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娟
為了推進課程改革的深化開展,我校自2013年起,決定各學科(除音樂、美術、體育外)全面學習學案導學模式。“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之所以受到教育界的極大關注,就是因為這種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課程標準的要求。
數(shù)學課程標準指出,要“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素質(zhì)教育”,要“突出學生主體,尊重個體差異”,要“強調(diào)課程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經(jīng)驗和認知水平出發(fā),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這些教育理念在學案導學的教學模式中都能夠得到很好的體現(xiàn)。學案導學模式在踏出了一條課程改革的教學創(chuàng)新之路的同時,也為我們的教學改革提供了可以借鑒的寶貴經(jīng)驗。
然而,我們在正視學案導學教學模式時,不難發(fā)現(xiàn)一個始終貫穿其課堂教學的重要線索——導學案。什么是“導學案”?導學案是老師設計的一種輔助引導學生預習和課堂自主學習的方案,學生借助導學案,在老師的指導下逐步達到自主學習和主動學習的目的。
(一)明確導學案的意義
打造高效課堂,把時間還給學生,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這是當前課堂改革的基本要求。針對數(shù)學學科特點,我校現(xiàn)有的數(shù)學教學設備情況,及我校學生學習習慣、學習基礎參差不齊的現(xiàn)狀,如果此時徹底放手,讓學生自己學習,大部分學生就會像沒頭的蒼蠅,到處亂撞,摸不著重點。這凸現(xiàn)了導學案的重要之處,就像路線圖,方向盤,導航儀對于司機的作用一般。
(二)注重導學案編寫的實用性
既然要導學案為教學服務,就一定要使它具有實用性。導學案設計要涵蓋課本內(nèi)容,注重基礎的落實。編寫每一單元學案并非易事,我們不僅要吃透課本,理解每單元的精髓所在,確立學習目標,設置有層次的練習作為輔助,還要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他們在自主學習課文時可能會遭遇哪些困難,這些困難是他們能夠自主解決,還是要通過老師的幫助。所以我在編制學案之前會上網(wǎng)查詢大量資料,在網(wǎng)上和同行交流,以求把學案編的更科學、合理。
(一)四大篇
1.復習鞏固篇
古人云,“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學習新課之前,回顧上一單元或者上一節(jié)課我們所學習的知識,其實不少老師能發(fā)現(xiàn),課前的幾分鐘復習,不但能查漏補缺,還能鞏固學生對之前所學知識,一舉兩得。
2.自主預習篇——“先學”
使用導學案的目的在于讓學生在課前能夠自主學習,學生依據(jù)學案自學指導要求,逐段逐節(jié)研讀教材,完成學案所提出的任務與要求。教師在學生自學的過程中,要對自學活動及時了解調(diào)控,及時發(fā)現(xiàn)生成與預設的差距,為下一環(huán)節(jié)小組學習活動與教師的點撥評價做準備。
3.課堂小組活動篇——“后教”
開展組與組的合作競爭;對學習小組的學習效度進行激勵性評價;掌握小組學習的時間和次數(shù);要重視發(fā)揮小組的幫教功能、檢查糾錯功能與德育功能。此環(huán)節(jié)中,訓練是主線,展示是手段,反饋是目的。對學案上的問題習題,學生都有一個“自做一交流一總結”的學習過程。學習的效果如何,要作必要的展示反饋。小組問題,小組內(nèi)展示;共性問題,全班展示??梢圆捎每陬^回答、表演、畫圖、實物、實驗、板演等多種展示方式進行反饋。其中板演是一種較常規(guī)、易操作、易交流、較直觀、透明度高的展示方式。
4.課堂練習篇
練習是一種數(shù)學活動,要體現(xiàn)“做”數(shù)學。練習設計要符合不同學生的水平,設計有層次性的練習,做到人人能動手,人人能動腦,體現(xiàn)人人學有價值的數(shù)學。教師可根據(jù)知識結構的繁簡和理解程度的難易,把包含在知識和規(guī)律內(nèi)的復雜和隱蔽的內(nèi)涵,層層剝離,進行多層面的展開,逐級推進和激發(fā),既使練習由表及里,深入清晰地揭示出整體知識的本質(zhì)和內(nèi)在的規(guī)律,又可訓練學生思維的廣闊性和深刻性。
(二)四大塊
1.學習目標(重難點)
學習目標要具備指向性、可操作性、標準性,特別是可操作性。但在制定學習目標時,我們要注意:表述要明確、具體、針對性強、具有可操作性,盡量細化,避免籠統(tǒng)、空洞。每個課時我要求學生在“先學”及“后教”后,達到三個目標: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情感目標。
2.課前達標
圍繞學習目標設計的課前達標,便于挖掘?qū)W生個體學習潛能,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我每課時的課前達標包括了復習鞏固篇中的舊知識回憶及自主預習篇中的例題解讀,體現(xiàn)了導學案的層次感及梯度性,同時,也達到了檢測預習效果的目的。
3.合作探究
在學生自主學習新課的過程中,肯定會遇上或多或少的難題,要想順利完成本課時的學習,必須借助“合作探究”這部分。我通常都會把單元例題重點解析及每課時內(nèi)容中的重點題型在這部分體現(xiàn)出來,拓展學生的視野,幫助學生完成自主學習。
4.堂清檢測,評價點撥
展示反饋的結果必須通過評價點撥落到實處,先評后點,評中有點,點中有評。展示的結果,可以組內(nèi)自評,可以組與組交叉互評,可采用小組報告制度,將展示結果的正確與否匯報老師,并督促展示對象糾正修改。教師在學生展示與評價的過程中,巡視展示的內(nèi)容,一方面要甄別對錯,及時判定,同時發(fā)現(xiàn)代表性問題及學生思維的亮點,特別是對于多元思維,對于預設問題之外的共性問題,教師要進行及時點評,點撥講解。對于思維重點,思維的多元表現(xiàn),教師要加以激勵引導,三言兩語點出妙處,使學生能夠借鑒。通過教師精要的評價點撥,學生要總結解題思路規(guī)律辦法,形成學法。同時教師的點撥還可依托題目進行適度延伸,為下節(jié)課的學習埋下伏筆。通過完成課堂測試題,檢測每位學生是否都當堂完成學習目標。但值得我們注意的是:課堂測試題要緊扣學習目標設計,做到典型、適度、適量,教師要關注學困生,進行及時輔導。
導學案的編寫是一個嚴謹?shù)倪^程,我們只有了解到課時內(nèi)容所在,學生總體水平等重要因素,才能制作出一篇高質(zhì)量的導學案?!奥仿湫捱h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導學案的編寫是一項很艱巨的任務,我會在這條道路上努力的走下去,不斷學習新知識、新教學理念,不斷完善自我知識體系,編寫出符合學生學習的高質(zhì)量的導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