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婕
【摘要】微型戲劇游戲是幼兒戲劇的重要內容,是兒童通過扮演角色,借助各類道具與經(jīng)驗開展的游戲活動,對于幼兒各項能力的發(fā)展有著積極的價值和作用。文章對微型戲劇游戲在幼兒園音樂活動中的實踐進行了闡述與分析。
【關鍵詞】微型戲劇游戲;幼兒園音樂活動;實踐
幼兒戲劇屬于戲劇的重要組成。在20世紀初期,一些進步知識分子受到西方教育思想的影響,開始效仿西方學校,設置美術、音樂課程,并倡導兒童戲劇的創(chuàng)作與表演。微型戲劇游戲是幼兒戲劇的一種分支,是兒童通過角色扮演,借助各類道具與經(jīng)驗開展的游戲活動,以3—6歲幼兒為接收對象,具有普遍性、綜合性、包容性的特征,對于幼兒審美情感、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大有裨益。將微型戲劇游戲應用在幼兒園音樂教學活動中,能夠活躍音樂教學氛圍,讓音樂活動更富趣味。
戲劇作為一種綜合性的藝術形式,千百年來,以鮮明的人物形象、直觀的形式感染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又借助其他類型的藝術手段給普通社會大眾帶來了深刻的影響。與此同時,戲劇的教育作用也是不容忽視的。將微型戲劇游戲融入幼兒教育活動中,能夠讓幼兒從中汲取藝術、感情、思想營養(yǎng),豐富幼兒對社會、歷史、人生的認識,提高他們的文學修養(yǎng)。幼兒微型戲劇游戲活動類型多種多樣,有皮影戲、話劇、木偶戲、歌舞劇等等,每一種類型,其表現(xiàn)形式都有所差異。豐富的戲劇游戲內容拓寬了孩子們的視野,將人生百態(tài)濃縮在這小小的舞臺上,讓孩子們能夠跟隨情節(jié)的發(fā)展感受其中的喜怒哀樂,體驗人生百態(tài)。《綱要》中明確提出,“要讓幼兒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真切、自然地表達對音樂、舞蹈、文學作品的感受”,并“應用多種方法表達自己的思想”。
如在微型戲劇《花臉虎的噴嚏》中,其中一幕是小孩子在森林里摘香蕉,花臉虎來到森林里與小猴子們一起玩耍。我讓孩子們自薦來上臺扮演功夫猴、火爆猴與調皮猴,并播放了《水果拳》這首歌,孩子們隨著節(jié)奏律動打起了“水果拳”。后來,“花臉虎”也來到了臺上,一起打起了“水果拳”,孩子們玩得不亦樂乎。此時,有個幼兒提出,在音樂中加上“哼哼哈嘿”的聲音,會讓活動更加流暢。于是,我應用音樂軟件加上了背景聲,孩子們伴隨歡快的音樂聲,有節(jié)奏地律動著。這種方式充分肯定了幼兒的自主性,也讓表演活動更加飽滿。
從最初的角色分配、環(huán)境創(chuàng)設、道具準備到最后的造型設計、語言表達等,孩子們從開始的拘束狀態(tài)慢慢解放出來,表演得像模像樣。在整個活動過程中,無需教師過多地干預和指導,都是由學生親力親為,在孩子們順利完成活動之后,我再為他們總結音樂作品的藝術特點,他們很容易接受,自己分析起來,講解得頭頭是道。
