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樹陡
教育家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迸d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引導學生進行知識宮殿大門的向導,學生對科學課感興趣,就會孜孜不倦地學習鉆研。從學生本身來說.小學生天性活潑好動,有著鮮明的個性,他們的生理特點與心理特點決定了只有激起學生對學習積極的情感,他們才會主動參與,否則就無法集中學生分散的注意力.學生對學習只能是兩分鐘的熱度,所以興趣對學生學習科學課具有重大意義。如何使學生喜歡上科學課,激發(fā)學生學習科學知識的興趣,我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就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努力的。
一、利用科學故事,引發(fā)學生的興趣
上課前,先準備一個與本節(jié)課相關的科學故事,作為引入課堂的例子,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增加學生的課外知識。例如,我在上“光”這一節(jié)時,準備了一個關于光的故事。大科學家阿基米德七十多歲的時候,羅馬的艦隊來攻擊他的國家,阿基米德讓城里的女性把自己的鏡子拿出來,然后指揮大家用鏡子把太陽光反射到敵人船帆的一個點上,不一會兒,敵艦就燃起了大火,這樣一來,敵人不得不撤退了。學生都很認真聽故事,還提問了很多的問題。這時,我就可以幫助學生解答問題,緊接著就把學生都引到了我的課堂上,學生學習興趣濃厚。
二、讓學生積極動手操作,享受動手所帶來的樂趣
由于小學生年齡小,生活知識少,實驗經驗不足,所以對抽象的科學概念、規(guī)律的理解和掌握存在不少問題。加強教學中的實驗,就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科學知識的理解。在科學教學中,設計許多容易使學生產生興趣的實驗。如“熱噴泉”實驗。在一只盛有少量水的燒瓶上塞上帶玻璃管的瓶塞,放入盛有熱水的燒杯里,瓶里的水立刻從玻璃管上噴出,就像噴泉一樣。學生看了實驗感到十分新奇,迫切想知道這是什么原理。此時教師進行“熱脹冷縮”知識的教學,就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組織學生動手實驗更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茖W教學中安排一些由學生動手的內容,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師的組織和指導下,讓學生親自動手實驗并觀察分析的過程,是學生獨立獲取知識、掌握實驗技能、發(fā)展認識能力和激發(fā)學習興趣的主要方法。實驗中,當事物發(fā)生了變化的時候,學生心情就會無比激動,學習興趣倍增,感到其樂無窮。上“熱氣球上升的秘密”一課時,讓學生做分組實驗,塑料袋口朝下,放在燃燒的蠟燭上收集熱空氣,幾分鐘后,一個個熱氣球冉冉升起,教室里學生一片歡騰,享受著實驗成功帶來的學習和探究自然規(guī)律的快樂。
三、通過展示動畫 ,激發(fā)學習興趣
在教學中,運用多媒體通過聲、光、圖把教學內容生動形象地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各種器官,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學得更加積極主動。比如教學“巖石”這一課,首先放巖石的錄像,千姿百態(tài)的巖石,美麗翡翠玉石一下子吸引了學生,使他們仿佛置身其中,樂于跟隨老師去學習巖石的知識。
四、利用大自然環(huán)境,吸引學習興趣
小學科學的很多材料到大自然采集。講制作標本課,我把學生帶到學校的花池邊,小樹林等地,讓學生分小組帶上記錄本、昆蟲盒,放大鏡、捕捉工具等,自己去大自然中尋找動物、植物,學生的興趣馬上高漲起來。 講花和果實課,帶學生到附近采集花和果實 和同學們一起交流。通過學生親身經歷周圍環(huán)境并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yǎng)了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吸引了學生廣泛的學習興趣,發(fā)展了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總之,培養(yǎng)學生學習科學課興趣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只要我們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各種興趣因素,在教學過程中靈活運用,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能充分地調動起來,學生就會喜歡上科學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