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丹
[摘 要] 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shù)的普及,微博、微視頻、微信、微課等開始走進人們的視野,并被一線教師廣泛應用到教學活動中。尤其是現(xiàn)階段,微信不再是簡單的通訊工具,而開始與實際教學相結(jié)合,以期能夠為學生的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那么,該如何將微信與語文教學相融合呢?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實踐研究,將微信與語文口語表達、寫作、美文欣賞、閱讀理解等活動進行有效融合,并通過課內(nèi)、課外活動的組織和應用,來為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guān) 鍵 詞] 微信;語文教學;融合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17-0142-02
近年來,新媒體的應用涌入課堂,尤其是微信正作為一種教學手段,被廣大教師應用到教學活動中,一來可以讓學生隨時隨地進行學習,提高效率;二來可以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高效語文課堂的順利實現(xiàn)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做好微信的研究實踐工作,利用相關(guān)微信功能來輔助語文教學,使學生在“微時代”環(huán)境下獲得良好的發(fā)展,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一、中職語文教學中多媒體運用現(xiàn)狀
眾所周知,在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中,多媒體是一線課堂教學中最常用的一種教學手段,該手段以其集圖片、動畫、音樂、視頻等為一體的特點,彌補了傳統(tǒng)“黑板+教材”這種簡單灌輸式課堂帶來的枯燥和乏味,能夠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加課堂容量,豐富課堂教學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這對高效語文課堂的實現(xiàn)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我們可以借助多媒體將抽象的漢字形象化、圖片化,我們還可以借助多媒體創(chuàng)設音樂情景、視頻情景,將學生帶入輕松的學習氛圍當中,以確保學生在多媒體輔助下的語文課堂中順利完成教學目標。但是,隨著多媒體的深入應用,有一些缺點逐漸暴露出來,比如,不少教師在應用多媒體時仍以視頻、音頻和PPT為主,多媒體的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fā)揮。更主要的是,多媒體的應用大都在電腦上操作,致使學生課下無法靈活地去應用,嚴重阻礙了教學目標的最大化實現(xiàn),不利于高效課堂的順利實現(xiàn)。為了改善教學現(xiàn)狀,提高學生學習質(zhì)量,新媒體開始出現(xiàn),微信、QQ等媒介開始與一線教學相結(jié)合,目的就是要彌補多媒體輔助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以期能夠讓新媒體更好地服務于語文教學,確保課程價值最大化實現(xiàn)。
二、微信對中職語文教學的重要性
隨著新媒體的深入實施,其在語文教學中的輔助性作用更加突出,尤其是微信的應用,將新媒體的作用發(fā)揮得更為顯著,其重要性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三方面。
(一)微信的應用能夠讓學生隨時隨地學習
無論在課內(nèi),抑或課外,利用微信,學生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隨時隨地在朋友圈、微信群中參加教師組織的活動,這樣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提高語文學習效率。
(二)微信的應用能夠提高學生的寫作質(zhì)量
在語文教學中,面對作文本,學生往往覺得無話可說,可面對微信發(fā)文則可侃侃而談。教師可以利用這一點,組織學生通過在朋友圈發(fā)文,或在微信公眾號推文,進而鍛煉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從而切實提高學生的寫作質(zhì)量。
(三)微信的應用能夠加強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
