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日本傳統文化中,櫻花屬于十分獨特的內容及因素,是日本傳統文化中一種特有的意向,具有獨特象征意義。在日本傳統文化研究中,為能夠更好了解日本傳統文化,了解櫻花的象征意義十分必要,有利于更好體會日本傳統文化。本文就櫻花在日本傳統文化中的象征意義進行簡單研究,以便更好了解及掌握日本傳統文化。
關鍵詞:日本傳統文化;櫻花;象征意義
在當前國際交流越來越深入的大形勢下,了解并認識各國文化已經成為必要任務,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及意義,而日本傳統文化就是比較重要的一個方面。在日本傳統文化研究方面,應當對其各個方面因素加強認識,以充分了解其特點,而櫻花在日本傳統文化中就是比較獨特的存在,因而相關人員應當對櫻花的象征意義充分認識及掌握,在此基礎上才能夠為更好地進行日本文化研究提供較好保障與支持。
一、櫻花與日本傳統文化中宇宙觀及自然觀
對于大自然中四季景物變化,日本人均比較敏感,其根源就是彌生時代出現的農耕文化,由于勞動生產力水平比較低,并且要依靠大自然生存,致使古代日本人對于大自然也就比較敬畏,從而使占卜及祭祀習慣得以形成。在櫻花開放時節(jié),是否出現風雨等相關天氣現象對于一年收成起到預示作用,因而在古代日本人占卜過程中,櫻花也就成為十分重要的一種手段及方式。另外,櫻花對于日本人自然觀方面的反映與很多櫻花相關詞匯存在十分密切的關系,而且在日本民族語言中這些詞匯屬于特有現象,使日本人獨特自然情趣及日本特有風土人情得以充分體現。此外,對于日本人自然觀而言,其十分重要的一個特點還表現在人與自然之間和諧共處方面,日本人人為自身與大自然為一體,因而大自然中四季不同變化,往往也會使日本人映射到人世變化。比如,日本諺語——“花有期,人有時”,所體現出的就是日本人對于生命有限之感嘆,在自然及人事方面也是無常觀的一種具體體現[1]。此外,櫻花作為自然界中的一種植物,與大自然之間存在密切關系,日本人對于櫻花這種比較美麗的事物也表現出獨特情感,認識櫻花是大自然給予人們的饋贈,對于大自然的敬畏通過櫻花也就能夠得以充分體現,表現出日本人希望能夠與大自然和諧共處的愿望。
二、櫻花與日本傳統文化中審美觀念
由于日本獨特的島國風土人情,促使其獨特審美情趣得以形成,在文化不斷形成過程中,外來文化及本土文化逐漸實現融合,從而塑造了日本文化中獨特的審美意識。櫻花這一獨特事物不但能夠使日本人精神生活及物質生活更加豐富,并且是日本人的重要審美對象。由于櫻花種類比較多,并且色彩鮮艷,氣味芳香,同時春季時日本各地櫻花前線不斷推移,使得其日本人觀賞自然、融于自然的最優(yōu)良媒介。櫻花使日本人對美的認知更加敏感,他們深刻認識到生命宛如櫻花,短暫而脆弱同時。櫻花通過與其它各個方面進行有效結合,可使的日本文化中櫻花隨處可見。比如在花道方面,很多插畫藝術或者盆栽藝術均將櫻花作為題材,也就是將櫻花木放置于特定容器內,從而對櫻花自然環(huán)境進行模仿,成為自然精致的一種縮影,這精巧的美感符合日本人審美理念。此外,日本民族對于櫻花的熱愛也能夠體現出崇尚簡潔、余韻的理念,表現了日本人對殘缺美的愛好傾向[2]。
三、櫻花與日本傳統文化中的道德意識
對于櫻花性格表現出的雙重性而言,其實質就是日本人的主觀觀念在櫻花上的一種映射,由于日本人對櫻花存在這種主觀看法,也就表現出日本人在性格上表現出多面性或者兩面性,日本人不但能夠通過櫻花感受生活中的歡樂以及豐收的預示,并且也能夠從中感受人生無常及死亡恐懼。對于日本國民表現出的這種矛盾性格,可通過“恥辱文化”進行解釋。由于日本并非一神論國家,在道德判斷方面的標準主要就是世人如何看待相關行為,若這種行為被世人唾棄,則這種行為也就是不道德行為,反之,這種行為也就與道德符合,由于這種“間人道德”的存在,使得外部因素對自身行為規(guī)范會產生一定約束。另外,在日本人的道德意識中,櫻花也是武士道的象征,武士道是以儒家精神及佛教精神為來源的,這種武士道精神的根本來源就是日本人所崇尚的自然神道。櫻花作為一種自然植物,其本身與思想及精神并無聯系及溝通,然而在櫻花被符號化之后,則櫻花這種自然界的的樹木也就是具備人的主觀性及時代特點。在近代日本不斷擴張及發(fā)展的時代背景下,櫻花的象征意義被濫用,被當作軍國主義象征,導致日本人民思想被誤導,這一點就是櫻花作為一種文化符號中比較消極的一個方面。但是,在批判櫻花作為文化符號中消極因素時,對于櫻花作為武士道精神符合所具備的積極因素也應當充分認識,在此基礎上才能夠對櫻花的文化符號意義及櫻花所具備的象征意義更好認識,從而能夠對櫻花在日本傳統文化的地位更好體會[3]。
四、結語
在日本傳統文化中,很多實體事物均成為文化符號,而櫻花就是其中比較重要的一種。為能夠更好了解及認識日本傳統文化,應當對櫻花所具備象征意義加強認識及了解,從而更好認識櫻花所均的文化內涵,這對于更深入研究日本傳統文化十分有利。
參考文獻:
[1]宋杰.日本的櫻花文化[J].科技視界,2015(11):99+194.
[2]沈紅霞.淺析日本文化中的櫻花情結[J].中國校外教育,2014(33):9.
[3]張洪紅.試析日本傳統文化中櫻花觀的變遷[J].外語學界,2012,1(00):262-270.
作者簡介:劉姝含(1997.01)女,漢族,吉林省四平市,本科在讀,吉林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