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仁君
常聽到身邊的同事抱怨:某某學生經常上課睡覺,作業(yè)拖欠;也常看到有班主任為班上的某個調皮搗蛋王大傷腦筋;也總能在媒體上看到這樣令人扼腕的消息:某某學生在被老師或家長批評后,從高樓上縱身一躍……誠然,這些孩子身上暴露的問題是多種因素造成的,但其根本原因還在于責任感的缺失。對于成長中的孩子來說,責任感十分重要。只有具備一定的責任感,孩子才能自覺、勤奮地學習;才能做各種對已對人有益的事情;才能珍愛生命,熱愛生活。責任感是促使孩子向上奮進的內部動力,是孩子贏得成功的催化劑。對于班主任而言,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感,讓孩子勇于擔負應該承擔的責任,是一項十分重要而迫切的工作。那么,班主任怎樣在工作中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心呢?結合自身的工作實踐,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重身教,做高度負責的班主任
身教重于言教。俗語也說“與其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弊鳛榘嘀魅?,要想教會學生什么是責任,自己就要成為有高度責任感的人。要求學生做到的事,自己要先做到;要求學生做好的事,自己要做得更好。
我要求學生講究衛(wèi)生愛護環(huán)境,不亂丟亂扔,自己就處處以身作則。在教室里我會隨手拾起滾落在地的粉筆頭;集會結束時,我會彎腰撿起別人丟下的紙巾;校園里,我會撿拾掉在腳邊的一片黃葉……經過一個學期的身濡目染,學生們的衛(wèi)生行為習慣比以前好多了。過去那種打掃易保潔難的情況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干凈整潔的教室和孩子們隨手收納、撿拾垃圾的好習慣。我要求學生提前一分鐘進教室,做好課前準備,自己總是提前站到了教室門口,學生不守時都不好意思。我要求學生對自己說過的話負責,自己就一定說到做到。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一位敬業(yè)愛崗,高度負責的班主任,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學生無形中就增強了責任意識。
二、培養(yǎng)有責任心的班委會
班主任是班級的引領者,班委會則是班級的中流砥柱。班主任的榜樣效應得通過班委會去放大。一個有強烈責任感的班委會,往往能帶出一個有凝聚力的優(yōu)秀班級。作為班主任,我特別重視班干部的培養(yǎng)。我會根據全面細致的觀察選定班委會成員。而責任心是我挑選班干部的一個重要指標。對于選定的班委會成員,我會根據他們的興趣、特長、性格,安排合適的職務。從班長、團支書到學習委員、音樂委員、體育委員、勞動委員、生活委員,我都制訂了非常詳細具體的崗位職責,并打印成文,分發(fā)給相應的班干部,讓他們熟讀并牢記自己的崗位職責。為了進一步強化其責任心,增強其使命感,我還特意舉辦了一個“班干部就職宣誓”儀式。每一個班干部都要上臺鄭重宣讀自己的崗位職責,并就自己分管的工作對班級前景提出希望和構想。通過這種方式,班干部就會充分認識到自己肩負著重大的責任。這種責任感就會內化為他們以身作則、積極開展工作的動力,并外化為他們敢管、能管、會管的工作能力。
三、小組合作與競賽激發(fā)責任感
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能更好地整合資源,激發(fā)責任感??茖W分組有利于資源優(yōu)化。我們要根據學生的成績、興趣、特長、個性、男女,合理搭配、均衡分組。這樣既有利于小組內部的互幫互助、共同提高,又有利于小組與小組之間的評比競賽。組長是學習小組的領頭羊,職位雖低卻極其重要。為了激發(fā)組長的責任意識,我就用小組長的名字命名各小組。小組長也有具體的崗位職責,并有一定的自主權力,可以協調并處理好小組內部的事務。小組長可以自行擬定小組內結對幫扶名單,可以根據需要任命副組長等等。總之,要讓小組長意識到,這個小小的家,我是家長,我得把它管好了。學生上課聽講的情況,作業(yè)完成情況,各科測試成績,衛(wèi)生工作完成情況,下課表現,出操表現,文明禮儀表現等等都量化成分,獎罰到小組。由值日班干部在每天放學前予以公示。周末進行小組評比,選出本周內的明星小組和落后小組。大家都表現好,小組就會優(yōu)秀,有一個人表現差,小組就會落后。這樣每個小組就是一個密不可分的團隊。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意識和責任感。
四、在反思中強化責任意識
明星小組要表彰,要激發(fā)其自豪感,落后小組更要反思落后的原因。我的做法是,要求落后小組的每一個成員都要寫出一份不少于600字的《小組落后反思之我的責任》。要求他們從自身的種種表現中去反思自己未曾盡到的責任。上課開了小差,講了小話,是未盡到認真聽講的責任;作業(yè)潦草,不能按時上交,是未盡到完成學習任務的責任;與同學發(fā)生矛盾,是未盡到團結友愛的責任。身為學霸是否對你的結隊對象盡到了幫助的責任?身為組員是否對小組內調皮搗蛋的同學盡到了提醒的責任?身為組長是否對小組盡到了監(jiān)管的責任?通過這樣的自省,學生才會充分認識到自身存在的問題,通過這樣的反思,學生才會意識到自己的某種看起來似乎無足輕重的行為,實則是對自己、對別人的極不負責。有了這種責任意識,學生才會在未來的學習生活中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形成小組競爭力。這種自我教育,往往能產生持久的動力,它比教師的批評說教要強得多。一個班級中人人都有了為自己、為他人、為集體負責的意識,班級何嘗不會優(yōu)秀?
