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慶良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為實現(xiàn)教育主體多樣化與多元化特點,使得高中教學課堂出現(xiàn)許多新變化,但是在實施過程中,往往因為矯枉過正導致教學效果不明顯。為解決這一問題,本文將從新課改背景角度出發(fā),對高考小說中的閱讀試題進行研究,希望日后對學生有所幫助。
【關鍵詞】新課程;高考小說;閱讀試題;有效措施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小說是通過一個典型環(huán)境和完整故事情節(jié)進行描寫,通過這兩種方式塑造多個人物特點,并且從多層次、多角度去反映社會生活的文學體裁。小說作為命題閱讀材料,在高考中占有一定比例,在新課程背景下的高考中,應該對小說閱讀引起足夠重視。小說閱讀在取材方面是以微小說為主,考查側重點主要是鑒賞人物形象、概括故事情節(jié)、把握小語言風格等。
一、高考小說閱讀解題意識
(一)文本意識
所謂文本意識,主要包涵兩個方面,首先在閱讀過程中,應該想到這篇文章是一篇小說,跟其他文本有所不同。小說是以塑造人物形象為主,通過多種表現(xiàn)手法將其中的故事情節(jié)進行描述,從而反映社會生活。其次對這類問題進行解題過程中,應該將所有問題歸到文章中去思考,不能粗略瀏覽就憑空想象,而是需要從文章中篩選出與人物形象有關的描寫,從而找到標準答案。
(二)整體意識
小說的整體意識也具有兩個方面含義:一是重視小說各部分的作用。在對小說進行閱讀時應該從整體意識上對整個人物進行把握,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分析小說各部分的作用。一個完整的小說需要對其各方面進行有機結合,作者必須從高處對作者意圖進行分析。二是注意人物之間關系、情節(jié)、描寫方法與作品之間的聯(lián)系。小說在反映社會生活時通常是對人物形象進行塑造。在小說中的人物,大多是作者根據(jù)現(xiàn)實人物進行創(chuàng)作,并且用多種藝術手法對其進行修飾。所以在對人物進行分析時,需要對人物進行仔細分析,隨后概括出與主題相吻合的情節(jié)。
二、高考小說閱讀試題研究
(一)環(huán)境描寫題
從多年高考試題中可以發(fā)現(xiàn),高考中考查重點多是環(huán)境描寫方面,考查內(nèi)容是環(huán)境描寫的意圖、特點、手法、寓意、賞析等。在試題中通常依靠兩種方式出現(xiàn)在試卷中,一種是環(huán)境特點與作用相結合,二是寫作手法與作用相結合。通常有五種題型:環(huán)境描寫作用題、賞析題、技巧題、特點題、寓意題。
1.環(huán)境描寫作用題
在小說中對環(huán)境進行描寫,可以從幾個方面進行思考,首先應該考慮環(huán)境本身,了解小說中所交代的時間、背景、人物、地點等,然后考查其中是否暗含社會環(huán)境以及是否對氛圍進行營造與渲染。其次考慮任務方面,通過文章的描述所表示人物心情,表現(xiàn)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對未來結局的暗示情況;再者,在故事情節(jié)中,文章中是否存在暗示或者能夠推動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的內(nèi)容以及是否為后文做好鋪墊,如果存在上述內(nèi)容,可將其看作是情節(jié)發(fā)展的主要線索。最后對小說主題進行考查,小說所講述的內(nèi)容是否能夠揭示主題思想以及是否起到深入主題與豐富主題的作用。
2.環(huán)境描寫技巧題
常見的描寫技巧有兩種,一個是技巧角度,一個是寫景角度。技巧角度通常都會采用白描、細節(jié)描寫、場面描寫、細描、虛實結合、動靜結合、聲色結合、明暗對比、襯托、渲染、修辭方法等等。從寫景角度來看則是運用感覺描寫、觀察角度、寫景順序等進行刻畫。
3.環(huán)境描寫寓意題
環(huán)境描寫寓意題較為簡單,通常就是雙關、象征義、表面義、比喻義等。
4.環(huán)境描寫特點題
