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慧慧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明確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英語課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雙重性質?!本腿宋男远裕⒄Z課程的學習既是學生通過英語學習和實踐活動,逐步掌握英語知識和技能,提高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過程,又是他們磨礪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視野、豐富生活經(jīng)歷、開發(fā)思維能力、培養(yǎng)合作精神、發(fā)展個性和提高人文素養(yǎng)的過程。在教學中,教師不僅僅要傳授知識,還要關注每個學生,利用一切可能的機會讓學生在學習語言之際汲取情感素養(yǎng)的精華,從而形成良好的心靈品格。因此,情感教育在教育教學中的作用越來越凸顯。作為新課程標準提出的重要方面,情感目標,逐漸受到了教師們的關注。尤其在公開課中,很多教師為了達成這一目標,專門設計一個環(huán)節(jié),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然而,在實際教學和聽課觀摩時,就會發(fā)現(xiàn)有些教師會陷入“強拉硬拽找情感”、“圖不對文說情感”、“一筆帶過點情感”的教育誤區(qū),這樣的情感教育收效甚微,甚至有為了滲透情感教育而情感教育之感。
誤區(qū)一:圖不對文說情感
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發(fā)展,為老師上一節(jié)生動活潑的課提供了便利,尤其是教學課件的制作,通過動態(tài)演示,既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良好地借助圖片、音頻和視頻滲透情感教育。在現(xiàn)在的公開課中,為了使學生和聽課教師對教學環(huán)節(jié)了解,也為了使教學思路更清晰,上課教師會在PPT上加上小標題,比如“I can…”、“Lets…”等。但是有時候上課教師只是考慮到教學內容的關聯(lián)性,并沒有考慮到教學內容與標題的關聯(lián)性。尤其在情感教育環(huán)節(jié)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Enjoy some pictures(欣賞一些圖片)”中,PPT出現(xiàn)能夠升華教學情感的圖片。如果教師不注意圖片的選擇,則可能出現(xiàn)“圖不對文”的情況。
筆者曾觀摩一位教師執(zhí)教五上Unit3 Our animal friends (Story time)部分,語篇處理得當,并且立足教學內容升華了要愛護動物的情感目標。但是,情感教育的圖片是人類傷害下的動物,有些甚至帶有血腥和殺戮,多張圖片后停留在一張帶有哭泣臉龐的動物并且出現(xiàn)情感教育主題句:Please love our animal friends。圖片給學生的震撼是巨大的,相信也會調動學生對動物的憐惜和保護。但是PPT上的小標題卻是“Enjoy some pictures(欣賞一些圖片)”,相信,這樣的圖片不能和“enjoy”聯(lián)系在一起;學生對動物的憐惜情感也不能和“enjoy”聯(lián)系在一起。
同樣圖不對文的情況也出現(xiàn)在一節(jié)六上Unit3 Holiday fun (Story time)中,文本內容主要介紹了國慶假期去的地方和做的事情,執(zhí)教教師最后設計了一個欣賞多個節(jié)日圖片的環(huán)節(jié),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節(jié)日認知情感,卻在最后出現(xiàn)“Love holidays, love travelling, love our lives!”的情感句。圖片與holiday相關,但是和travelling卻相差甚遠。
對策一:圖文結合說情感
小學英語語篇教學的特點是強調語言運用、注重能力培養(yǎng)、突出興趣激發(fā)、重視雙向交流、融合學科內容。因此在語篇教學中,教師可以在文本材料的基礎上,聯(lián)系學生的實際進行情感拓展。這樣不僅鞏固、加深課堂上學到的知識,而且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意識。圖文結合的短文介紹是較為合適的方法。同樣在六上Unit3 Holiday fun (Story time)的教學中,除了文本的National Day holiday(國慶假期),筆者問學生:“What other holidays or festivals do you like? Why?”并且詢問學生之前假期去的地方和做的事情。在交流結束后播放PPT圖片,并配音介紹不同的節(jié)日和人們在節(jié)日里常去的地方和常做的事,作為文本的延伸,學生被圖片吸引的同時,又能從介紹中吸收一些人文性知識,情感教育滲透有效。
誤區(qū)二:一筆帶過點情感
為了內化教學內容,升華教學主題,在語篇教學的最后加入情感教育話題已經(jīng)成為一節(jié)公開課的常態(tài),但是一筆帶過的情感卻感染不了學生。比如四上Unit2 Lets make a fruit salad. (Story time)部分,語篇主要內容是做水果沙拉,涉及到水果,于是在課的結尾,老師用PPT展示如下句子: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另一位教師在執(zhí)教六上Unit7 Chinese festivals (Story time)時,也是在課的結尾,出示一句:Enjoy festivals. Enjoy our life.
此類情感教育通常是在一節(jié)課即將結束的時候,沒有任何鋪墊的情況下,用一兩句話一帶而過。執(zhí)教者在乎的只是課堂中有沒有情感或品德教育的體現(xiàn),似乎有了這些就是一節(jié)完整的課。而學生們是否聽懂,是否能夠產(chǎn)生認同感,并不在執(zhí)教者的考慮之內。這種標簽式、程式化的諺語或句子學生不能理解,只是一味地附和教師說“Yes”,這讓學生感覺生硬、冷漠,不能激發(fā)學生認知或情感的共鳴。
對策二:找準時機點情感
一節(jié)課只有四十分鐘,執(zhí)教者必須合理分配時間,提高學生學習效率。語篇教學依然是課堂教學的核心,因此怎樣將情感教育擺在一個不可缺少卻又不至于影響主題教學的位置上成為教師的考慮,這時,放在課的結尾成為教師的選擇。但是,學生是作為獨立個體存在的,有思想,課堂上有思維的碰撞,有情感的共鳴,這些會發(fā)生在課堂的任何時刻。因此,根據(jù)課堂教學活動和學生表現(xiàn),適時、適當?shù)那楦薪逃旁谡n初、課中、課末皆有可能。比如五上Unit8 At Christmas (Story time)中,介紹了圣誕節(jié)做的一些事情,大部分老師在處理時會在課的結尾加上一段有關圣誕節(jié)的情感延伸介紹,但是如果把有關圣誕節(jié)的介紹放在課的開頭,用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同時,又能引入課題。調換了情感教育的時機,但是效果卻顯而易見!
學習是一個內化的過程,情感也是一個內化的過程。英語課程不僅擔負著英語的教學任務,還擔負著小學生思想教育和心理發(fā)展的任務。因此,教師應避免情感教育的誤區(qū),轉而挖掘教材中的情感教育內容,把握好教育時機,借用圖文結合等方式,寓情感教育于語言教學之中,以利于學生在習得語言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修養(yǎng)。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附屬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