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浩 史新蕾
新的修訂版課標究竟與以往有哪些政策上的不同?學科素養(yǎng)和英語核心素養(yǎng)之間的關系是什么?核心素養(yǎng)在落地過程中應該注意哪些問題?我們帶著這些問題,專訪了國家教材委員會專家委員文秋芳老師,文老師作為國家教材委員會委員重點參與了外語課程標準的審定工作。
《英語學習》:文老師您好!目前課程改革推動核心素養(yǎng)落地的過程中,在不同地區(qū)、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學生中已經發(fā)現(xiàn)了一些問題,所以我們雜志希望從專業(yè)方面請專家多做一些引領和指導工作。作為國家教材委員會的專家委員,您是否能談談目前國家對基礎教育,包括未來教育的定位和政策的要求上,有沒有什么更加明確和具體的要求?這些信息對基礎英語教育從業(yè)者來說,可以作為基本的原則參照。
文秋芳:我國成立國家教材委員會是建國以來的大事,是國家意志的體現(xiàn)。由各領域資深專家和有關部門負責人共同組成國家教材委員會統(tǒng)管教材編寫,昭示國家重視教育,突顯出人才培養(yǎng)要從教材編寫入手,一定要能夠體現(xiàn)國家的政策、國家的利益、國家的指導思想。課程標準(即課標)的改革及修訂工作,符合國家教材委員會的工作思路。課程標準是用以指導教材的編寫、課堂的教學和考試的依據(jù),它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指導性作用。課標改革及修訂的整個過程,是一種由上到下的頂層設計,把國家的意志和主張寫在課標里、體現(xiàn)在課堂上、貫徹在教育中??傮w上來講,我們制定的課程標準必須要能夠體現(xiàn)我們黨的教育方針。這次課標修訂的不只是一門課程,而是所有的課程都修訂,有一個總體的指導的意見,并不是各科分開修訂的,而是都要按照這個總的框架來做。
從這個角度上,更說明了這次課標的修訂是中央的一個重要部署。我想,每個國家對基礎教育都非常重視,少年兒童對自己國家的認同,對社會責任的教育都需從小做起。如果我們的基礎教育抓不好,培養(yǎng)的人才很可能會誤入歧途,不能為自己國家服務。所以說,基礎教育關乎到國民素質、關乎到國家安全和發(fā)展,是一個根本性問題,也是一個戰(zhàn)略性問題。所以我覺得抓好基礎教育確實對我們國家未來的發(fā)展,對我們國家的長治久安有重大作用。這是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程,對我們國家的長遠發(fā)展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
在參與審定課標的過程中,我看到了參與修訂的老師們辛勤地付出,非常敬重他們。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多次開會,反復推敲,持續(xù)修改,工作非常認真。
《英語學習》:也就是說,其實這次修訂是一次戰(zhàn)略決策。建國以來,這是不是第一次以這種教材委員會的形式,在一個更加宏觀的布局上做課程標準的修訂工作?
文秋芳:是的,這次課程標準修訂稿是由國家教材委員會來審定,我們審定后提出修改意見,此后,課標修訂組對我們的每一條意見都有反饋。基本上我們提出的大概90%以上的意見,他們都接受了,都進行了修改。
《英語學習》:每個學科的課程標準都如此嗎?
文秋芳:是的。各個學科的課標修訂組對國家教材委員會委員們提出的每一條意見都給了反饋,他們也還發(fā)給各個相關的部委、局征求意見,比如說外文局、宣傳部等各個部門。最終他們(課標修訂組)要把各方所提意見的解決辦法反饋回來,比如他們是否接受所提意見、是怎么修改的,這些都有答復,整個修訂過程非常嚴肅認真。
《英語學習》:也就是說,英語課標的修訂也不只是在外語教育的這個圈子內?