比如《德富老漢的最后結局》中,小說開頭兩段的情景描寫是通過營造溫馨祥和的氛圍,對人物心情進行烘托,為后文人物命運翻轉做好鋪墊,起到了反差作用。
5.環(huán)境描寫賞析題
通常就是考驗學生從某個角度對文章畫線句子進行賞析。
(二)情節(jié)類型題
1.情節(jié)梳理題
情景梳理題是考查學生對小說情節(jié)的概括能力,學生在概括過程中,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一是對小說層次結構進行整理,找出本文的開端、發(fā)展、高潮與結局,并在腦海中有一個明確定義;二是從小說中尋找貫穿全文的線索;三是根據(jù)所提供的線索找到小說中的重點部分,包括事件、場景等。在考試過程中,對這類問題進行考查,提問形式有四種。一是概括小說中間的重要情節(jié),學生對小說脈絡梳理情況;二是文章中描寫了幾件事,要求學生對所涉及的事件進行概括;三是對小說中某一環(huán)節(jié)進行概括;四是概括人物與事件的變化過程以及人物心理變化特點等。對這四種問題進行解答時,答題格式通常是:何時、何地、何人以及何事。在作答過程中應該對小說內(nèi)容盡心適當取舍,抓住核心要素。在答題過程中,要按照事情發(fā)展順序進行解答,注意其中的主謂賓組織形式,不能過多糾纏細節(jié)。對小說進行梳理時,應該把握幾個重點問題,并且與要素相結合,從而對文章進行綜合概括。
2.情節(jié)作用題
這類題型主要是考查學生對情節(jié)的概括、賞析、分析能力,在答題過程中可以根據(jù)五個角度進行解答。一是小說環(huán)境與情節(jié)之間的關系;二是情節(jié)與情節(jié)之間的關系;三是情節(jié)與人物之間的關系;四是情節(jié)與小說主題之間的關系;五是情節(jié)與讀者感受之間的關系。對上述問題解答時,答題格式通常是作用點+體現(xiàn)點。作用點指的是用術語來解答,體現(xiàn)點則是指出這個作用怎么在文章中體現(xiàn)出來的。
3.情節(jié)安排題
需要學生對情節(jié)安排技巧和特色進行賞析。通常分為三種,一是在線索安排題中,比如考查《中了大獎》一文中以什么線索來觀察全文。在答題過程中學生需要對全文進行把控,文章中“大獎”一詞多次出現(xiàn)在文章中,這就暗示了“大獎”為全文線索,這也是雙線結構,明線是丈夫中了大獎以及之后的行動,暗線則是妻子中了大獎及之后的行動。兩條線索進行結合,使小說結構更富有趣味。二是在情節(jié)安排中就需要學生在做題時瀏覽全文,對其中每個細節(jié)都要深入思考。三是情節(jié)結構安排,在這種題型中學生應該對情節(jié)運行方向有一個了解,比如設置懸念、埋下伏筆、鋪墊照應、搖擺等。
4.情節(jié)探究題
解答這類問題可以從人物、情節(jié)、環(huán)境、技巧、主題等多個方面入手,以此尋找突破口。要根據(jù)具體問題進行具體解答,比如可以從情節(jié)發(fā)展、環(huán)境描寫、人物形象、時代背景、讀者感受、藝術特色與技巧等。在對題目進行解答時尋找題目中包含的隱性要素與顯性要素來解答,避免出現(xiàn)以偏概全等問題。
(三)人物類型題
人物類型題主要包括以下幾種:人物形象概括題、人物形象作用題、人物形象技巧題、人物形象探究題。
1.人物形象概括題
這類題型是來考查學生對人物特點、情感、心理等問題的歸納能力,在解題過程中,首先應該從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來對人物形象進行把控,隨著人物之間的矛盾沖突連接人物性格,再通過各種表現(xiàn)手法對人物性格進行刻畫,借助場景、自然環(huán)境、歷史背景等認識人物性格。
2.人物形象作用題
這種類型考查的是對人物形象塑造作用的分析概括題,題型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考慮:一是對其他形象塑造作用;二是對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的作用;三是對文章主題表現(xiàn)的作用。具體來說,就是將人物形象分為主人公、線索人物、次要人物。但是每個人物在文中起到的作用卻截然不同。
3.人物形象技巧題
