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海波
【摘要】文感主要分為幾種形式:文體感、文化感、全息感、語體感、整體感,本文在這基礎(chǔ)上通過大量的實例進行證明文感培養(yǎng)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重要性。高中語文教師利用文感培養(yǎng)教學不僅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還可以提升高中生的閱讀水平。
【關(guān)鍵詞】文感培養(yǎng);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初探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對于高中生來說,在進行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培養(yǎng)文感是非常重要的。文感的提升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認知能力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高中生已經(jīng)具備自己的思想,所以對于審美也有了自己的想法。在現(xiàn)階段的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將文感作為教學重點,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進而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課堂學習效率。
一、揣摩作品的語言情趣
在現(xiàn)階段的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通過揣摩文字中的意思來進行深層次的領(lǐng)悟文章的內(nèi)涵。對于高中生來說,文感的培養(yǎng)是非常重要的,不僅可以提升高中生的寫作水平還可以在進行閱讀理解練習時進一步理解文章中的含義,進而解答出問題的答案。文學巨匠歌德說過一句至理名言:“真正會讀書的人,不只是在用眼睛看文字,而是在看文字的背后?!庇纱丝梢钥闯觯谖膶W作品中往往會滲透作者的心意,作者會將自己內(nèi)心的想法用文字的方式在文章中表達出來。所以對于高中生來說,在學習一篇文章時,教師不僅僅要教會學生文章的表面意思,還要教導學生透過文章的文字去感受作者的內(nèi)心世界,觸摸文本背后的藝術(shù)靈魂,讓高中生可以真正喜歡上語文閱讀教學。例如在進行學習人教版高一必修二中《蘭亭集序》一課時,文章中有一段文字的描寫:“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第一次讀到這里時,只是感覺這段文字主要寫出了王羲之等人在朋友聚會中的樂趣和蘭亭周圍的一些美好的景致。但是真正進行深入的分析時,就會感受到作者在這一段文字中將自己的心境也描寫得淋漓盡致。作者只不過是通過一種借景抒情的手法來反映生命的短暫,抒發(fā)好景不長、生死沒有定律的感慨,批判了當時封建社會的腐朽落后。
二、從整體出發(fā)建立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
在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中,很多語文教師都只是將教學重點放在專業(yè)知識的講解中。在講解一篇文章時,教師往往會將文章中的重點知識為學生列舉出來,讓學生片面地學習重點知識。在學生學會這些知識后,就直接進行下一篇文章的學習,這樣的教學方式就會導致教師所講述的知識并不是從文章的整體出發(fā)的。久而久之,就會讓學生感受到語文課堂的無聊單一,體會不到閱讀文章的意趣。例如很多教師在講解一篇文章的過程中都會注重學生的單詞、句子理解,孤立地進行學習文章中的知識點。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能將知識點與文章進行統(tǒng)一結(jié)合,學生在學習時將文章分解得支離破碎,不僅降低學生的學習效率,還會讓學生對這篇文章不能擁有深刻的記憶。所以,在現(xiàn)階段的教學中,教師要從文章的整體出發(fā),以文章的鑒賞為基礎(chǔ)進行教學,將文章和學習的基本知識點相互結(jié)合,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再孤立地學習知識,培養(yǎng)學生閱讀文章的文感,讓學生對文章可以有更深層次的理解。這種教學不僅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文感,還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
三、促使閱讀成為學生的心靈享受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從學生感興趣的知識點進行出發(fā)?,F(xiàn)階段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運用最廣泛的課程標準就是閱讀三維目標。在學生獲得閱讀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能力,通過語文閱讀素養(yǎng)的提升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享受,讓學生可以享受閱讀的過程。在進行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只有學生對閱讀教學感興趣才能全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成績。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樹立“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很多語文教師受到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影響,對于高中生的教學往往為學生制定要學習的課文,在教材中選擇適合學生解題的文章進行教學,而對于一些帶有課外知識的文章很多教師就會選擇直接略過。這種教學方式就會大大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將閱讀當作一種任務(wù),毫無疑問,這種教學方式是對學生閱讀享受的一種剝奪。例如在教學人教版高中語文第5冊《百年孤獨》一課時,教師不要在教學中直接講述教學重點,而是可以利用一些問題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可以問學生:“同學們,你們有過感覺到孤獨的時刻嗎?”學生就會回答:“有過?!边@時教師便可以找出幾個學生來講述一下孤獨的原因。這種問題雖然只是從文章中的標題出發(fā),卻暗中指向文章的中心思想,通過整個文本強調(diào)學生的整體感受,實現(xiàn)作者與學生之間的心靈感應,讓學生在講述自己生活經(jīng)歷的過程中體會作者撰寫文章時的心情。
四、結(jié)語
綜上所述,隨著教學方式的不斷改革,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已經(jīng)無法滿足當代學生的需要。作為高中生而言,本身就存在著高考帶來的壓力,所以在語文課堂中實行閱讀教學,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文感,還可以提高高中生的寫作水平。在高考時,寫作能力是占有很大分數(shù)比例的,所以想要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文感,就要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不懈的努力進行教學改革,進而為社會培養(yǎng)更多的優(yōu)秀人才。
參考文獻
[1]蔡偉.走向“文感”時代語文教學的出路[J].全球教育展望,2013(2).
[2]王怡文.讓閱讀成為精神享受[J].語文教學通訊,2013(1).
[3]謝惠陽.重視語篇文感培養(yǎng)提高語文閱讀能力[J].吉林教育,2015(32).
(編輯:張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