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莉
[摘 要] 在高職有機化學的教學過程中,通過教師專題式復習的教學法引導,讓學生對知識進行系統(tǒng)化、網(wǎng)絡化的整合歸納,逐漸建立自我的知識體系,提升其對化學知識的綜合學習能力,而且在這個學習過程中,不斷縝密學生的思維,使其逐漸構成化學基本觀念,不斷提升化學素養(yǎng)。
[關 鍵 詞] 元素觀;專題式;復習教學法;高職;有機化學;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9-0170-01
高職有機化學教學應用專題式復習教學的過程,其教學設計分為多個步驟,包括專題問題、專題導讀、專題討論、專題總結等。應用這種教學法可樹立學生的化學元素觀,不斷提高學生的化學學習能力。
一、當前高職有機化學教學的基本現(xiàn)狀
高職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更加注重新知識的教學,而忽略了復習課。通常在復習課上,一般主要是把復習的任務完全安排給學生,讓其自主去完成,或者將所學的知識用“炒現(xiàn)飯”的方式再回顧一遍。這兩種教學方式都無法達到有效的復習效果,再加上當前大部分高職學生的化學基礎能力較差,所以導致化學整體學習情況并不理想。
二、有機化學教學的元素觀
化學元素是化學學科的根本基礎,這也正是化學與其他學科最大的不同點,是化學學習與研究的最核心內(nèi)容。化學元素觀也即是說,物質的組成要素是元素,化學式表達出了物質的元素構成;化學變化的過程即是元素的原子再組合的一個過程,物質世界非常豐富多元化,但化學元素是有一定限制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化學元素的重組構成了物質世界的這種豐富性。如,有機化合物的主體元素是C(H),它是作為有機化合物的一種支撐骨架;其關鍵元素包括了O、N、S、X、P,這些元素使得有機化合物具有多種理化性質和生理活性。這些元素的構成最大的特點是都有C元素,同時大部分含有H元素。碳和氫構成了有機化合物的主體元素,因此有機化合物有碳氫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說法。在有機化學中,與“氫”元素相關的化學反應非常多,如消除反應、有機化合物的酸性、鹵代反應等。
三、專題式復習教學法的應用過程
(一)提出元素觀的專題式問題
在開始專題式復習教學前,教師可通過提出一定數(shù)量的問題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激發(fā)其好奇心和求知欲,讓其針對這些問題結合書本所學的這些知識內(nèi)容展開思考與分析。如,問題一:H原子在有機化合物中通常是與哪些原子間形成共價鍵?問題二:在有機化合物中,哪些是含有H原子的官能團?問題三:有機化合物中,哪些具有弱酸性?問題四:哪些化學反應與酸性H有關?問題五:對有機化合物酸性H的酸性強弱產(chǎn)生影響的因素是哪些?
(二)進行專題式復習導讀
基于元素觀的專題式復習導讀過程,首先應在腦海中將知識整合貫穿起來,最好是像放電影一般在腦海放映一遍,搜索可以解答這些問題的知識點。其次是對書本、筆記以及各種學習資料進行翻閱搜索,看看能解答哪些問題。這個過程中,應引導學生利用最簡便快捷的解答方式將其寫在練習本上。
(三)專題討論
基于元素觀的專題式復習教學過程中,應把學生分為多個學習小組,在具體分組時,可通過復習專題的難易程度或問題的數(shù)量多少來確定。讓每個學生針對這些問題在小組中進行探討交流,并積極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尤其是針對個人無法獨自解決的問題,應在小組中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來探討并最終解決這些問題。然后,每一個小組選擇一個代表將這些問題解答出來,并進行歸納總結。之后,每一個小組可對其他小組的答案提出個人的質疑或問題,教師要對答案或知識點進行相應的補充和完善,這樣才能達到高效高質的化學復習效果。
(四)專題總結
專題式復習總結過程,即是對專題問題、導讀以及討論過程的總結,通過這個階段來得出一個共同的結論或答案。在這個總結過程,教師應給予學生自主總結的學習權利,然后在此基礎上對這些專題知識進行系統(tǒng)化的整合與匯總,由此起到事半功倍的復習效果,并達到復習教學的目標。具體應根據(jù)學生對所提出的五個問題鏈的回答,整合有關“含酸性氫的有機物及其有關反應”專題的相關聯(lián)知識,梳理這些知識的同時,為學生創(chuàng)建一個更加條理有序的有機化學的知識體系,主要是包括對酸性H的結構、酸性H及其反應類型、影響有機化合物中H原子是否有酸性及酸性強弱的因素進行整合梳理。
(五)應用專題更進一步引導
為了充分發(fā)揮這種專題式復習教學法的作用和效果,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將所學的有關本專題的知識應用于其專業(yè)課程及生產(chǎn)生活的實踐中去。例如,對于藥學專業(yè)的有機化學的教學,通過這種專題式復習教學的引導,應讓學生將本專題應用于理解藥物水溶性方面的知識學習中,如抗生素類藥物青霉素、鎮(zhèn)靜催眠藥巴比妥類藥物一般的劑型都是注射劑,而注射劑要求其藥物具有易溶于水的特性,但其實大部分有機藥物并不易溶于水,那么此時可通過有機化合物的弱酸性,來改善其不易水溶的特性。
綜上所述,在高職有機化學教學中,基于元素觀的專題式復習教學法可提高化學復習的效果,并引導學生形成化學知識體系,逐漸將這些化學知識凝聚轉化為規(guī)律。
參考文獻:
[1]申揚帆,張雪昀,張心宇.混合教學模式在有機化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大學化學,2017(5).
[2]申揚帆,張雪昀,伍國云,等.高職有機化學課程混合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踐[J].化學教育(中英文),20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