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鳳波
生本教育是郭思樂教授創(chuàng)立的一種教育思想和方式,它是以“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為宗旨的教育,是真正以學生主,為學生好學而設計的教育。初次嘗試生本教育,我的心情是復雜的,疑惑、茫然、興奮兼存,疑惑的是生本課堂放手的空間太大學生能學會嗎?教學目標能完成嗎?帶著這種復雜的心態(tài),開始了我的生本體驗,期間我聆聽了一些專家的報告,觀看了一些優(yōu)秀的教學視頻及觀摩課、學習了大量的生本資料,積極與同行研討,漸漸地我開始學著上“生本課”,追求能上優(yōu)秀的生本課,一路走來,我漸漸的愛上了生本課,真切體會到了生本課堂的魅力。
一、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宰者
“教師少教,學生多學”是生本教育的理念。生本課堂上孩子們很放的開,思維活躍。比如我們班的曲宏宇、宋佳玉同學的變化就很明顯,原來他們倆在課堂上屬于會但不主動回答問題的那類學生,但自從嘗試生本教學,每次的前置作業(yè),他們都會認認真真完成,每次匯報時,交流的內容總是很充實、很精彩,積極性特別高,課下還經(jīng)常問我問題,和我交流他們的新發(fā)現(xiàn)、新見解??吹剿麄兊淖兓矣芍缘男牢?,使我更加堅信生本教育能喚醒每個孩子,解放每個老師。
例如,在教學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時,以前我采用的方法是把公式直接告訴學生,讓他們直接把已知信息帶入公式,現(xiàn)在,我利用生本理念進行了這樣的設計,給出了長方形的信息(長:5厘米,寬:4厘米),讓學生們小組合作求周長。結果學生們出現(xiàn)了6種方法:
方法一:5+5+4+4=18(厘米)
方法二:5+5=10(厘米) 4+4=8(厘米)
10+8=18(厘米)
方法三:5×2=10(厘米) 4×2=8(厘米)
10+8=18(厘米)
方法四:5+4=9(厘米) 9+9=18(厘米)
方法五:5+4=9(厘米) 9×2=18(厘米)
方法五:(5+4)×2=18(厘米)
方法六:5×2+4×2=18(厘米)
課堂上,我對學生們的表現(xiàn)給予了鼓勵,并且讓他們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求長方形的周長,這既是充分尊重學生,也提倡算法的多樣化,更培養(yǎng)了學習能力,課后作業(yè)的效果非常好,幾乎沒有出錯的。
二、老師是學習前行的引導者
關于這一點,我是深有體會,新課程的實施使老師成為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但實踐中我們并未真正走出教師主宰課堂的怪圈,自從走進生本教育的課堂,我才真正意識到在教學中我們有時太自作多情,很多時候我們一廂情愿承擔了許多工作,包攬了許多本該還給孩子的時間與空間,而去渴望孩子按照我們設計的方向去發(fā)展,最后得到的卻是事倍功半。生本教育把課堂還給了學生,教師是導演而不是演員,導什么呢?--導規(guī)律、導方法、導知識、導能力、導情感,記得我聽過一位老師執(zhí)教的《四季》一課,讀到“谷穗彎彎,他鞠著躬說:我是秋天”,這時老師緊接著問:谷穗為什么是彎彎的呀?
生:因為他在鞠躬致謝。
師:他在對誰鞠躬致謝?
生1:他對農(nóng)民伯伯鞠躬致謝,因為農(nóng)民伯伯種地很辛苦!
生2:他對大地鞠躬致謝,因為大地養(yǎng)育了他。
生3:他向太陽公公鞠躬致謝,因為太陽公公給他溫暖的陽光。
生4:他向清風鞠躬致謝,因為清風讓他婀娜多姿。
……
經(jīng)過老師這么一引導,谷穗在孩子們的眼中是故事、是童話、是美妙的想象,這就是孩子們的童年世界,老師用自己的智慧保護了孩子們水晶一般的心。
三、學習能力在等待中生成
初始,每上完課更多的是一肚子怨氣:孩子們不會合作,語言表達能力欠缺,總結時總說不到點子上等等。記得在講《平移》一課時,我在前置作業(yè)中設置了“怎樣做到正確平移”這一問題,交流時孩子語言磕磕絆絆,連續(xù)提問3個優(yōu)秀的孩子還是說不好,這時我當機立斷在第3個孩子還在思考該如何敘述時一句“請坐”告結。課后我在反思,為什么沒點耐心等等孩子呢?我是不是傷了孩子的自尊心。就這樣,我經(jīng)常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總結教育的得與失,漸漸的我看到了孩子們的變化,發(fā)現(xiàn)他們在學習上的興趣越來越濃,漸漸的有了交流的能力、質疑的勇氣,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從中也使我深切的感受到孩子們的潛力是無盡的,也更加深刻的領悟了“教育是等待的教育”這句話的內涵。
“快樂的感受是人更好學習的情感基礎”,在生本的路上,我還需不斷學習生本教育理念,和同行一道把生本教育深入開展下去,多研究、多實踐、多積累,我將和孩子們一起快樂學習,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