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靜籽
【摘 要】在我國當前幼兒園教學中,表演游戲和主題活動缺少聯(lián)系已經(jīng)成為常態(tài),體現(xiàn)不出整合課程的所應當具有的統(tǒng)一性與整體性的優(yōu)點。因此,本文將圍繞兩者的整合要素以及如何開展主題活動,表演游戲等問題,對幼兒園表演游戲與主題活動的有機整合策略進行探究。
【關鍵詞】整合 策略 表演游戲 主題活動 幼兒園
幼兒園的主題活動主要是通過游戲這種形式,圍繞兒童日常生活來展開,借此促進幼兒自主學習時的綜合形式活動。這也是當前幼兒教學課程改革中特別重視的一種教育形式。表演游戲則是指幼兒通過扮演某部作品(書籍、故事、動畫片等)中的角色,以自己對作品角色的理解,運用一些表演技巧,對作品進行再創(chuàng)造,在這個過程中將幼兒的想象力,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充分發(fā)揮出來。但與此同時,幼兒的生理和心理尚不成熟,缺乏生活經(jīng)驗,往往想表現(xiàn)卻表現(xiàn)不出一些情節(jié)。在過去的教學中,表演游戲總是主題活動分開,聯(lián)系較少,甚至毫無聯(lián)系。這樣一種缺乏有效整合和聯(lián)系的活動勢必會影響兒童的發(fā)展?!坝變簣@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幼兒園教育活動的組織應注重全面性、趣味性和生命性?!庇纱?,在日常游戲教學中,嘗試將二者整合,在游戲中體現(xiàn)主題活動,同時,主題活動賦予游戲新的故事發(fā)展和情節(jié),借此引爆幼兒的情感爆發(fā)點,促使幼兒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能夠發(fā)揮到最大。
一、以幼兒為本位,充分發(fā)揮幼兒在表演游戲中的主觀能動性是表演游戲與主題活動整合的前提。
表演游戲主要是再創(chuàng)造(以故事,童話等文藝作品為主體),文藝作品是整個表演游戲的根據(jù)。容易被幼兒理解同時幼兒又感興趣的文藝作品和游戲內(nèi)容是開展游戲的前提。我們可以借主題活動的開展引導幼兒去學習故事、童話等相關文藝作品,同時給我們了解和選擇幼兒喜歡并且感興趣表演游戲搭建了一個平臺。
隨著主題活動的展開,幼兒可以通過各個階段的活動,進一步豐富他們的知識和擴展他們的經(jīng)驗,通過幼兒發(fā)揮自主能動性,在表演游戲中自主豐富故事情節(jié),細節(jié)等,增加了游戲的樂趣和內(nèi)容。例如:在給幼兒開展《小兔子》的表演游戲時,兔子媽媽去拔蘿卜,手里提著籃子,兔媽媽走出家門前對兔子們交代了一些事情。在老師的幫助下幼兒回憶起之前舉辦的主題活動《媽媽》時,幼兒在表演中加入了許多讓人感動的情節(jié),幫兔子媽媽整理頭發(fā),開門,在兔媽媽離開時提醒媽媽小心,在兔媽媽回來時給兔媽媽倒茶等細節(jié)。扮演兔子媽媽的幼兒在游戲中還幫在睡覺的小兔子蓋上被子,整個表演具有情感張力,且生動自然。在表演中孩子們還提出了用手機通知兔子媽媽狼來了這些符合實際生活的建議。研究顯示,幼兒在成人指導以及主導的游戲中的參與程度比較低,因為幼兒不是這個經(jīng)驗的主人。單純的表演游戲重復幾次幼兒就會反感,但是通過誘導幼兒們回憶舉辦的主題活動,讓孩子自己去創(chuàng)造性增加表演內(nèi)容,增加游戲的樂趣,借孩子們的主觀能動性對表演的改造,為表演注入新的生機源泉。
二、提供搜集多元的材料是表演游戲與主題活動整合的中介。
