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躍
初三數學總復習是對初中三年數學教學內容進行整理、完善和深化的過程。 就學生而言既是一次對所學知識更為系統(tǒng)、更為深入的學習過程,又是一次培養(yǎng)分析、概括等綜合能力的學習過程。對于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培育終身學習的基礎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
目前的初三數學復習課有概括面廣、容量大,學生做題的時間不充裕等特點,同時,教師應對中考有著豐富的解題經驗,這樣使學生可以少走彎路。但也存在諸多弊端,如復習過程大多以教師講解--學生接受為主,教師在強大的中考壓力下,樂于多講一些內容,不丟一個知識點,不漏一種方法;教師熱衷于通過對習題的評講來復習,以題海戰(zhàn)術為主,重復多,復習效率低,學生負擔重;復習的內容和所選題目缺乏變化和新意,缺乏重點和針對性,學生機械地模仿和重復 操練;學生之間缺乏合作與交流,使學生對學習漸漸失去了熱情和興趣。
基于以上分析,優(yōu)化初三復習課課堂教學方法和策略對于每一個初三數學教師來講,是刻不容緩的義務和責任。那么,怎樣才能更好的進行初三數學復習課的教學呢?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探討:
1 以清晰簡潔為原則,優(yōu)化知識結構策略
正所謂萬丈高樓平地起,要優(yōu)化初三數學復習課,提高復習質量,提升效率,必須首先做好基礎知識的梳理。在梳理過程中,應堅持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以提高能力為主,機械照搬為輔的原則。首先組織學生學習考試大綱,明確考綱中的具體要求,結合教材、例題,要求學生盡量列出相關的知識點,標出重難點,列出各知識點之間的關系和聯(lián)系。同時,教師應指導學生采用多種方法進行整理,如列表法,畫流程圖法、枚舉法等,使零散的基礎知識系統(tǒng)化,清晰化,易于理解記憶。在此基礎上,鼓勵學生主動進行生生,師生交流互動,此法既可使學生交流自主學習的體會,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又可確保學生全面地掌握各部分基礎知識,為下一環(huán)節(jié)的復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其次應重抓知識網絡的建立。面對初三復習的高標準,嚴要求,僅有基礎層面知識的掌握遠遠不夠。教師必須幫助學生形成知識體系,從本質上發(fā)現(xiàn)數學知識之間的關聯(lián),從而加以分類、整理、綜合,逐漸形成一個條理化、秩序化、系統(tǒng)化、網絡化的有機體,真正實現(xiàn)知識“由厚到薄”的飛躍。
2 以靈活多變?yōu)樵瓌t,優(yōu)化能力訓練策略
以考點為抓手,落實考綱;以考題為導向,分專題訓練。夯實四基,保障學生數學知識的掌握,技能的形成、智力的開發(fā)、能力的培養(yǎng),以及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明確教學針對性,合理把握目標,有針對性的訓練是優(yōu)化復習課的教學重要手段和必要途徑之一。 首先針對課標要求,應結合教學目標,明確學生應鞏固和深化哪些知識、發(fā)展哪些能力,增加復習課的實效性。要確定訓練是否有效,教學目的是否達到,有針對性的檢測必不可少。教師應當根據復習課的訓練內容設計檢測內容并同時兼顧中考復習中的四基考察。
其次,針對個體的差異,選擇合適的分層教學模式,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獲。數學新課程標準指出:“在確保所有學生獲得必備的數學知識的同時,關注不同學生對數學學習的不同需要?!碑斀竦某踔挟厴I(yè)考試是肩負著培養(yǎng)合格初中畢業(yè)生和完成高中階段的選拔雙重任務的國家級考試。所以復習教學工作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作分層訓練安排。
(1)面對學困生:加強基本功的訓練,過好審題關、表達關和書寫關,選一些起點低,有代表性的習題專項訓練,確保每一位學生能順利畢業(yè)。
(2)面對程度一般的學生:夯實基本功,適當提升難度,注重挖掘潛力。既要“小題大做”,讓學生懂得做題時要做到仔細對待、思考周全,不要出現(xiàn)自己會做的題做錯的現(xiàn)象;又要“大題小做”,對最后的綜合題要能分解成若干小題,步步為營,各個擊破,做到決不要放棄。
(3)面對優(yōu)等生:在做基礎部分訓練題時能順利過關的前提下,增加有難度的思維訓練。通過興趣小組、專題課等方式使學生在思想方法上加深感悟,提升能力。
3 以領悟提煉為原則,優(yōu)化教法學法策略
教學方法是教學過程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 教師采取何種方法實施教學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課堂教學效果。初三復習時間緊、任務重,選取合適的教學方法,是提高教學效率的保證。在復習中可以采用討論、小組比賽、小組合作等學習模式,克服傳統(tǒng)數學復習課老師講,學生練的不足,千方百計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復習教學的整個過程,充分享受學習的快樂,體會數學的奧秘。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不同類型的復習課采用的教學方法也不盡相同,但無論采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都應做到調動學生主動參與復習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究的熱情。
同時,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是雙向互動過程。學生學習沒有科學有效的方法,教師設計得再好,也只是徒勞無功。因此,在實際的教學中應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探索出具體的方式方法。首先,建立“錯解檔案”。讓學生自己動手建立“錯題檔案”,除記載知識上的漏洞,還要記上習慣、情緒、意志等非智力因素上出現(xiàn)的問題。其次,可以嘗試“小先生制”。讓學生通過說的形式將問題中所包含的數學知識要點、思想和解題思路講給他人聽。這種教學策略的使用,一方面改進了學生的學習方式,另一方面實現(xiàn)對學生表達、解題思路、創(chuàng)新等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使學生學會站在更高層次思考問題。最后,讓教師走入題海,讓學生走出題海,提高學生的單位時間學習效率。
總復習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切切實實提高復習的實效是我們的最終目標,在復習過程中,既要繼承傳統(tǒng)教學中的先進經驗,又要根據實際情況,研究探索,找到最適合學生的方式方法。
(作者單位:南充市嘉陵區(qū)大興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