一個好的微型戲劇游戲場景,能夠對音樂情境的營造起到積極的作用。教師在教學時,可以根據(jù)課標的要求布置戲劇場景,鋪墊戲劇情節(jié),講解角色扮演的方式,為微型戲劇游戲活動的開展提供良好的教學場景。在微型戲劇游戲中,教師是榜樣、指導者和玩伴,因此,教師角色可以是觀察者、舞臺管理者、平行游戲者、合作游戲者、游戲引導者等。戲劇的表演、欣賞等活動對于幼兒而言,是一個享受美的過程,能夠讓幼兒在感受藝術美的過程中,獲得心靈上的滿足與精神上的愉悅。微型戲劇具有獨特的魅力表現(xiàn)形式,處處蘊含著人生哲理,將微型戲劇應用在音樂教學活動中,可以擴寬幼兒的審美視野,提高他們的審美期待,充分展現(xiàn)現(xiàn)實生活,讓幼兒在激烈的戲劇沖突中識別情感,領悟到社會的固有規(guī)范,促進幼兒的社會性發(fā)展。
在打擊樂《圣誕老人的王國》中,我們推行了微型戲劇活動,將孩子們分為四個不同的小組,按照歌曲節(jié)奏與韻律,模仿圣誕老人在四季的場景與動作,并配合不同的樂器,發(fā)出聲音,將四季的工作性質與音樂聲音特點匹配出來,讓孩子們自己來模仿,操作。通過游戲,孩子們有了成功的體驗,實現(xiàn)了教學活動與游戲之間的有機融合。
微型戲劇在幼兒園音樂教學應用活動中,“自覺”應該是其中的關鍵詞,強調讓學生能夠自覺地認知、體驗、表達,而不是教師單一地灌輸。因此,在設計教學思路的過程中,不需要過分地拘泥于教材,可以適當打破教材編排順序,引導幼兒自己來探索,發(fā)現(xiàn)。
在社會戲劇游戲中,成功的輪流對分享玩具至關重要。在這一方面,我們可以推行微型戲劇游戲月活動。微型戲劇主題月活動是一種立體化的戲劇游戲活動,實現(xiàn)了多項資源、多個領域以及多重維度的整合。微型戲劇游戲活動涉及主題說明、區(qū)域設置、環(huán)境創(chuàng)設、主題目標、家長工作等,與單一的微型戲劇游戲不同,微型戲劇主題活動是以戲劇創(chuàng)作、戲劇表達、戲劇表演作為線索,根據(jù)幼兒的要求與想法來調整,為幼兒提供支持與幫助,呈現(xiàn)出幼兒的觀點、方法、喜好等,鼓勵幼兒用自己喜聞樂見的形式來選擇音樂表現(xiàn)方式。
微型戲劇月活動的參與也離不開家長。在這一方面,我們通過劇場匯演、海報宣傳等方式創(chuàng)設特色化的戲劇游戲活動。如,在開展《猴山上的故事》的微型戲劇游戲時,涉及的表演形象有猴王、母猴、小猴等,在情節(jié)上,有猴王爭霸的沖突、猴王練兵的情節(jié)等,有劇本創(chuàng)作、音樂襯托、角色競選等。在角色上,由孩子們自己來協(xié)調,安排,排練完畢后,進入表演階段。伴隨著音樂的播放,孩子們興致勃勃地參與進來,一個場景接一個場景地進行表演,給幼兒帶來了立體化、全方位的成長和進步。
總而言之,微型戲劇游戲活動在幼兒園音樂教學中的應用充分激發(fā)出幼兒參與音樂活動的興趣與好奇心。在活動時,教師要尊重孩子們的主體地位,學會放手,改變固有的教學觀念。微型戲劇游戲的設計是一項長久、艱巨的任務,作為教師,要在實踐中主動實踐與創(chuàng)新,為孩子們提供多元化的參與機會,提高音樂教學質量。
[1]洪曉陽.讓劇本走進幼兒園——從《幼兒園綜合活動課程》說開去[J].吉林教育,2015(04):159.
[2]季紅梅.小議從繪本到劇本的美育滲透——以《白羊村美容院》為例[J].內蒙古教育,2016(09):28.
[3]劉黎.幼師生在幼兒戲劇教學中的思考——以貴陽幼師為例[J].貴州教育,2013(10):27-29.
[4]蔣曉茸.項目驅動模式下的幼兒戲劇表演及指導教學分析[J].好家長,2017(21):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