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美秀 石霞
故事教學方法因其趣味性對小學生的英語閱讀教學具有積極的意義。本文以此為切入點,就故事教學法對小學生英語閱讀教學的擴展進行相關(guān)方面的研究。
小學生正處在生長發(fā)育的初期,天真而浪漫。所以,在對小學生進行英語教學時要結(jié)合其當前年齡段的自身特點來進行,教學效果才會理想。而故事則是該階段孩子喜歡且容易接受的一種教學方式,所以相關(guān)的教育工作者應抓住小學生的這一自身特點。
1. 通過故事教學方法來強化小學生英語單詞的學習
在進行小學英語教學時,可將英語單詞、句型進行故事的改編。從而以故事的形式反復地對學生進行英語單詞、句型的教授,讓學生通過故事情景來學習英語單詞和英語句型。事實上,這樣的教學方法更容易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講解I like句型時,可以將這一句型編成一個故事來進行完成。具體到實際可設(shè)置主人公肖明過生日,家人問其究竟喜歡什么生日禮物。進而來反復的對學生講解I like句型,以加深學生的理解性、記憶性。
2. 通過故事教學方法來對小學英語語言能力進行培養(yǎng)
事實上,英語教學的根本目的是對學生英語的語言綜合能力進行培養(yǎng),而不是單純的教會其說英語單詞。因此,教師應認識到英語教學不是單純的教會生詞、句子,而是讓學生從小便了解英語的語言技巧,為培養(yǎng)他們的英語綜合能力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chǔ)。而在小學生英語教學中,通過故事教學方法可讓學生學到更多細節(jié)方面的英語知識。并且于一定程度上而言,也培養(yǎng)了學生英語的創(chuàng)新能力、語言的運用能力。事實上,在這一過程中小學生得到了更好的啟發(fā)、提升了對英語的了解,并能簡單地理解一些道理,這對于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培養(yǎng)是極為有利的。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盡量應結(jié)合所講解的英語詞匯編制一些寓教娛樂于一體的,既有趣味性又具有教育意義的故事。
3. 通過故事教學對小學生英語文化進行培養(yǎng)
作為文化的載體,語言的學習不是單純的詞句的背誦。其實,要想學好一門語言,那么就要對這種語言的國情、文化進行了解。例如,最典型的是中國人會過春節(jié),而外國人會過圣誕節(jié)。中國人將龍作為民族的象征,而外國人則將其視為一種不吉祥的動物。這都源于國情、文化的差異,所以在對小學生進行英語教學時注意要做好文化知識的講解。
教師在進行故事的編制時要將文化知識蘊含進去,比如在講解圣誕節(jié)時,要多給孩子講一講節(jié)日的風俗,將其編制到故事中去。這樣的故事更能引起學生探知的興趣,對于詞匯的理解掌握,文化的學習等多方面都具有積極的意義。而為了進一步加深教學的效果,課堂上教師可讓學生參與到故事的表演中來。讓一些學生扮演圣誕老人,一些學生扮演接受禮物的小朋友,一些學生扮演馴鹿,一些扮演家長。同時,在這一過程中還可對I like句型進行再次的學習。讓扮演家長的學生問扮演孩子的學生喜歡什么禮物。從而來使學生積極參與,強化他們對英語文化、句型、詞匯等的學習、復習和記憶的目的。
4. 結(jié)合實際有針對性地進行故事教學,解決小學英語教學問題
小學生在進行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勢必會出現(xiàn)這樣或是那樣的問題,即便是將故事教學方法引入到小學英語教學中來也無法完全規(guī)避問題的出現(xiàn)。事實上,在學習的過程中有問題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因而,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結(jié)合學生所出現(xiàn)的學習問題來對教學內(nèi)容、方法進行調(diào)整。盡量做到多鼓勵學生,讓每位學生都能參與到英語故事的學習中來。那么,這就要求教師要豐富故事內(nèi)容,多設(shè)計故事角色,讓更多的學生得到鍛煉、學習的機會。當然,課堂的紀律也是要保證的。教師在這一過程中,要多對自控能力差的學生進行管理。避免矛盾的發(fā)生,確保課程的順利化完成,同時應做好課堂總結(jié)工作,不斷來改進故事,讓故事更豐滿,將故事教學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作用充分的發(fā)揮出來。
5. 結(jié)語
就當前的教學實踐情況來看,故事教學方法是一種極為適合小學英語教學的方法。該方法能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動性。學生主動參與到英語學習中的積極性提高了,對英語知識的理解掌握也會隨著提升。在這一過程中,能更全面地教授學生英語文化、英語知識,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英語應用水平。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文化視野等,這對學生未來的學習、就業(yè)等多方面都有積極的影響。
[1] 梁亞琳.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 學周刊, 2013(31): 112-112.
[2] 燕君蘭.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 學周刊, 2014(04): 125-125.
[3] 鄭慧麗.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 2014(11): 245-245.
(作者單位:山東省淄博市周村區(qū)李家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