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然
高等教育在當今這個經濟快速化發(fā)展的社會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然而,作為經濟發(fā)展所需要的高素質人才不是靠單一的教育就能夠培育出來的,是需要將所有的教育系統(tǒng)整合起來,通過科學的教育手段進行教育,這樣才可以滿足社會在發(fā)展中對有著不同技能的人才的需要。因此,高等院校必須確保各科老師保持較高的教育積極性,使得他們能夠更好的教育處綜合能力較強的學生。要想做到這點,高職院校就必須的實現(xiàn)績效工資,根據自身的情況,研究出適合自己學校實行的績效工資制。
根據我國目前高等教育的格局來說,高等教育可分為本科教育和高職教育,這兩種類型的教育的教學方式有著很大的不同。所以,學校對老師的管理也不一樣,高職院校主要培養(yǎng)的是學生的實踐能力,讓學生能夠掌握好一門技能,這就要求學校的教師需要對企業(yè)的具體工作流程有一個好的了解,使得他們能夠更好的教育學生。
一、高職院??冃ЧべY改革的現(xiàn)狀
(一)崗位工資制度有待完善
高職院校進行教師的崗位設置的時候是按照學校的社會的需要進行的,教師崗位設置是否合理關系到學校的具體收入分配。按照基本需要來看,進行崗位設置的基礎是全員聘任制,同時崗位設置也是進行工資分配的基礎,雖然全員聘任制已經在高職院校使用時間很長,然而卻沒有完全落實。當前學校在進行職工招聘時所有受聘的職工的合同都是大致相同的,這導致學校在進行工作分配時無法將安排到每一個崗位,這就使得所有人的工資都差不多,使得很多有才能的教師對這樣的分配感到不滿。卻又找不到合理的解決方法,最后導致他們在進行教學時產生消極怠工的心理。不僅如此,還會造成資源的一種浪費,不能滿足績效工資實行的目標。
(二)績效考核機制缺乏公平性
在高職院校擔任的教師一職,是一種高智力密集型以及進行傳播和創(chuàng)新的職業(yè),不能用簡單的考核來對其業(yè)績進行評估。因此,在實施績效工資的時候,需要對其績效和薪酬間進行衡量,這就要求要有一個較為科學的評價體系,通過合理的手段來評價教師的具體勞動價值,進行合理的工資分配。然而實際操作中,很多院校進行績效評價時往往采用一些可作比較的硬性指標作為評價標準。如,教師具體的工作量的多少、進行的科研量以及學生的成績等。這些指標雖然可以在一等程度上反映出績效考核的成績,但是只靠對這些硬性指標的評價,不能合理的對教師得具體績效做出準確的評價。
二、績效工資改革的相關對策
(一)進行科學合理的崗位設置
高職院校實施績效工資的前提時能否進行科學合理的崗位設置,同時這也是對高職院校人事的運用進行改革,能否將任職教工的工作積極性完全調動起來的保障。高職院校應該嚴格按照學校的具體發(fā)展需要,將其與校內各級組織相結合,將學校的具體發(fā)展目標通過科學的手段合理的分配到每一個下級部門中去,將每一個部門的具體職責進行明確的規(guī)劃,采取科學的手段對每一個部門崗位的價值進行估量,然后在進行相應的績效工資的分配。以合理的設置崗位為基礎,對學校的招聘制度進行相應的完善,從跟本上做到按照需求設置崗位,根據個人的才能進行分配,讓優(yōu)秀的人才能夠享受到相應的待遇,從而在促進教育發(fā)展的同時還可以防止資源浪費的產生。
(二)合理有效的完善績效考核評價體系
高職院校是國家的人才培育的重要基地,是進行學術研究以及為社會作貢獻的需要地點。高職院校的教師隊伍的建設具有投入資金大、對智力需求高、職業(yè)挑戰(zhàn)高、以及勞動價值衡量困難等特點,所以是否建立合理有效地績效考核評價體系對教師來說尤其重要,完善的績效評價成績是對教師工作的一種認可,是根據教師所處的不同崗位的不同工作的性質以及內容、對其進行全面的考核,以此來評判教師的價值多少。因此,高職院校應該根據自身具體情況科學合理的制定完整的績效考核系統(tǒng),借此來提升學校的教學質量,提高學校在社會上的影響力。
三、結語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在對績效工資進行改革的時候,要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結合當前學校的崗位設置制度,按照每個崗位的不同以及做出的貢獻進行科學合理的劃分制度,將績效工資的價值完整的運用到學校的管理中,促進學校的可持續(xù)性發(fā)展。(作者單位為湖北職業(y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