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天次
[摘 要] 安全用電課程作為中職學科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可有效促進學生安全用電意識的提升、安全用電行為的養(yǎng)成。采取多種舉措,進行教學革新,可為中職學生安全用電課程的學習提供良好助力,同時更可促進中職安全用電課程教學的進一步革新。從不同角度出發(fā),探討了中職安全用電課程教學改革的舉措。
[關(guān) 鍵 詞] 中職;安全用電;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03-0171-01
當前有關(guān)安全用電課程教學改革的探討相對較少,并且為
數(shù)不多的探討,也未能做到全面性分析,革新舉措的應用效果更是難以得到發(fā)揮。為了有效促進中職安全用電課程教學成效的提升,本文認為有必要從多個角度思考如何進行中職安全用電課程的教學改革。
一、案例分析,革新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對中職安全用電課程的教學而言,重要性不言而喻,良好的、適切的教學方法,對教學成效的提升大有裨益,但是一旦教學方法陳舊老套、無法吸引學生興趣,就很難保證教學效果。本文認為,案例分析作為一種教學方法,可借助相對完整的教學情境,讓學生進入教學內(nèi)容中,了解、學習和掌握相關(guān)知識點,進一步革新教學方法。教師在進行案例分析的同時,不可局限于語言表述,還要讓學生通過撰寫報告等方式參與到分析過程中,進而提升教學效果。
例如,在進行“觸電急救”這一章節(jié)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有效了解觸電的危害,進而形成預防觸電的意識和能力,我借助案例分析,開展了教學活動。我為學生呈現(xiàn)了一個案例:張×在辦公室工作,突然燈管滅了,他沒有考慮其他,便自己搬來梯子進行查看和維修,結(jié)果不小心碰到帶電相線,被電擊后從梯子上掉下來,當場昏迷。在呈現(xiàn)案例后,我引導學生圍繞“張×為什么會觸電”“觸電有什么危害”“觸電后如何急救”“如何預防觸電”等方面進行了分析,并組織學生撰寫了分析報告,有效引導學生學習和掌握了知識點。
二、借力技術(shù),提升教學趣味
隨著信息技術(shù)的發(fā)展,其對教育的影響愈加深入,這已經(jīng)成為時代發(fā)展背景。在這一情況下,中職安全用電課程的教學改革亦不能忽視信息技術(shù)的力量。具體來講,教師要善于將信息技術(shù)作為重要手段,融入教學過程中,增強教學的生動性和趣味性,同時還要注重信息、資料收集方式的進一步革新,要充分發(fā)揮好、利用好信息技術(shù)在其中的作用。
例如,“電氣事故基本知識”這一課時的教學,我就有效踐行了上述理念。這一課時旨在讓學生了解電氣事故特點、分布規(guī)律、發(fā)生成因、預防措施等,讓學生懂得安全用電、學會安全用電。為了達到這一教學目標,我意識到單純依靠語言講解很難獲得理想效果,于是我從網(wǎng)絡上搜尋到了電氣事故的影像資料,并進行了剪輯,形成一個包含文字、語音、圖片的視頻,在課堂上進行播放。學生學習興趣在此情況下被有效激發(fā),進一步促進了學生對電氣事故基本知識的掌握。
三、合作研討,提供示范效應
中職階段開展安全用電課程教學,還需要注重中職階段的
特殊性,即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并重。因此,要想促進中職安全用電課程教學效果的進一步提升,需要積極創(chuàng)設相應條件,采取現(xiàn)場示范、合作研討等多種形式,為學生操作性知識的學習提供示范,在實踐中、鍛煉中進一步增強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學校在這一過程的實現(xiàn)中還要發(fā)揮其作用,積極搭建相應平臺,提升中職安全用電課程的教學成效。
本部分以我自身教學為例,進行簡要說明。在《靜電防護》這一課時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形成防護靜電的基本意識和能力,我先為學生重點講解了靜電現(xiàn)象。我邀請學生回憶并口語表達自己有時候在冬天脫毛衣時感覺被電擊了一下的情形和感受。學生在我的語言提示下,紛紛調(diào)動思緒進行回憶,并講述了自己的感覺。經(jīng)過學生的合作研討和發(fā)言,多數(shù)學生已經(jīng)對這一現(xiàn)象較為熟悉。在此基礎(chǔ)上,我引出了“靜電”這一概念,并講解了有關(guān)靜電的防護,獲得了理想教學效果。
四、注重生活,強化實踐效能
在傳統(tǒng)中職安全用電課程教學中,有一個不足之處較為顯
著:安全用電課程教學成為單純的課堂教學,其與生活融合度較低,且未能真正將生活元素作為重要教學內(nèi)容融入安全用電課程中,學生安全用電能力的形成亦無法有效應用到生活中,這種割裂狀態(tài)必須予以打破,方可促進該課程教學成效的進一步提升。具體來講,教師要注重學生生活,善于將學生生活中的興趣點挖掘出來,作為教學內(nèi)容融入課堂教學中,同時,積極開展與學生生活實際緊密相連的生活實踐,進一步強化學生生活實踐能力,增強學生安全用電意識和行為在生活中的應用。
例如,我在進行“安全用電的宣傳”這一知識點的教學中,就借助上述理念,有效促進了學生生活實踐能力的提升。課堂教學中,我聯(lián)系學生日常生活中的實際案例,如不用濕手摸帶電插座等,向?qū)W生有效講解了安全用電的基本知識。為了促進學生對這些知識的深刻理解和廣泛宣傳,我組織學生在課外開展了“安全用電,我來宣講”活動,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社區(qū)中通過創(chuàng)作黑板報、發(fā)放宣傳單等形式進行社會實踐,切實提升了學生對安全用電的宣傳意識和能力。
總之,中職安全用電課程的教學改革,需要從多維度、多角度、多方位進行思考。以上探討可為相關(guān)教學實踐提供一定的借鑒。還需要說明的是,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主要組織者,要從意識和行動兩個層面出發(fā),致力于促進中職安全用電課程的教學改革。
參考文獻:
[1]陳曉萍.中職《安全用電》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才智,2014(20).
[2]張遠梅.論安全用電課堂教學[J].職業(yè),2016(18):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