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金薇 郝玉蘭
[摘 要] 當今時代,微信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微信在中職生德育課中的應用也成為一個新穎的教學方式。開展“微信在中職生德育課影響”的問卷調查活動,根據對晉江華僑職業(yè)中專學校2015級5個專業(yè)學生的調查問卷情況的分析,對如何將微信應用于德育課中提出一些對策建議。
[關 鍵 詞] 微信;德育課;調查研究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30-0015-01
一、微信在中職生德育課中的使用情況
在接受問卷調查的2015級中職生中,50%的學生在課堂上會配合老師使用微信,50%的學生沒有使用微信。11%的德育課教師在課堂教學時會經常使用微信,62%的德育課教師會偶爾使用微信,24%的德育課教師從未使用過微信。在課堂中使用微信的方式主要為通過微信掃碼參與課堂測試。
中職學校的德育課共有四門,德育課老師在這四門課上都曾采取微信方式進行教學。17%的中職生會經常在課下使用微信和老師交流生活中遇到的困惑,56.8%中職生會偶爾和老師交流生活中遇到的困惑。68%的學生認為德育課老師通過微信展示的一些案例或信息對自己有所啟發(fā),德育老師在課堂上使用過的微信內容,22%的中職生會經常回顧,62%的中職生會偶爾回顧。
經調查,83%的中職生認同通過微信方式進行德育課教學,認為通過將課程內容發(fā)送到微信上這一新穎的方式,可以提高學習積極性,將語言文字通過視頻方式演示出來,使的學生學習更加便利,上課不容易睡覺,節(jié)省部分課本費用,縮短距離感,拉近老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同時也有11%的中職生不認同微信方式進行德育課教學,認為這種教學方式雖然先進,但是在課堂上會存在著學生偷偷利用手機玩游戲或者聊天的情況,并且微信教學不是親身教學,教師不能全面講解知識,沒有現實上課的儀式感。
二、微信在中職生德育課應用中的建議
首先,德育課教師應主動采用微信教學方式,將微信教學變成一種常態(tài)化的教學形式。德育課上使用微信不僅可以掃碼觀看視頻、答題,還可以通過后臺軟件將答題人數、答題準確率、誰答對了誰打錯了都顯示出來,無形之中增加了德育教師的工作量。這就要求教師要了解、熟悉、掌握微信的相關功能。對年輕的教師來說,這是一個相對容易的學習過程,但對于年齡偏大的老教師來說,掌握這些功能尚有一定難度。這就需要德育課的老教師抱著“活到老、學到老”的學習精神,本著“為學生服務”的宗旨,以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為目標,盡快掌握這種新的教學方式。
其次,使用微信進行教學對學校的網絡建設有一定的要求。當前,各校都有自己的免費WIFI覆蓋,但是根據學校網絡的實際建設情況,有的學校的免費WIFI信號質量并不是很好。中職生在上課過程中,如果需要觀看視頻的話,會需要大量的流量,網絡建設不好,學生被迫使用流量,增加了學生的經濟負擔,會出現學生因為不開流量而影響學習進程的情況。有的學校出現了教師為了保證學生網絡順暢,自己開“熱點”,讓學生共享“熱點”免費上網的情況。這就要求學校重視自身的網絡建設,將網絡安全建設納入學校發(fā)展的重要日程。
再次,德育課教師要“因地制宜”,對不同的課程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德育課包括《職業(yè)生涯與規(guī)劃》《職業(yè)道德》《經濟政治與社會》《哲學與人生》四門,將微信應用于德育課中并不是說要一味地將微信應用到每一門每一節(jié)課程中去,如果只是為了趕潮流,不加以分析硬性盲目使用,反而違背了將微信應用于德育課的初衷。傳統(tǒng)教學方法有自身的好處,講授法、討論法等傳統(tǒng)教學方法是多年教學積攢下來的經驗,新興的教學方法也不能因其方便、實用就以一當百。
然后,將微信應用于德育課中,最終的目的還是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德育教育,樹立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每個班級現在都有微信群,教師和學生都互加好友。在群中,學生會感覺教師在關注自己,教師不再是難以接近的,與教師交流時,雙方是平等的關系,有些難以開口的話語,通過朋友圈可以進行表達,有利于消除師生間的隔閡。教師將微信應用于德育課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合理利用微信群的積極作用,注重輿情的監(jiān)控,傳播正能量。
最后,中職生的學習能力存在某些不足,課堂走神、自控能力相對較弱,在微信應用于德育課的過程中,一旦接觸手機,有些學生會偷偷用微信聊天、看朋友圈或打游戲,這就要求教師要多關注學生,避免學生走神。
參考文獻:
[1]楊茂健.基于微信開展中職生德育的研究[J].電子商務,2014(12):24-25.
[2]譚正橋.微信公眾平臺在中職生德育教育中應用的調查研究[J].決策探索,2017(08):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