五、給學生相對自由的空間
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要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意識,就要給他一個小天地,讓他們行使自己的權利,盡自己的義務,擔自己的責任。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絕不能大包大攬,事無巨細都管。學生能獨立完成的任務放手讓他去做,學生能合作完成的任務交給團隊去做。給學生一個空間,學生就會有被信任的喜悅,而這種喜悅又能增強學生的責任意識,并進而激發(fā)出前所未有的創(chuàng)造力,直至最后出色地完成任務。在這方面,我有成功的案例。2017年下學期,學校舉辦慶元旦文藝匯演,要求每班出一個高水平的節(jié)目。我了解到我班有幾個女孩子學過拉丁舞,且水平不錯,其中有一個女孩子做事認真又有組織能力,因此我在對舞蹈提出了幾點建議后就放手讓她們自己去準備。最后我班的這個由學生自編、自導、自演的舞蹈節(jié)目在比賽中脫穎而出,榮獲一等獎。我班的黑板報幾乎囊括了年級評比的第一名,有班主任問我,到底是如何指導學生的,我的回答是,放手讓他們去干。我要做的,只是充分了解學生,知道誰的字寫得漂亮、誰的畫畫得漂亮、誰的審美觀較強就可以了。有了這樣一個各懷絕技的黑板報編寫組,有了黑板報這樣一方可充分施展才華的平臺,又何愁學生出不好黑板報呢?孩子都渴望長大,渴望自由,渴望被尊重,讓孩子在相對自由的天地里,愉快地完成任務,享受成功的喜悅,這是行之有效的責任感教育。
六、利用班會、講座和文本資源培養(yǎng)責任心
“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可損毀”這是樸素的生命教育?!疤煜屡d亡,匹夫有責”“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是崇高的責任教育。而現在的教育,過于功利。學校、家庭、社會皆以分數論英雄。許多學生讀書的目的無非是將來考個好大學,找份好工作,過衣食無憂的生活。長此以往,學生就會缺失社會責任感,缺乏崇高的理想。隨之而來的則是學生的心理脆弱,自私冷漠。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心,就要讓學生認識到,一個人既然來到這個世界,就應該對自己負責,對家庭負責,對國家和社會負責。這樣,才能自尊、自立、自強,才能真正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之材。作為班主任要引導學生珍愛生命、關注社會、關心國家時事。班主任要利用班會課搞好理想前途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家國情懷。班主任要配合學校的各種專題講座,做好禁毒教育、交通安全教育、防溺水教育,教育學生敬畏生命,珍愛生命,熱愛生活。班主任要充分挖掘學科的德育資源,在教學的同時,滲透責任意識。我在教梁起超先生的《最苦與最樂》一課時,就引導學生認識到好好學習,孝敬長輩,睦鄰友好,熱愛祖國,講文明、講公德都是義不容辭的責任,要勇于承擔,絕不逃避。
責任是一種與生俱來的使命,它伴隨著每一個生命的始終。前蘇聯教育學家馬卡連柯說:培養(yǎng)一種認真的責任心,是解決許多問題的教育手段。作為班主任,我始終把責任心的培養(yǎng)放在了工作的首位,愿每一個青少年都能勇擔責任,把握自己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