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騰芳
[摘 要] 理實一體化是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它將理論與實操融為一體,在培養(yǎng)懂理論重實際技能的職業(yè)人才中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探討了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在《普通車削加工實訓》課程中的應用過程和實施方法。
[關 鍵 詞] 車削加工;理實一體化;中職學校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11-0089-01
一、傳統(tǒng)教學中普通車削加工實訓課程存在的問題
按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普通車削加工技能訓練安排在金工實訓課中進行,以操作技能訓練為主,理論知識為輔。有關的工藝理論知識安排在后續(xù)的《機械加工工藝》課程中學習。這種教學模式主要存在如下不足:(1)加工實訓時以操作為主,只能掌握簡單零件的加工方法,具備基本的車削加工能力,與企業(yè)需求的人才標準存在較大差距。(2)在后續(xù)的工藝課程學習中,一般以課本知識為主,缺乏有針對性的教學要求和目標,達不到與工作崗位的對接要求,無法培養(yǎng)學生獨立工作的能力。
二、普通車削加工實訓課程理實一體化教學安排
根據(jù)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方案,《普通車削加工實訓》課程根據(jù)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本課程的理實一體化教學內容安排為三個階段共九個實訓項目。
第一階段為入門階段,安排一個項目——車削基本知識,主要學習普通車床和車刀的基本結構、車床操作規(guī)程、安全注意事項,以及車床開機停機等簡單操作。
第二階段為車削加工技能的主要訓練階段,安排六個實訓項目,分別是階梯短軸加工、錐軸加工、普通螺紋件加工、軸套零件加工、圓柱與螺紋配合件加工、梯牙螺紋加工等。并指導學生根據(jù)零件的結構和精度要求制定工藝方案,選擇工藝參數(shù),填寫工藝卡片,再進行加工訓練。
第三階段是技能的鞏固階段,安排兩個項目:分別是芯軸、倒檔軸的加工。這兩個零件是企業(yè)生產(chǎn)的真實零件,訓練時按企業(yè)產(chǎn)品的質量標準進行。訓練目的是使學生了解企業(yè)生產(chǎn)對產(chǎn)品質量的要求,拉近了實訓與企業(yè)生產(chǎn)的距離,培養(yǎng)了學生適應企業(yè)工作的能力。
三、以螺紋加工件項目為例說明實訓課程的理實一體化教學
過程
螺紋加工件實訓零件如下圖所示,該零件由普通螺紋軸段、退刀槽及圓柱段組成。精度要求中等,坯料為?椎30的45號圓鋼棒料,按理實一體化教學過程,共分四個步驟進行:
(一)工藝分析。這部分安排在實訓車間的理論教學區(qū)進行,由老師講述工件的加工工藝、各部分的加工要點和注意事項,并根據(jù)形狀特征和精度要求確定切削用量,填寫工藝卡片,如下表所示。
(二)示范加工。教師按照工藝卡片的加工順序進行示范操作,在加工過程中邊操作邊講解說明加工中的要點及注意的問題。加工完成后,對工件進行檢測和評價,填寫評價表,對工件的加工質量進行評分,使學生掌握測量的方法和檢測要求。
(三)學生實訓。加工實訓以2~4人為一組進行,首先是通過討論確定零件的加工路線,查閱相關工藝資料選擇切削用量,填寫工藝卡片。其次,每個學生單獨完成一個零件的加工全過程。
(四)檢測評分。零件加工完成之后,進行檢測和評價。檢測和評價方式包括學生自評和教師評價兩項。評分以零件主要尺寸或特征的測量結果為依據(jù),將測量結果填入表中,根據(jù)是否合格獲得相應的配分,再計算出工件加工得分。對不合格工件,教師應與學生一起分析產(chǎn)生的原因,提出改進措施,再進行第二次的加工。
四、小結
普通車削加工實訓課應用理實一體化教學,把工藝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技能融為一體,使學生在技能訓練的同時能更有效地掌握車削加工的工藝知識及工藝規(guī)程的編寫方法,提高學生的獨立工作能力,為適應企業(yè)工作的需要打下了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