在傳統(tǒng)教學中,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僅限于課堂,而且,多媒體的應用逐漸變成了人機之間的互動,導致了課堂缺乏互動,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而微信這一新媒體的應用不僅能夠通過評論來拉近師生、生生之間的距離,還能加強交流,提高學習效率。
當然,新媒體下的微信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作用遠不止于此,還包括微信的應用能夠提高學生獲取信息的時效性,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等??傊?,新時期的語文教學,我們要充分發(fā)揮微信的作用,讓學生在微信與語文學習的結(jié)合中掌握知識,鍛煉能力,提升語文核心素養(yǎng)。
三、微信與語文教學的有效融合
(一)微信與語文口語表達的融合
口頭表達能力是指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在工作中組織相關(guān)語言來表達自己情感態(tài)度和思想的一種能力。但是,在長期的應試教育思想影響下,我們的重點在知識點的教學上,目的就是要讓學生更好地應對考試。為了改變這一現(xiàn)狀,也為了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在微時代的大背景下,我們可以有效地將微信與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結(jié)合在一起,給學生搭建口語表達的平臺,進而促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fā)展。
例如,在教學《鴻門宴》一文時,由于這篇文言文的相關(guān)內(nèi)容已經(jīng)以電視、電影等形式搬到大屏幕上,所以大部分學生對其內(nèi)容是有所了解的。因此,為了鍛煉和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在教學時,我借助微信的語音輸入以及面對面建群的功能,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下面兩個問題進行思考:
1.復述《鴻門宴》的故事。
2.對《鴻門宴》中出現(xiàn)的人物進行評價。
我組織學生在微信平臺上進行討論,每個人都要談談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在這個以微信搭建的表達平臺上,學生得到相對安靜的表達環(huán)境,敢于敞開思路,開口闡述,抒發(fā)見解,交流分享,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又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有助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
(二)微信與語文寫作活動的融合
寫作對大部分中職學生來說是一個難點。影響學生寫作水平得以提高的因素很多,比如語言的組織、句子的積累、謀篇布局的能力等。作為一線語文教師,我們可以通過微信的應用來給學生搭建更多的寫作平臺,從而使學生在基本寫作活動的組織與應用中掌握技巧,提高寫作能力。
1.在朋友圈寫句子
寫句子是學生進行寫作的基礎,也是提高學生寫作質(zhì)量的前提。但是,在以往的寫作教學過程中,我們僅僅是要求學生多寫、多練,或者是以強硬的方式要求學生寫日記、周記,可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效果并不明顯。
在微時代的背景下,我們可以借助朋友圈組織學生寫句子。例如,在學完《林黛玉進賈府》之后,我組織學生對文章中的“一語未了,只聽后院中有人笑聲,說:‘我來遲了,不曾迎接遠客!黛玉納罕道:‘這些人個個皆斂聲屏氣,恭肅嚴整如此,這來者系誰,這樣放誕無禮?”這句話進行仿寫,主要仿寫的是這句話中所運用的“先聞其聲,后見其人”的描寫方式,并要求學生將寫好的句子放在朋友圈,我在看朋友圈的時候?qū)@些內(nèi)容進行講解和點評,以期能夠達到語言應用的目的。
此外,我還鼓勵學生將日常生活中看到的一些好詞、好句放上朋友圈,同時為自己的句子配上合適的圖片,這樣做既可幫助學生鍛煉語言組織能力,又可通過圖片的選擇提高學生的理解力,對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起著促進作用。
2.在朋友圈寫評論
寫評論也是鍛煉學生語言組織能力和寫作能力的有效活動之一,更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語言應用能力的基礎。那么,在語文教學中,我們該如何組織學生借助朋友圈來寫評論呢?
