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靜靜
[摘 要] 《病原生物與免疫學》是一門重要的醫(yī)學基礎課程,其對學生未來學習醫(yī)學專業(yè)方面的知識有著重要作用。因此,提高這門課程的教學質量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提高《病原生物與免疫學》課程教學質量的途徑分為兩點進行分析:改變教學方法;改變教學手段,提高教學質量。
[關 鍵 詞] 病原生物與免疫學;教學質量;教學手段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9-0146-01
病原生物與免疫學課程是一門重要的醫(yī)學基礎課程,具有多層次性,同時是連接基礎醫(yī)學與臨床醫(yī)學的重要橋梁課程。病原生物與免疫學為疾病發(fā)病機制的學習提供了醫(yī)學基礎,并且以新的技術、方法和途徑為疾病的預防和診療做出了貢獻,同時提高了學生對醫(yī)學知識體系的認識及應用能力。但是因為病原生物與免疫學的特點,導致學生學習起來相對困難。因此,為了促進醫(yī)學生學習該門課程的興趣,達到預期的學習效果,就要提高病原生物與免疫學課程的教學質量。本文就此進行分析。
一、通過改變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一)轉變教學模式
受傳統(tǒng)教育影響,我國在教學中多數采取傳統(tǒng)教育模式,將抽象、理論性強的病原生物與免疫學以“填鴨式”的方式教授給學生,對于初次接觸該課程的學生來講很難學到課程的根本。在傳統(tǒng)的學習中,教師將教學大綱作為學生學習的醫(yī)學內容,注重對學生的知識培養(yǎng),忽略了學生自身基礎知識的差異,且教學內容單一枯燥。于是學生只能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來進行學習,在思想上并沒有發(fā)展的空間,在學習中容易產生疲憊的感覺,從而對此的學習興趣并不高。因此,為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采用PBL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啟發(fā)式和討論式的教學。在進行病原生物與免疫學課程教學時,教師要將教材中的知識點以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形式進行教學,這樣啟發(fā)式的教學有利于學生的發(fā)展,同時可以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對教材內容提出疑問,再通過學習解決問題,這樣的學習過程有利于活躍思維,可調動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習效率。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啟發(fā)式教學,通過不同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傳授,使學生在學習中有所感悟,主動進行思考,加深對病原生物與免疫學課程的學習,融洽教師與學生的關系,為更深入地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二)改革考核方法
在病原生物與免疫學課程的學習中,學生最關心的就是考試,考試成績也反映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的改進需要有考核方式與之呼應。受應試教育影響,我國將期末考試成績作為對學生知識掌握情況的主要考核標準,教師應該改變這一方式,將學生平時的成績、作業(yè)完成情況及最后的考試成績綜合進行考核。其中,平時成績主要是指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相關知識的運用等;作業(yè)考核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最后的考試成績則是指學生通過閉卷考試將自己對知識的掌握與應用能力體現在試卷上,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的學習與理解。
二、改變教學手段,提高教學質量
在病原生物與免疫學的課程中,教師一般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利用黑板、粉筆板書的形式進行教學,這樣的教學手段比較單一、枯燥,使教學質量得不到理想的效果。而病原生物與免疫學的課程中現代免疫學的教學是一重難點,學生對相關知識的學習掌握是非常困難的,枯燥乏味的教學手段使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并不理想,因此學生學習效果并不理想,從而對教學質量造成影響。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或者藍墨云班課軟件來解決這一問題,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提高教學質量。媒體技術或者藍墨云班課軟件都能很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學生建立一個很好的學習平臺,促進學生的學習。
多媒體與藍墨云班課的應用,可以通過現代信息技術將教學中的難點、重點更為直觀地展示給學生,這樣的教學方式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教學質量。因為病原生物與免疫學的課程內容相對比較抽象,學生對該課程的學習往往會感到力不從心,很難掌握知識點,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則可以將抽象的內容變得直觀易懂,使學生對知識的記憶更加深刻,更容易理解。
例如,在學習《化膿性細菌》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或是藍墨云班課教學軟件將比較常見的易引起化膿性感染的細菌展示給學生,對各種化膿性細菌的培養(yǎng)、致病性及防治等以圖片、視頻的方式展現給學生,不但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再如學習免疫學理論知識《AADD效應和調理吞噬作用》時,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一般是教師通過黑板使用板書的形式描繪出來,但是利用藍墨云班課移動信息化輔助教學軟件進行授課,則是比較生動形象,使整個過程以動畫的形式展現給學生,將抗體與抗原的結合、與受體相結合的過程完美呈現出來,使學生能夠對AADD效應和調理吞噬的整個過程的學習和理解更加深刻。
三、結語
病原生物與免疫學,作為醫(yī)學生學習的入門課程,對學生來講至關重要,是未來相關課程學習的基礎。將現代信息技術應用在教學中,不但有利于加深學生對學習的記憶,還能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因此,教師要不斷創(chuàng)新和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教學質量,提升整體的教學水平,培養(yǎng)出優(yōu)秀的專業(y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萬從碧.高職生病原生物與免疫學課程學習現狀調查研究[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7,35(21):123-125.
[2]黃德海,錢麗麗,李振江.專科護理病原生物與免疫學課程標準的制定與實施探討[J].河南職工醫(yī)學院學報,2014,26(6):759-760.
[3]廖曉林.高職護生病原生物與免疫學實驗課程問題式教學法嘗試[J].教育教學論壇,2012(36):265-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