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志超
[摘 ? ? ? ? ? 要] ?眾所周知,職業(yè)院校教育教學活動開展的最終目的是為社會輸送極具實踐技能的應用型人才。但是,從當前的高職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活動的開展情況來看,“學無所用”這一現(xiàn)象較為突出。也就是說,在傳統(tǒng)的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借助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既無法使學生獲得有價值的計算機基礎知識,也無法使學生掌握計算機學習方法,對所學的知識進行靈活的運用更無從談起。由此,借助計算機基礎課程改革提升學生的計算機能力勢在必行。
[關 ? ?鍵 ? 詞] ?高職計算機教學;基礎課程改革;保證策略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6-0200-01
在高職教育規(guī)模發(fā)展越來越迅速的背景下,計算機基礎課程早已成為高職教育教學活動開展的一門必修課程。盡管當前我國中小學早已開設了信息技術課程,但由于教學方法、教學內容等存在著較大的差異,也就使中小學與高職計算機教學存在脫軌現(xiàn)象。加之,高職院校所吸納的學生來自各地區(qū),其在計算機學習方面存在著較大差異。還有一些高職院校在有限的辦學條件下,難以借助實踐活動來滿足學生的計算機學習需求。綜合以上種種,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限制著高職院校計算機教學活動的開展。對此,需要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的時候,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借助多樣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使其獲得計算機實踐能力的提升。為了實現(xiàn)這一點,我一般會將以下策略應用到教學改革活動之中。
一、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新一輪課程改革倡導,在教育教學活動開展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也就是說,教師要將學習的權利還給學生,引導學生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自主學習,通過多樣化的方式,諸如閱讀、聽講、研究等來轉變傳統(tǒng)的學習方式。自主學習要求學生不但要將所要學習的知識內容作為認識的客體,還要將自身作為認識的客體。即在自主學習活動開展中,學生要對自身的學習能力進行深入分析,立足自身的學習興趣,形成強烈的學習動機,并借助多樣化的手段自主探究知識內容。
二、組織分層教學
正如上文所提及,由于生活環(huán)境、學習條件以及個性差異的存在,學生在中學階段所掌握的計算機技能水平存在著明顯差異,這就導致其在高職計算機教學活動參與中出現(xiàn)斷層現(xiàn)象。那些家庭條件好,學習能力強,對計算機有著濃厚興趣的學生,其對計算機基礎,諸如按照操作系統(tǒng)、排版印刷、發(fā)送電子郵件等極為熟悉。那些家庭經(jīng)濟稍差、對計算機無興趣的學生對計算機的知識掌握和運用可以說是“零基礎”。這樣明顯的差異嚴重限制了計算機教學活動的開展。新課改倡導在教育教學活動開展中使人人獲得有價值的知識,促進人人的全面發(fā)展。所以在組織計算機教學活動的時候,我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并對學生的計算機學習水平、知識儲備等給予充分的尊重,利用分層教學來實現(xiàn)因材施教。在此需要注意一點,分層教學的實施并不是在對學生的人格劃分層次,而是在學生的計算機學習水平劃分層次,不存在輕視學生的問題。我在對學生劃分層次的時候,會借助升學摸底考試的方式來確定學生計算機學習能力,并以此劃分不同的層次。其中,第一層級的學生熟練地掌握Windows的基礎操作,能靈活地使用常用的辦公軟件。在組織教學活動的時候,要求該層次的學生除了扎實掌握基礎的理論知識之外,還要對所學到的理論知識進行靈活的運用,實現(xiàn)理論與實踐的相結合。而且,該層次的學生還需要立足自身的學習實際情況,自主地參與到計算機探究活動之中,在自主探究中獲得成長。第二層級的學生則具備一定的計算機基礎知識。在組織教學活動的時候,我會針對該層級學生的特點,將簡單易懂的知識內容一帶而過,著重對重、難點知識進行講述,引導其進行實踐練習。第三層級的學生沒有任何的計算機基礎。對于這一層級的學生,我則抱著極大的耐心,從最基本的計算機操作入手,一步步地引導他們,并借助多樣方式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諸如情境教學、問題教學等。我將教學的重點放在基礎知識掌握上,要求該層級的學生每天都要對計算機基礎知識進行預習、復習,在循序漸進中提升其計算機學習水平。
三、落實小組合作
由于學生的計算機學習水平存在著明顯差異,不少學生無法有效地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探究新知。對此,為了滿足每一學生的計算機學習需求,我在組織教學活動的時候,會按照同組異質的原則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小組,引導第一層級的學生對第二、第三層級的學生進行幫助,借助不同學生的互幫,調動學生的計算機學習積極性,為“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打下堅實的基礎。
總之,立足當前高職計算機教學存在的問題,教師要借助多樣化的策略實現(xiàn)教學改革,諸如分層教學、小組合作探究等。一方面豐富課堂教學活動,另一方面激發(fā)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使其獲得有價值的計算機知識。
參考文獻:
[1]張煥俊.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改革分析[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6(3):46-47.
[2]張麗娟.新背景下高職計算機類課程教學改革的研究[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5(13):17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