以寫“影評”為例。眾所周知,學生喜歡看電視、電影,所以,教師組織學生從多角度入手寫影評也就成為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有效方式。如在播放完《戰(zhàn)狼2》這一熱播影片后,我鼓勵學生寫影評,但不強求,畢竟存在一些學生不看的現(xiàn)象,但這樣會讓學生意識到生活中有很多寫作素材,而且,這些素材的積累也是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的。
以寫“讀后感”為例。講完課文《士兵突擊(片段)》后,我組織學生寫讀后感,并為他們提供一些思路,如可寫對許三多、成才等人物的印象,也可寫學完之后的感悟,還可以對文中的描寫進行分析等,字數(shù)不需要太多,但表述要清晰流暢。這樣利用微信朋友圈的功能,讓學生進行寫評論活動,對學生寫作質(zhì)量的提高起著推動作用。
3.用對分易批改作文
對作文教學,批改環(huán)節(jié)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傳統(tǒng)的方式中,需要將作文本收上來集中批改,這樣限制了教師批改的時間和地點。而運用微信中的對分易則簡化了“收”的過程。我們讓學生借助對分易這個平臺將作文一鍵上傳,這樣就會省去一部分時間,而之后教師便可以通過作業(yè)在線打開以及在線批改、批注等活動來完成作文的批改,更重要的是,移動端可以隨時批改,這樣既實現(xiàn)了紙質(zhì)批改達到的目的,也能讓教師合理利用時間,提高效率。最后,微信會將教師的批語直接推送到學生的微信端。對分易的應用大大提高了作文批改效率,對高效課堂的順利實現(xiàn)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微信與美文欣賞活動的融合
美文欣賞是拓展學生知識面、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活動之一。但是在傳統(tǒng)語文教學中,我們或是借助PPT向?qū)W生展示美文,或是將美文印發(fā)給學生自行閱讀。事實上,這樣的過程并不能真正達到美文鑒賞的目的,無法真正拓寬學生的閱讀面。在教學時,我們可以借助微信朋友圈及公眾號來分享美文,組織學生進行鑒賞。
如,我們可以借助微信公眾號來展示美文,并在文末附上幾道思考題,在鍛煉學生閱讀、欣賞能力的同時,也啟發(fā)學生思維。而且,微信中的推薦閱讀功能也能幫助學生閱讀其他同類的文章,進一步拓寬學生的閱讀渠道。如果學生在推薦閱讀中發(fā)現(xiàn)好的文章,也可以分享給其他同學,或者是轉(zhuǎn)發(fā)到自己的朋友圈供大家共賞。
在教授《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一文時,我在公眾號上陸續(xù)上傳《水滸傳》其他章節(jié),將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興趣延伸到課堂外,推動學生課外主動去閱讀《水滸傳》。我們都知道,《水滸傳》這本書的章節(jié)比較多,很多學生都很難堅持一下子看完,而公眾號每天更新,學生可以分批閱讀,從而幫助學生堅持讀完這本書。
總之,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微信的作用,通過與學生分享美文,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進而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四)微信與閱讀理解活動的融合
眾所周知,閱讀理解在試卷中占很大比重,這就要求學生有一定的閱讀理解能力。但是,該怎樣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呢?在本人看來,除了要教會學生一些基本的閱讀解題技巧之外,我們還可以借助微信平臺,從多角度、多方面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比如,我們可以利用微信中的面對面建群來組織學生進行問題思考。如,一進入課堂,全班面對面建群,學生通過手機微信提出問題,問題出現(xiàn)在教室大屏幕上,全班一起探討,不用像以前一樣舉手提問。這樣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加全面地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也能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語文學習效率。
以閱讀《項鏈》一文為例,在學習這篇文章時,我先組織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進行反復閱讀,并在微信群里提出自己閱讀后產(chǎn)生的疑問,有學生提出:主人公為什么不知道項鏈是在哪里丟失的?還有學生提出:項鏈丟失了,主人公為什么不能直接跟朋友說實話呢?……我鼓勵學生將自己的疑問大膽地提出來,并借助多媒體將問題通過大屏幕顯示出來,與其他學生一起討論,并在微信群里進行意見交流。這樣全員參與的閱讀理解活動,激發(fā)學生邊讀邊思考,在交流過程中深入理解內(nèi)容,進而提升了閱讀理解能力。
總之,一線教師要有意識地將微信與語文教學多角度、多層次地融合在一起,充分利用微信多種功能來輔助學生進行語文學習和實踐活動,從而為學生語文學習效率的提高以及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曉勛.“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語文“微信”教學[J].語文知識,2017(1).
[2]趙飛飛.淺談微信作為語文教學手段的可取性和局限性[J].中國校外教育,201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