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旭
那個帶著濃重的地方口音,戴著一副高度近視眼鏡的數(shù)學老師正在講臺上講立體幾何。他拿出一個長方體,要求我們從正視、側視、俯視三個角度去看,然后將從三個角度看到的形狀畫下來。
我對這個講課有著濃重口音的數(shù)學老師,一直有一種排斥心理,我覺得他的口音太難聽,一點也不生動有趣,更不抑揚頓挫。課聽久了,有同學竟說我的口音也有點像數(shù)學老師。對這個提醒,著實嚇了我一跳,天啊,怎么會是這樣?
不知怎地,我心里越是排斥,就越是想模仿他的口音,這讓我對他有種恨恨的感覺。鬼使神差,今天數(shù)學老師講的三個視角,一下吸引了我,我覺得三個視角很有趣,將一個物體看得妙趣橫生,就這一剎那,我喜歡上了數(shù)學老師那濃重的地方口音,覺得那口音也很生動有趣,抑揚頓挫。
課結束了,數(shù)學老師又言猶未盡地說道,其實我們看人也應該從三個視角去看,這樣才能對一個人有個全面的了解和認識,那種窺一斑而知全豹的說法,實際上帶有很大的片面性!他將窺(kui),讀成(gui) 。
有同學在下面嬉笑,還有的擠眉弄眼,做出怪模樣??晌矣X得一點不好笑,聽了老師這句話,讓我心里一驚,什么,看人也能從三個視角去看?
下課了,我還坐在座位上一動不動。不知怎地,我的目光投向了我前排的陶子涵。子涵離開座位,順手將我的數(shù)學作業(yè)本遞給我,讓我將上面一道錯題重新計算下,如果有不懂的地方,放學后她再講給我聽。說罷,她轉過身,雙手自然地將那束馬尾巴辮子重新用橡皮筋扎了扎,然后和幾個同學一起有說有笑地走出了教室。
子涵是班上的學習委員,她學習可好了,有人叫她“小學霸”。可我對子涵感覺并不好,我覺得她太認真了,她每次檢查作業(yè),發(fā)現(xiàn)我有做錯的地方,一定要我訂正好再交。真是啰嗦!就像個管家婆似的,你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不就行啦,干嘛這么認真?我心里很不高興。
剛才,子涵將我的數(shù)學作業(yè)本遞給我,如果這事要是放在平時,我肯定不高興了。不過今天可不一樣了,我試著用數(shù)學老師剛教我們的三個視角去看子涵。這一看,心里不覺暖洋洋的。
用正視去看。我看到,子涵學習認真,一點也不馬虎。同時,她樂意幫助別人,從不計較個人的得失。有時受到冷嘲熱諷,不被同學所理解,她一點也不氣惱,臉上始終掛著甜蜜的微笑。這是正面的子涵。
用側視去看。我看到,子涵作為學習委員,她沒有因為自己學習好而驕傲自滿,而是十分謙虛,她團結同學,熱愛班級。這是側面的子涵。
用俯視去看。我看到,子涵處處以身作則,當老師沒來時,她就充當一個小老師,她那一舉手,一投足,就是一個十足的老師范兒呢!這是俯視的子涵。
當我用三個視角去看子涵,忽然感覺對子涵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和了解,就這一剎那,我覺得子涵好可愛,她就像是吹來的一縷和煦的春風,令人心曠神怡,她讓我讀懂了同學之間真摯的友情:互幫互學,共同進步,永遠是流淌在同學之間的正能量。
放學了,子涵回過頭問我:“木子,作業(yè)訂正好了嗎?”說罷,她又習慣地用雙手將那束馬尾巴辮子重新用橡皮筋扎了扎。
我愉快地將訂正的作業(yè)遞給她,然后正身、側身、俯身看著她。
子涵疑惑地問:“你在干什么呢?”
我笑道:“我在用數(shù)學老師教我們的三個視角去看你!”
子涵撲閃著一雙大眼睛,問:“那你看到了什么呢?”
我狡黠地一笑道:“我不告訴你!”
子涵調(diào)皮地也用正身、側身、俯身看著我,然后詼諧地一笑道:“我也用三個視角去看你!”
我忙問:“你看到了什么呢?”
子涵也狡黠地一笑道:“我也不告訴你!”
呵呵!我們都會心地笑了。
我忽然脫口而出道:“你好,三個視角!”
子涵也脫口而出道:“你好,三個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