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瓊
摘要:《高級會計學》是高校會計專業(yè)學生的必修課程。如何提高《高級會計學》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成為廣大高校教師亟待解決的熱點問題,而教學方法的改進更是影響教學質量提高的重要因素,本文擬結合專題教學法來探討《高級會計學》的教學方法改革。
關鍵詞:專題教學法;高級會計學;教學質量;教學效果
一、采用專題教學法進行《高級會計學》教學的現(xiàn)實意義
專題教學法是指以教學大綱為指導,對教學內容中的重點、難點問題進行整合,結合社會實踐、教學對象特征等方面遴選出一些主要問題,以專題的形式進行教學的一種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是教師以教學目的、要求、內容、方法、組織形式和結果諸要素的協(xié)調統(tǒng)一為出發(fā)點,調控教學重難點,分專題進行教學,同時也強化學生自主學習,以實現(xiàn)教學相長的良性循環(huán)。它打破了過去“老師講,學生聽”的被動教學模式,具有多維度、分層次、拓視野等特征。在高級會計教學中采用專題教學法可以更好地提升教學質量和效果,拓寬教學資源和渠道。其現(xiàn)實意義表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
(1)專題教學法符合《高級會計學》的特征要求?!案呒墪媽W”屬于財務會計的一個分支,但其與其他財務會計有著明顯的區(qū)別,其顯著特征表現(xiàn)為專題性、超前性和動態(tài)性。高級會計學所研究的會計事項是新出現(xiàn)的、特殊的交易或事項,研究內容廣且各章節(jié)之間不一定有必然的內在聯(lián)系,專題性特征明顯。雖然各種高級會計教材中涵蓋的內容不完全相同,但大多涉及租賃會計、合并會計、外幣會計、衍生金融工具會計等幾大專題。因此,教學過程中采用專題教學法正好與高級會計研究內容吻合,且不必完全按照教材或教學大綱規(guī)定的順序進行教學,教師可以針對不同的專題開展教學活動。通過專題教學不僅可以更好地掌握、理解各專題的基本理論和方法,而且可以引導學生深入挖掘各專題之間存在的關系。如企業(yè)合并、租賃都涉及所得稅,那么在教學中可以分別就所得稅、租賃和企業(yè)合并進行教學,然后再挖掘它們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這更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
(2)專題教學法有利于提高《高級會計學》的教學質量?!案呒墪媽W”研究內容的動態(tài)性、研究方法的獨特性,導致其教學難度遠遠大于其他會計課程。采用專題教學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首先,通過這種教學方法,可以更好地把握高級會計的理論體系和方法。通過專題教學法,可以將合并財務報表的編制問題條理化、系統(tǒng)化,在利用相關案例的基礎上,專門討論企業(yè)合并時遇到的各種會計問題,這樣可以讓學生專注某一問題進行深入細致的學習與探討,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采用這種教學方法更有利于弄清教學難點。高級會計研究內容新穎且難度較大,如衍生金融工具會計就是如此。采用專題教學法,教師可以結合實際案例,系統(tǒng)地介紹衍生金融工具會計處理流程和方法,這樣有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相關知識與技能,實現(xiàn)從“難”到“易”的轉化。最后,通過專題教學,可以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專題教學法需要教師在充分理解和掌握高級會計課程體系基礎上,對教學內容進行梳理與分析,并對各專題教學深入研究,然后再運用于教學之中。這對教師而言既是挑戰(zhàn)又是激勵,它可以促使教師不斷挑戰(zhàn)新的知識和新的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水平和專業(yè)能力。
(3)專題教學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由于高級會計本身研究領域寬泛,研究內容超前,因而其所涉及的會計處理都比較復雜,對教學雙方而言都極具挑戰(zhàn)性。而采用專題教學法可以將復雜的會計問題分門別類地展開教學。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各專題中的問題進行分析與整理,使其認識、了解并掌握其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這樣就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望和積極性,克服畏難情緒。由于專題教學全過程都是以學生為主體,通過事先預知、事中多維互動、事后鞏固等一系列舉措,使得學生熟練掌握高級會計的各個專題內容,因而可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促使他們學會深入探討會計問題的方法。
