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嘉鈺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確立了教育督導與評估制度的法律地位。教育督導制度是教育法規(guī)定的我國教育的基本制度之一,教育督導在現(xiàn)代教育行政管理制度中具有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中國的教育改革與發(fā)展已經(jīng)開始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充分認識這個新階段的基本特征、主要矛盾、改革邏輯和發(fā)展目標,是進一步深化改革發(fā)展的思想基礎。教育觀念是對教育規(guī)律的本質(zhì)思考,也是對教育價值的根本追求,教育改革每前進一步,都是以觀念變革為先導,沒有先進正確的教育理論和教育觀念的導向,就不會有自覺而有效地教育實踐。
教育是一項民生工程,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基石,教育公平問題是社會討論的重點話題,也是中央強調(diào)社會更加公平、更加正義的一個體現(xiàn),我國把教育公平作為國家基本政策,也是為了辦人民滿意教育的前提。新的歷史階段,基礎教育發(fā)展面臨系列重大挑戰(zhàn),全面開展基礎教育質(zhì)量監(jiān)測工作勢在必行。教育部推進管、辦、評分離提出了明確要求,構建政府、學校、社會之間三位一體的教育督導體系 ,改進教育管理方式,促進政府職能轉(zhuǎn)變,為教育公平、教育質(zhì)量、教育科學發(fā)展保駕護航?!督逃綄l例》對督導的身份、職責、權利和義務進行了明確的規(guī)定,也突出了督學在教育督導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強化督導隊伍專業(yè)化建設,不斷更新教育督導理論,提升督學的專業(yè)素養(yǎng),是世界教育強國通行的做法,也是衡量一個國家教育與管理水平的重要標志。
一、對教育督學的認知
對于教育督學,之前在我們學校也曾實行過,但基本上只是停留在表面上,只聞得有這回事,但很少見過督學的真容,更未有過督學在學校組織過什么活動或開展過什么工作。之后就很快銷聲匿跡了,連牌子也不見了。在此次參加教育督學培訓前,我本人對于教育督學的認識仍然存在困惑,感覺所謂的督學只是應付上級檢查的一塊牌子,督學并未受學校及領導的待見,更何況督學由于權微言輕,基本上是對督學對象發(fā)揮不了任何作用。即就是想干點什么也得不到積極配合,想說點什么,也沒有一個 平臺可以允許,所以認為此次參加這樣的培訓又只是虛驚一場而已。可是隨著專家們對督學工作從不同角度徐徐展開一個個視頻畫卷進行解析時,才重新喚起我對這一工作新的熱情,我覺得這一次可能是真的,學校工作真的需要有督導這樣一個機構來監(jiān)督它,由此開展更加高效的教育工作。
二、督學應具備什么樣的素質(zhì)
1.督學要有權威
有一個新名詞叫管、辦、評分離,之前的學校辦學基本上都是自己辦,自己評,辦好、辦壞無結(jié)果,老百姓怨天憂人無處說,說了也是白說。然而按現(xiàn)在這一觀點來判斷,督導機構就是代表政府來監(jiān)督和評判學校的工作,他是獨立與教育部門之外履行自己的權利和義務,更能代表人民群眾的利益。由于具有其權威性,也就不再受學校的慢待。但有了權威并不是通過壓制督導對象來完成自已的任務,而是能更好地融入學校,為學校工作再創(chuàng)輝煌增磚添瓦。
2.督學要有責任
督學是要接受過專門培訓的,是在教育一線長期工作具有一定教育教學經(jīng)驗的,站在新的崗位,有著不同角度,審視學校的工作將會帶來全新的認識。因此若被政府聘用,即就是對自己的高度肯定,相信一定會不辱使命、不負眾望,切實履行好自己的神圣職責,把督學工作開展好、維持好、堅持下去,以達到預期的效果。
3.督學要有能力
督學需要培訓,但光靠一次培訓顯然是不行的,要走出去廣泛了解各地督導工作開展情況,并從中汲取經(jīng)驗和方法,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yè)水平, 并在不斷的督學實踐中成長自己。督學對學校工作就如同大夫?qū)τ诓∪说脑\斷,要及時、準確、到位,方可治病救人。看問題要入木三分,找準病因。解決問題要找準渠道,積極溝通,在大家達成共識前提下,迅速出手,切除毒瘤。不論在切入點、評價、反饋等力度強度上,都要有一個“度”的把握,也絕不能專挑毛病、無中生有,拿著大棒嚇唬人,造成擾亂學校正常秩序的一個多余機構,一旦壞了名聲,那整個督導戰(zhàn)線、督導隊伍將會受到傷害,所以一切都應該在建立起來的督導機制下運行和開展工作。
4.督學要有服務意識
當前督學界正在嘗試的發(fā)展性教育督導評估的標準是以計劃為導向,以進步為核心,以發(fā)展為根本的。因此,督學的角色需要轉(zhuǎn)變好,不能以“欽差大臣”自居,把自己看成是?!疤舸獭薄ⅰ罢也鐑骸钡摹敖逃臁?,而要從一個冷冰冰的評價打分者,變成熱情的吶喊加油者,做教育的“保健大夫”。教育督導的本質(zhì),不是為了評價優(yōu)劣,而是為了改進和發(fā)展。因此,督學要寬容學校的每一個過失,期待學校的每一點進步,贊許學校的每一點成功。要把督導評估的過程看作是為被督導評估者提供有效幫助的過程,幫助評估者深化對教育的認識和理解,在對所從事的教育工作進行深刻反思的基礎上,樹立正確的教育觀,理清發(fā)展思路,幫助被督導評估者總結(jié)、提煉經(jīng)驗,發(fā)現(xiàn)問題,并找到解決問題的對策。督學還要有“為民請命”責任和勇氣,要把學校的困難、家長的呼聲、師生的疾苦放在心頭,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內(nèi)解決或反映。這樣才能贏得被督導評估者的信任和尊重。
三、結(jié)語
總而言之,通過此次參加教育督學培訓,讓我對教育督學制度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認知,轉(zhuǎn)變了之前對教育督學制度的一些比較片面的看法和態(tài)度,重新認識了教育督學。而對于督學者,則應該具備更高的素養(yǎng)和要求,需要不斷提升自我能力。最后,希望教育督學制度在我國能夠不斷得到的發(fā)展和完善, 也希望更多的學校可以不斷開展教育督學實踐,從而促進學校教育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和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
(作者單位:甘肅省甘南州合作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