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鴻雁
課堂教學是教學過程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是學生接受知識的重要途徑。語文課堂教學實施效果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結果,對于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有著重要而深刻的現(xiàn)實意義。課堂教學質量是教育的生命線,有效課堂教學又是提高教育質量的主要途徑。因此,讓課堂教學有效是最關鍵的。那么如何才能讓課堂教學有效?我認為應做好如下幾點:
一、要精心設計課堂教學
設計課堂教學是教師課前必備的環(huán)節(jié),課堂教學過程中同樣需要教師的精心設計才有課堂的高效。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和教學的需要出發(fā),緊扣課程標準,目的明確,選好討論題目。設計知識呈現(xiàn)的方法、邏輯思維的過程、與學生交往的方式等等。教師理應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參與者,教師在鼓勵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同時,應積極主動隨時參與到學生的學習活動中去,在教學活動和情感交流中形成融洽的師生關系。同時要估計學生可能在哪些問題上出現(xiàn)困惑,思考怎樣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思考怎樣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等。這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二、重視激發(fā)興趣,優(yōu)化教學情境,構建樂學的課堂
教學準備工作只是有效課堂教學的基礎,教師能駕馭課堂,把預設變成精彩的呈現(xiàn),才是關鍵所在。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高,課堂教學效率就高。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每一個年輕的心靈里,存放著求知好學,渴望知識的火藥。就看你能不能點燃這火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就是點燃渴望知識火藥的導火索,設置懸念,激發(fā)興趣,這確實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秘方。在課堂教學中,根據(jù)教材內容選擇性的組織一些活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把課堂參與的主動權交給學生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求,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求特別強烈?!弊プ∵@一強烈的需求,讓學生主動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誘發(fā)良好的思維情感,可以使學生的思維更積極,感知更敏銳,想象更豐富,記憶更牢固。主動參與是創(chuàng)新學習的前提和基礎,是學生自主學習的一種能力。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課堂是學生的天地。因此,在教學中應該設計讓全體學生都動起來,學起來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更應體現(xiàn)一個“趣”字,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所謂“趣”就是課堂要上得有趣味性,讓學生愿意學,樂此不疲。教學中有許多時候可以讓孩子通過運用表演加深對課文理解。
四、采用鼓勵、表揚、肯定的方法,使學生學有動力,學有方向,學有方法
(一)多種語言評價
可以在口頭語言的評價上機智多變,靈活地采用激勵式言語評價、導學式言語評價、明理式言語評價、幽默式言語評價等。最好能廣泛收集,加強積累,使評價用語定期更換、常用常新、層出不窮,時時給學生以因時因景因文因人而異的新鮮評價或富有情趣的評價語 ,讓學生聽而不厭,學而不倦。
(二)語言和體態(tài)相結合
可以將口頭語言的評價和體態(tài)語的評價相結合,愛撫地摸頭、親切地握手、深情地擁抱、由衷的鼓掌、有力的大拇指,加上真誠的贊語,如此聲情并茂,更能傳播一種情緒,交流一種感情。在特級教師的公開課堂上我們經(jīng)常能看到他們這樣對學生的真誠的贊許,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得體。
(三)實物評價
可以嘗試實物評價,贈送有象征意義和紀念價值的小物品,一支書簽、一片楓葉、一顆種子、一幅書法作品、一樣教具,都會燃起學生的希望和期待。另外,語文評價應加強形成性評價。《語文課程標準》建議:要“采用成長紀錄的方式,搜集能夠反映學生語文學習過程和結果的資料”,建立學生的語文學習檔案,“用最有代表性的事實來評價學生”。在閱讀教學中,教師的評價是體現(xiàn)教師主導作用的一個重要方面。值得注意的是,在運用積極性評價的過程中,還要有全人觀念,評價的內容應具有廣泛性,使評價從智力因素向非智力因素延伸,應重視對學生進步性指導,給予多角度、有創(chuàng)意閱讀的評價,才能有效地促進學生認識的提高,情感的發(fā)展,價值觀的形成。
總之,課堂教學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具有極強的藝術性。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我們必須以教學理論作指導,經(jīng)過自己的不斷實踐,不斷總結,不斷完善和創(chuàng)新,熟練地運用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策略,這樣才能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提高學生學習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