文秋芳:是的,發(fā)給全國的相關的黨和政府部門。
《英語學習》:看來這次國家對這個事還是非常重視的。
文秋芳:非常重視,修改稿是各個課程的,所有的課標修訂版我們都可以看后提意見。當然我們對其他科目的課程標準,有的也不熟悉,所以能提出意見的基本上都是文科的,像外語的課標——我們熟悉的領域肯定多提一些意見,文科類比如歷史、政治思想教育等,就可以稍微提一些意見。不太熟悉的,例如數(shù)學,就提不出問題了。
《英語學習》:從您的角度看,這次外語課標最大的特色是什么?
文秋芳:首先,它有一個全國跨學科的總體框架,在這個統(tǒng)一的框架內讓各個學科把各科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做出來。我覺得這個頂層設計非常清晰。
其次,新版課程標準和現(xiàn)行原英語課標相比,它的維度更加簡化。原來畫了個復雜的大圓形,現(xiàn)在分成核心素養(yǎng)四大塊: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學習能力。在強調語言能力、學習能力的同時,突出強調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意識,增強文化自信,培養(yǎng)具有中國情懷、國際視野和跨文化溝通能力的人才。新課標比老課標更簡潔。還有一個比較明顯的區(qū)別是把“思維品質”提升為四大核心素養(yǎng)之一。
再次,原來的語種不太全,這次修訂還增加了其他語種,現(xiàn)在英語、法語、西班牙語、德語都有了,語種的增加對中小學語種的布局是有影響的,比以前要全面了。
關于核心素養(yǎng)的四個方面的闡述反復修改了多次。更重要的是怎樣讓老師明白這四個方面的關系,弄清外語學科素養(yǎng)跟基礎教育核心素養(yǎng)之間的區(qū)別。我覺得一般的老師可能搞不清楚,比如我們教外語的這四個核心素養(yǎng),和數(shù)學、語文、化學那些科目的素養(yǎng)究竟是什么關系。最上層的跨學科的、跨課程的素養(yǎng),跟我們本身英語教學的核心素養(yǎng)又是什么關系。這些關系我覺得可能是我們將來在宣傳課標時,或者搞國培時的培訓重點。
教英語的老師可能關心的是英語,他可能不會從大的總體框架下來理解核心素養(yǎng),基于這樣的認識,英語老師們就會覺得:“我們除了教英語語言能力,怎么還要教思維品質,還要教文化意識,還要教自主學習能力?這些東西在語文的課標里好像也是有的呀?它和我們的差別又在哪里呢?
在總體框架下,要弄清楚各門課程共享的品質究竟是哪些?所謂共享的品質,也不是一個懸在空中的概念。思維品質每門課都有,但是每門課培養(yǎng)的方式是不一樣的。語文課、外語課,培養(yǎng)思維品質的方法就不一樣,數(shù)學里面也有思維品質,如邏輯推理等。但是每科是通過不同的路徑,達到共同的目標。每個學科都有自主學習,但自主學習在外語當中怎么培養(yǎng)?學生通過各科的學習,最終都能獲得自主學習能力。我們在做英語課標、外語課標培訓時,在宣講課標和核心素養(yǎng)時,應該把這個外語學科的特色和其他學科做一個界定,它們究竟相同在哪里,不同在哪里,這是老師們可能會感到困惑的地方。
老師們還可能困惑的是這四種核心素養(yǎng)之間的關系——作為教師,如何對待這四種素養(yǎng)?用矛盾論的觀點來講,它們是不是均等的?我覺得如果不做區(qū)分的話,老師們很容易把我們最最重要的外語特色——語言能力目標弱化了。因為外語教學跟其他任何學科不同,就是學生最終要學會用外語來做事情。如何通過外語這門課,真地教會學生用外語來做事情?