二、專題教學法在“高級會計”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1)強化專題預知。高級會計學研究范圍的動態(tài)性及復雜性決定了其研究方法是專題研究,因而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專題教學法更能體現(xiàn)其研究特點。首先,教師在每個專題教學開始前就應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包括搜集專題的相關資料,分析整理列出應探討的主要問題及延伸問題,厘清相關理論體系的構成以及會計實務中的典型案例等,在此基礎上制作PPT。其次,教師應提前告知學生有關專題的內容,引導學生查閱有關資料,推薦學生查閱相關書籍、文章及實例,使學生預先知曉專題教學的目的、要求,預習所要學習的專題內容,便于后期教學的順利展開。最后,教師可以利用互聯(lián)網等現(xiàn)代科技手段,與學生交流與溝通,使學生在課前就能自行獲取大量有用的信息,有條件的院校還可以組建高級會計模擬實驗室,讓學生課前就進入實驗室觀摩與體驗,增強學生對新知識的渴望和興趣,然后帶著問題進入課堂教學,這樣可以明顯提升教學效果。
(2)重視課堂教學。高級會計的教學模式中,課堂教學仍然是最重要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采用專題教學法,教師首先要在充分準備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全面認識了解并掌握各專題中主要內容及重難點,并借助于相關案例進行教學。如“企業(yè)合并會計”專題,教師應把握的重點包括合并財務報表的編制、合并理論和合并方法,以及不同理論下的各種會計處理方法的特征和要求。其次,教師應組織學生分組討論。高級會計研究的問題比較超前,也比較復雜,需要討論的問題很多。通過分組討論,可以根據準確地把握各種復雜會計問題的解決方法,學生可以相互提醒、相互促進、共同提高,同時也活躍了課堂氣氛,增強了課堂教學的教學效果。最后,教師應對每個專題進行歸納總結,概括各專題的理論體系,勾畫出會計處理的邏輯關系,并提出前瞻性的探討研究思路,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細致的研究分析。
(3)加強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首先,高校應建立健全會計模擬實驗室,提高現(xiàn)有會計模擬實驗的硬件和軟件配備,增加高級會計模擬實驗內容,如企業(yè)合并、租賃、外幣交易等。其次,建設校外實習基地。高校應與商業(yè)銀行和外企合作,打造穩(wěn)固的實習基地,可以讓學生實地學習外幣交易的核算;高校應與大型企業(yè)集團合作,構建實習平臺,使學生能夠接觸企業(yè)合并等重大會計事項,掌握企業(yè)合并會計處理方法;高校應與期貨交易中心建立合作關系,讓學生有機會了解期貨交易流程及相應的會計核算等等。這些與專題相關的模擬實驗、實習、參觀及考察等實踐活動,有助于學生全面理解并掌握高級會計的精髓,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厘清重難點。同時也可以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問題,并反饋于教學過程中,這樣更能充實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
(4)完善考核評價體系。開設高級會計學課程,是為了完善會計專業(yè)學生的知識結構體系,提高其專業(yè)能力。而采用專題教學法,是為了有效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和要求,使學生能夠密切關注財務會計的新動向,掌握必要的會計處理方法,提升專業(yè)水平??己酥皇鞘侄味?,但它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如可以加大平時成績的比例,增加實踐環(huán)節(jié)的成績,或增加反映學生科研能力的論文、調查報告、專題研究報告等成績,期末考試形式不應拘泥于一種形式,可以靈活多樣,重在考察學生處理復雜會計問題的能力??傊?,考核模式應與多維互動的專題教學模式相匹配,以更加客觀公正地反映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和學習效果。
三、《高級會計學》采用專題教學法應注意的問題
