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浪思
從教6年以來,這是我第一次被校領導約談。校領導遞給我一張紙,我瞥了一眼,腦袋“嗡”地一聲就炸開了。
這張紙上,工工整整寫著15名家長的親筆簽名,他們要求立刻更換班上的語文老師。
大家可能覺得,一位老師能引起家長的公憤,是有多糟糕。恰恰相反,我們的語文老師特別負責任,備課一絲不茍,每次作業(yè)都詳批細改,班里的語文成績也一直名列前茅。
她對學生的要求也極其嚴苛,光是每天布置的常規(guī)作業(yè)學生就要花將近2個小時才能完成,還不包括背誦、默寫和課堂討論等。
如果不完成作業(yè),她會拉住學生教育一個多小時,直到學生羞愧地哭起來,才會放人。
學生曾私下跟我說:“我最怕語文老師了。為了完成語文作業(yè),我已經沒有時間學習其他學科,心里非常焦慮?!?/p>
那天晚上,我?guī)缀跻灰刮疵摺?/p>
我認真反思自己:作為班主任,我是有責任的,我沒有及時發(fā)現師生間的矛盾,沒有及時協(xié)調溝通。
第二天,我寫了一份反思信。在這封信中,我認真反思了自己作為班主任的過錯。當我在全班學生面前朗讀這封信的時候,當我彎腰鞠躬道歉的時候,很多學生都低下了頭,默不作聲。
我知道,教育的契機來了。
班會課上,我首先安排了一個“吐槽”環(huán)節(jié),讓大家將對語文老師不滿意的地方盡情寫下來。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說了很多,幾乎都集中在“作業(yè)多”和“過于嚴厲”上。之所以設置這樣的環(huán)節(jié),是給學生抒發(fā)和排遣內心不良情緒的機會,并把所有問題公開化、明晰化。學生的情緒釋放出來了,理性就能占據主導地位。問題公開化、明晰化,就能進一步促進學生理性思考。
隨后,我展示了一張照片,這張照片是“彈劾”事件當天拍的。晚上10點鐘了,語文老師依然在批改作業(yè)。
我說:“孩子們,你們知道嗎?即使語文老師知道你們要‘彈劾她,她依然在辦公室為大家批改作業(yè),改到了晚上10點。她的初衷一定是為了大家好,哪怕她做法上有不得當的地方。你們的情緒我可以接納,但你們的行為我不太認同。除了向家長告狀以外,難道就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法嗎?”
隨后,我要求學生在班會課結束以后,由班干部帶頭,集體討論一份解決方案。在這份解決方案中,要包含這些內容:對這次“彈劾”行為的反思、如何安撫語文老師的情緒、如何平衡學生的訴求和老師的教學要求、如何平和地陳述意見、如何平復家長的情緒。
當天晚上,學生連夜寫了一封道歉信,并自發(fā)準備了很多水果和零食放在了語文老師的桌子上。
真誠的道歉最終打動了語文老師,她也在班上承認了自己的不足。隨后,科代表和語文老師一起開了一個會,就學生的訴求進行了深入交流。從這以后,語文作業(yè)的數量明顯減少了,在當年的高考中,語文成績不降反升。
當科任老師和學生之間出現矛盾時,班主任要及時關注,早發(fā)現早處理,避免矛盾激化。班主任應從學生入手,疏導學生情感,關注學生的合理訴求,指導其使用正確的表達方式,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如此,才能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作者單位: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qū)第一中學)
責任編輯 劉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