其他的三個素養(yǎng)——文化意識、思維品質、自主學習能力都是隱性的,并不是顯性的素質。我們不可能開課專教思維品質。思維品質要通過語言作為載體來教學,融會貫通,潛移默化。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文化意識也是要通過學外語來培養(yǎng)的。所以這些素養(yǎng),應該融入到語言學習的過程當中。比如教閱讀,就可以培養(yǎng)思維能力。讓學生學習語篇,理解作者的思路,從層層推進中,揣摩其中的邏輯關系。教寫作的時候,寫的文章要邏輯上相互關聯(lián),必須要有比較清晰的思維。再如自主學習能力,學生學的東西能不能遷移,課外還愿不愿意用學到的東西來進行拓展等??傊?,我們要充分理解核心素養(yǎng)的內容,擺正它們之間的關系,任課老師要在教學過程中恰到好處地加以貫徹落實。
說起核心素養(yǎng)如何落地,我自己認為最重要的是要有好的課例。老師們要學習理論,同時我們也要拿出課例來,演示給老師觀看。給老師們展示出傳統(tǒng)的課我們怎么上,現(xiàn)在我們要按新課標來上課,要怎樣把語言教學和其他三種素養(yǎng)有機融合。對于教師培訓而言,可能講一萬遍道理,不如用幾個課例來演示,以說明現(xiàn)在的課應該怎樣上。
《英語學習》:您是說應該有一個系統(tǒng)展示,各種各樣的情況可能都能體現(xiàn)出來?
文秋芳:是的,課程標準讀起來并不難。但是宣講的人不但要讓老師讀懂,還要吃透、理解。所以,如果能夠做到科研先行,在此基礎上,把新課標在課堂上落地,然后再來組織大規(guī)模的學習,這個培訓才會比較有意義。老師們能夠形象地、具體地來理解這個課標是什么。我不知道現(xiàn)在有沒有人做這項工作,如果有人感興趣,可以組成一個小組來探索。
《英語學習》:剛才您講到,除了課堂教學,課標還能夠指導教材編寫和考試設計,那么核心素養(yǎng)的落地如何影響教材編寫呢?
文秋芳:課標對教材編寫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我自己也參加過編寫教材,我們常常一邊在編寫,一邊要放在課堂上小規(guī)模試講試用。即便這樣,編出來的教材我們自己也不是十分滿意。而有些人根據(jù)自己對課標的理解閉門造車,把自己關在房子里編教材,編出來的教材也不經試用,就直接推向市場。我覺得這樣編出來的教材,可能不是特別的有效。
教材應該是體現(xiàn)課標改革重要的抓手,老師們的教學,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教材。所以希望編教材的人,也要重視科研,組織編者學習課標,加深理解,編出的東西最好先在課堂上小范圍試用,哪怕是一個單元,讓老師看看我們怎么教,有這個為驅動的話,教材編出來才能緊扣課標,貼近課堂教學。實際上,教材、教師都是課標落地很重要的關鍵因素。課標要想落地,光是理論培訓,沒有具體的課例演示,是不行的。
《英語學習》:不管是教材編寫還是教師培訓,其實都應該科研先行。
文秋芳:對,要有一部分人研究,要到課堂上去看。研究如何把新課標落地。你如果看了以后再來寫這些東西,再來做培訓,我覺得就有用了。我們有些專家只憑自己看書,根據(jù)自己在理論上面的理解,然后去給老師講,但他其實并沒有上課了解課堂,落地的工作沒有做。
《英語學習》:我們知道考試有反撥作用,核心素養(yǎng)如何融入到考試里?考試對核心素養(yǎng)的落地是不是也有很大的影響?
文秋芳:教材、課堂教學、測試都要同步走,但是按照實際情況,做這幾件事是不同部門的人,部門之間的協(xié)調性不夠,考試總歸是滯后的,不可能比其他超前。如果測評部門有這個意識,他也會慢慢地改進。高考,牽一發(fā)而動全身,需要慢慢進行,總體上應該是滯后的。一種大規(guī)??荚嚨母淖冃枰獣r間檢驗效度和信度。但是課堂測試,畢業(yè)考試的改進完全可以快點進行。
《英語學習》:所以您認為核心素養(yǎng)的四方面是可以融入到考試里面去的?
文秋芳:我認為是完全可以的。出考題的內容就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測,那么,你就可以得到你想要測試的東西。
《英語學習》:謝謝文老師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