游戲材料作為一種表現(xiàn)元素,是各種符號和形狀的綜合,其可以作為接收,傳遞,和發(fā)射信息的載體。它其實是一種比較隱蔽的潛能,只有當幼兒和物體產(chǎn)生互動和情感體驗的時候,物體的意義在這個時刻才能完全顯現(xiàn)出來,而并不是自我顯示。其在游戲與主題活動的整合中扮演了不一樣的角色。若要將表演游戲與主題活動有機整合,必須借助材料這個中介體。開始表演游戲之前,讓幼兒們進行一項準備工作——搜集表演材料。表演材料的搜集可以讓幼兒自主選擇搜集什么樣的材料,并通過多種方式搜集。在幼兒選擇性搜集材料時會考慮到表演游戲的各個方面。教師在幼兒搜集材料前可以提醒幼兒在表演游戲中考慮到主題活動的主題。如此一來,幼兒搜集材料時,便有了自己的思考,并與材料有了互動。在表演時,幼兒就會將自己在主題活動中的學到的知識經(jīng)驗以搜集的材料為中介表達在表演游戲中。因此,教師在為幼兒提供或讓幼兒自主搜集材料時要在教學材料中體現(xiàn)教學的目的。如此一來,幼兒在使用材料時,就能感受到材料所內(nèi)含的信息并反饋于材料,使材料具有的潛在價值得到發(fā)揮,將表演游戲與主題活動結(jié)合起來的中介就完全具備了。
三、將主題活動目標設定為游戲表演內(nèi)容是表演游戲與主題活動有機整合的手段。
以表演游戲作為形式,以主題活動為根本,是表演游戲與活動主題整合的原則。幼兒教育界普遍認為,選擇相應的教育教學活動和內(nèi)容之前必須明確主題的目標,所以,二者在關系上屬于從屬關系,表演只應當是主題的服務員。促進幼兒發(fā)展最有效的是表演,但是幼兒的表演不是一次性的產(chǎn)品,而是具有持續(xù)性生命力的作品,在一定時間段內(nèi),仍然影響著幼兒。伴隨著主題活動的深入,游戲情節(jié)也同時在變化,教師需要認真分析,挖掘出主題中與表演有關的因素。例如,給幼兒開展符合他們心理生理特點的主題活動“動物世界”,當主題活動進行到合適時,教師給幼兒講解故事《獅子王》,讓幼兒通過這個故事去認識獅子的朋友等角色,這樣幼兒可以比較輕松地聯(lián)系到所組織的主題活動,在游戲中加入小老虎、小松鼠等其它角色,開展幼兒自己創(chuàng)造的表演。這不但讓幼兒在游戲中認識了各種小動物,也讓幼兒聯(lián)想到主題活動,從而培養(yǎng)他們熱愛自然,保護動物的情感。
四、教師在游戲中的行為表現(xiàn)是表演游戲與主題活動整合的保障。
在幼兒進行游戲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時刻觀察到幼兒的表現(xiàn),通過他們的表現(xiàn)了解他們的需要,并在適當時間給予他們鼓勵或幫助,以此拓展幼兒的思維和確保幼兒在游戲中的體驗。同時,教師需要給不同年齡的幼兒在表演中提供具有個性化的游戲指導,引導幼兒游戲思維縱向發(fā)展。當然,干預行為必須進行底限限制,進行干預的條件必須是幼兒自己無法完成的表演。
表演游戲與主題活動的有機整合是一次在幼兒教育進行的改革,它所具有的優(yōu)點是可以發(fā)揮幼兒的自主能動性,不斷改變游戲內(nèi)容,激發(fā)幼兒表演的興趣與提升幼兒感受主題的能力,還可以在游戲互動中促進幼兒自己縱向思維的能力和感受主題的情感交互能力,這對于幼兒在其尚處于了解事物、感受事物,思考事物的過程中是具有現(xiàn)實意義的。
參考文獻
[1]徐東,李林燭,劉一春.幼兒園表演游戲整合課程的可能性及策略[J].荊楚理工學院院報,2015(5)。
[2]唐輝,曾彬.表演游戲在幼兒園語言活動中的應用研究[J].教育導刊(下半月),2015,(1):39-42.
[3]朱寶霞,幼兒園表演游戲特點與指導策略[J].教育學論壇,2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