(1)專題教學法要求教師具備較高的教學能力。專題教學法要求教師具備較高的理論研究水平、實踐能力和教學能力,因此,高校應合理配備有豐富教學經驗、基本功扎實、學術水平高的會計專業(yè)教師進行《高級會計學》的教學工作,并注意教師梯隊的建設,形成老、中、青相結合的優(yōu)秀教學團隊。
教師應密切關注國內外財務會計的最新發(fā)展動態(tài),深入研究《高級會計學》的理論體系,學貫中西,不斷提高學術水平。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要對各專題進行理論研究和實際考察,結合教學大綱,梳理各專題的教學內容,在保證各專題獨立性的同時,還要注意專題之間的相互銜接。其次,教師應不定期地深入到社會實踐中去,及時了解新的會計實務。如我國衍生金融工具的起步較晚,但發(fā)展比較快,這部分交易比較復雜。教師應深入到企業(yè)中去了解其現(xiàn)狀,找出其內在的運行規(guī)律,深入分析理論與實踐的差距,為教學提供豐富的專題資源,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專題教學法的作用。最后,教師應結合各專題的特點,科學合理地安排教學時間和教學方式。如合并會計教學時,可以結合一些新的企業(yè)合并案例來進行教學,我國上市公司中有很多企業(yè)都編制了合并財務報表,可以借鑒典型案例進行教學。這種既講透、講深合并會計問題,又密切聯(lián)系我國的會計實務的教學方式,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2)專題教學法必須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專題教學法以問題為導向,對高級會計的各個專題進行探討和研究。專題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事先引導學生查閱相關資料或現(xiàn)場考察,讓學生有一些基本的知識儲備和感性認識。教師應以學生不太理解的問題作為出發(fā)點,系統(tǒng)地講解各個專題,突出重點,理清難點,使學生能夠掌握高級會計的理論知識和技能,強化教學互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可以結合具體的會計問題進行專題辨認。學生自發(fā)分為不同的方陣,對同一問題進行討論,通過這種方式和小組討論,可以更加清晰地理解那些復雜的會計問題,繼而掌握其會計處理方法。另外,可以讓學生結合專題撰寫研究報告、小論文,這樣既可以做到理論聯(lián)系實際,又可以提高學生的專業(yè)判斷能力和綜合素質。
(3)專題教學法需要充分利用現(xiàn)代網絡科技手段。專題教學法的實施與運用,必須借助于網絡科技手段和網絡資源,才能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網絡與學生溝通,答疑解惑并及時更新相關教學內容。教師還可以通過網絡平臺與其他院校教師進行交流,這樣既可以共同探討高級會計的教學問題,又可以解決教學難題,促進教師間的相互認同,有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另外,多媒體教學平臺的廣泛應用,可以提高專題教學法的教學效率。直觀、動靜結合、巨大信息量等優(yōu)勢大大提升了專題教學的趣味性和實效性。因此,PPT的制作、配套資料的融合等都會通過多媒體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增強高級會計教學的向心力和關注度。
另外,現(xiàn)行高級會計的教學大都只是理論知識與技能的傳授,缺乏實踐性環(huán)節(jié)的教育。而高級會計與社會實踐緊密相連,紙上談兵并不能真正讓學生掌握必要的會計專業(yè)知識與技能,也難以實現(xiàn)專題教學的目標,更談不上實現(xiàn)復合型會計人才的培養(yǎng)目標。因此,高校應加大力度構建完備的高級會計實踐基地,校內可建高級會計模擬實驗室,校外則構建穩(wěn)固的實習基地,實現(xiàn)開門辦學、校企合作,力爭打造良好的外部教學環(huán)境,為專題教學法的推廣運用提供豐富的資源和條件。
四、結語
高級會計的“專題研究”特色促使專題教學法的應用更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因而專題教學法在高級會計教學中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教師需要事先做大量的準備工作,還要積極參與社會實踐,獲得企業(yè)合并會計、衍生金融工具等會計專題的實務操作技能。教學過程中,應以問題為導向、以學生為主體,采用互動式、情景式和遠程式等多種教學形式,多維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教學質量,達到培養(yǎng)學生解決復雜會計問題能力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