這類題型主要是考查學生對文中塑造的人物辨析鑒賞能力,在對這類問題進行作答時,應該明白對刻畫人物技巧有明確概念??坍嬋宋锛记芍饕ㄐ睦砻鑼?、語言描寫、肖像描寫、動作描寫、細節(jié)描寫以及其他術語。
4.人物形象探究題
這類題主要是考查人物形象人性化、創(chuàng)意化的綜合探究分析能力。題型角度較廣,沒有固定命題形式。即使如此,但是萬變不離其宗,都是考查人物、人物地位、評價、形象作用等幾個方面。在對這類題型進行解答時,應該從環(huán)境、人物、情景、主題幾個方面來切入,以此尋找突破口。在對題目進行解答時尋找題目中包含的隱性要素與顯性要素來解答。避免出現(xiàn)張冠李戴、以偏概全問題。這種題型分值較高,答題時應該做到觀點明確、條理清晰以及步驟完整。
(四)標題類型
文章類型題在閱讀過程中,學生應該對其中的重要詞語進行理解,體會句子所富含的深意,將重要詞語落實到小說閱讀中,充分感受重要詞語對故事情節(jié)展示、營造典型環(huán)境、塑造人物形象等起到的作用。而對小說標題含義與作用進行解讀,是高考命題重點內(nèi)容之一。
在考查過程中,主要對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考查:理解小說標題含義、體會小說標題作用以及對小說標題進行擬寫,將其與其他研究題結合在一起進行考查。其中,對小說標題進行理解是考查重點,因為其涵蓋了對小說標題含義理解與用意理解。
(五)技巧類型題
由于藝術技巧內(nèi)容廣泛,所以設計內(nèi)容較廣,包括表現(xiàn)手法、語言技巧、修辭手法、結構安排等。
1.表達方式
表達方式有五種,分別是記敘、描寫、抒情、議論、說明這五種。記敘方式分為順敘、倒敘、插敘、補敘。在做題過程中,許多學生容易將插敘與補敘含義混淆,插敘與補敘有以下幾個區(qū)別:首先,插敘插入的是與本文基本事件關系不大的其他情況,將其去掉并不影響事件本身完整性,補敘則是將本文中重要內(nèi)容進行補充,如果將其去掉,會對本文事件產(chǎn)生巨大影響;其次,插敘只能在篇中,不能在篇末,補敘既可以在篇中又可以在篇末;再者,補敘與插敘雖然都對文章內(nèi)容進行補充和交代,但是補敘大多無具體情節(jié),前后也沒有過渡的語言,而插敘多有情節(jié),在前后也有過渡句。
2.表達手法
表達手法中包括象征、襯托、對比、懸念、照應、突轉、伏筆、倒敘、抑揚、鋪墊、渲染、烘托、其他手法。
3.修辭手法
修辭手法包括比喻、比擬、設問、反問、對偶、借代、排比、夸張、反復。
4.結構安排
為使文章看起來更加具有趣味性和豐富性,在對文章結構進行安排時,有多種安排方式:設置懸念,制造波瀾;結構嚴謹,烘托鋪墊,前后照應;起承轉合,曲折有致。首句點題、開門見山、卒章顯志、曲筆入題、總分得當、以景結情、以小見大、詳略得當、過渡、伏筆、鋪墊、層層深入照應、總領全文、領起下文、總結上文、承上啟下、深化主題、畫龍點睛、升華主題等。
參考文獻
[1]牛建兵.明確設題角度,尋求有效解法——文學類文本閱讀之小說閱讀解題方法突破[J].教學考試,2017(28).
[2]何雁,余瑛.貼近學生實際 考查語文素養(yǎng)——2016年高考語文新課標Ⅰ卷試題分析[J].江西教育,2016(23).
[3]胡根林,雷道恒.高考語文命題:需要建立定義嚴格的術語系統(tǒng)——2015年語文教育論著評析之三[J].中學語文,2016(13).
[4]高江濤.淺談小說文本的細讀策略——以江蘇省語文高考試卷為例[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16(1).
[5]尹龍國.步履穩(wěn)健 守正求新——2015年高考語文試題(全國新課標卷Ⅰ、Ⅱ)評析與指導[J].基礎教育課程,2015(21).
[6]程必榮,池賽霞.亮觀點,扣文本,巧分析——高考文學類小說閱讀“探究題”如何創(chuàng)意解答[J].中學語文,2013(12).
[7]趙軍.基于主題意識的作品結構與人物形象的探究性分 析——略談高考語文試題小說閱讀答題策略[J].廣東教育(高中版),2013(3).
[8]孫富中.刪改:高考小說閱讀命題的瓶頸——以2008年江蘇卷《侯銀匠》為例[J].語文學習。2008(11).
(編輯:李艷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