重肝腎功能不全;(3)精神活性藥品依賴。
1.2 方法
1.2.1 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文拉法辛(成都康弘藥業(yè)集團,批號:H20070269)75~225 mg/d,奧氮平(江蘇豪森藥業(yè),批號:H20052688)起始劑量為每晚2.5 mg,根據(jù)患者病情及耐受情況增加劑量,最高不超過10 mg。觀察組在給予文拉法辛和奧氮平治療基礎上聯(lián)合認知行為療法治療,具體方法如下:(1)與患者溝通,了解相關癥狀,明確問題所在,向患者說明認知行為療法的方式、理論,使其建立信心;(2)指導并訓練患者對扭曲的思維方式進行鑒別分類;(3)布置家庭作業(yè);(4)識別和挑戰(zhàn)潛在假設,檢查個人圖式,評估圖式的影響,幫助患者發(fā)展出更現(xiàn)實的圖式和假設等。每周治療2次,每次 45~60 min。
1.2.2 療效判定標準 于治療前,治療后4、8周比較兩組患者HAMD?17評分,以判定療效,記錄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按HAMD?17評分判定療效,減分率大于或等于75%為痊愈,減分率為50%~<75%為顯著進步,減分率為25%~<50%為進步,減分率小于25%為無效。有效率=(痊愈例數(shù)+顯著進步例數(shù))/可評價病例數(shù)×100%。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16.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或構(gòu)成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基本資料比較 兩組患者性別、年齡、抑郁癥病程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基本資料比較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治療后4、8周HAMD?17評分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后第4、8周HAMD?17評分均較治療前明顯降低,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前、治療后第4周HAMD?17評分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第8周HAMD?17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圖1。
圖1 兩組患者治療前,治療后4、8周HAMD?17評分比較
2.3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第4周有效率為 27.9%(12/43),對照組為 16.3%(7/43),兩組患者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1.689,P=0.194);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第8周有效率為86.0%(37/43),對照組為67.4%(29/43),觀察組患者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17,P=0.041)。
2.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中出現(xiàn)不良反應19例(44.2%),對照組患者中出現(xiàn)不良反應23例(53.5%),均于治療初期出現(xiàn),經(jīng)對癥處理后未對治療造成影響。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745,P=0.388)。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n(%)]
難治性抑郁癥已成為臨床治療難點,目前,主要治療方法為選用增效劑、聯(lián)合用藥、聯(lián)合物理治療、聯(lián)合心理認知療法等,無論哪種治療方法仍以抗抑郁藥物治療為主。
文拉法辛是一種去甲腎上腺素和5?羥色胺(5?HT)雙回收阻滯劑,對抑郁癥具有較好的療效,但治療難治性抑郁癥療效仍不理想。有研究表明,抗精神病藥物作用于中腦邊緣系統(tǒng)的多巴胺受體D1或D4及促進葉皮層多巴胺及去甲腎上腺素的釋放,阻斷5?HT2A和5?HT2C受體,獲得改善消極、抑郁、焦慮情緒的協(xié)同作用[4]。抑郁患者加用第2代抗精神病藥物能顯著提高有效率和緩解率[5]。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文拉法辛聯(lián)合第2代抗精神病藥物——奧氮平治療難治性抑郁癥獲得了較好的療效,治療后第4、8周HAMD?17評分均較治療前明顯降低,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第4、8周有效率分別為16.3%、67.4%,提示對患者的治療必須足量、足療程才能達到更好的療效。
心理治療作為抑郁癥的輔助治療已得到公認,尤其是對難治性抑郁癥患者的心理治療必不可少。心理治療方法很多,其中認知行為治療應用最為廣泛[6]。
認知行為療法作為一種心理咨詢模式,發(fā)展于20世紀70年代,通過矯正技術不斷改變患者的錯誤認知和問題行為,使不良癥狀逐漸減輕乃至消失。目前,認知行為療法已廣泛用于失眠、焦慮、精神分裂癥、抑郁癥等精神性疾病的治療[7?10],能幫助患者識別和改變認知歪曲,從而減輕或緩解患者抑郁癥狀。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在文拉法辛和奧氮平治療基礎上聯(lián)合認知行為療法治療難治性抑郁癥患者具有較好的療效,治療后第4、8周HAMD?17評分均較治療前明顯降低,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第4、8周有效率分別為27.9%、86.0%,且治療后第8周HAMD?17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在抗抑郁藥物治療難治性抑郁癥基礎上聯(lián)合認知行為療法能取得更好的療效。而從表2可見,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有研究表明,抗抑郁治療正逐步走向藥物與心理治療結(jié)合、藥物與物理治療結(jié)合的聯(lián)合治療模式[11]。本研究結(jié)果也表明,抗抑郁藥物聯(lián)合認知行為療法治療抑郁癥較單純藥物治療能取得更好的療效。
總之,在抗抑郁藥物基礎上聯(lián)合認知行為療法治療難治性抑郁癥具有較好的療效。
參考文獻
[1]李靜,許秀峰,王剛,等.難治性抑郁癥優(yōu)化治療方案的研究[J].中華精神科雜志,2009,42(1):17?20.
[2]FERRARI AJ,CHARLSON FJ,NORMAN RE,et al.Burden of depres?sive disorders by country,sex,age,and year:findings from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0[J].PLoS Med,2013,10(11):e1001547.
[3]FRERE M,TEPPER J.Ketamine:Future Treatment For Unresponsive Depression?[J].Ir Med J,2016,109(8):453.
[4]汪周兵,史家波,張長春,等.文拉法辛聯(lián)合喹硫平、奧氮平治療難治性抑郁癥的對照研究[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2016,43(1):28?30.
[5]李凌江,馬辛.中國抑郁障礙防治指南[M].2版.北京.中華醫(yī)學電子音像出版社,2015:88?91.
[6]岳秀寧,劉正福,葉蘭仙,等.難治性抑郁癥的治療進展[J].中華行為醫(yī)學與腦科學雜志,2016,25(3):280?284.
[7]盧海霞,李霞,韓櫻,等.認知行為療法對中國失眠患者睡眠質(zhì)量影響的 Meta 分析[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7,37(3):685?688.
[8]貢永寧.認知行為療法配合心理干預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的康復效果[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7,33(10):1567?1568.
[9]王凱.國內(nèi)認知行為療法聯(lián)合藥物治療廣泛性焦慮療效的元分析[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7,25(4):481?485.
[10]王海艷,王建女.認知行為療法改善抑郁癥患者社會功能及自我接納的療效觀察[J].浙江臨床醫(yī)學,2017,19(5):889?890.
[11]瞿偉,谷珊珊.抑郁癥治療研究新進展[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14,36(11):1113?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