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麗
[摘 要] 闡述了在教學活動中靈活運用活動教學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成為真正學習的主人,抓牢學生科學文化素質(zhì),注重提高學生語文學習能力,建構(gòu)學生職業(yè)素質(zhì),從一篇教學案例進行分析。
[關(guān) 鍵 詞] 語文教學;活動教學;聽話技巧;教學案例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09-0159-01
《差不多先生傳》是胡適先生創(chuàng)作的一篇傳記題材寓言,諷刺了當時中國社會那些處事不認真的人。這篇典范之作以淺顯的文字清楚明了地剖析了國人的劣根性,從處事不認真到處世認真,許許多多的人就在“差不多”的圈套里度過一生。我在教學這篇文章的時候,別出心裁,以活動課的方式來進行教學,不但完成了文章的賞析也對學生進行了聽話訓練,更是對學生進行了世界觀、人生觀的培養(yǎng)。
一、游戲?qū)虢虒W
我以一個小游戲——“激情節(jié)拍”把學生引入了授課中。游戲不但能活躍課堂氣氛,還極大地調(diào)動學生的參與性。游戲很簡單,是“一二三”“一二三四五六七”簡單的拍掌節(jié)奏,要求學生在我叫“?!鼻安荒芡?。然而,我在回環(huán)往復中隨意間斷不喊口令不拍掌時,有的學生也隨即不拍掌了。這種情形的出現(xiàn)表明老師示范,學生跟做應該沒問題。然而在間斷節(jié)拍時,可能會由于沒有聽到老師喊口令的聲音以及拍掌的聲音,學生要靠自己聽記能力與身體協(xié)調(diào)能力來完成任務,難免會出些小狀況,此時,我順勢引出“聽”這個字來說明在聽話過程中,不僅只用耳朵聽,也要用眼睛看,更要用心記。繁體字“聽”醒目地“詮釋”了這一過程:左邊“耳”,右中間“目”,右下一“心”。
二、活動展開教學
我讓班級學生圍坐成六個方陣,每個方陣有自己的隊名、隊長。在活動中以競賽的方式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我以“超強記憶我最強”的活動把教學帶入高潮。首先,要求學生不準打開教材,只能聽音頻材料:聽文章主要內(nèi)容及觀點;聽觀點與材料的順序以及材料的重要細節(jié)。
1.任務布置。聽完音頻后各小組合作填寫表格任務《差不多先生檔案》,任務時間控制在5分鐘,依照任務完成次序第一名加50分,第二名40分……依次類推。學生一聽有比賽,立馬興奮不已,迫不及待要動筆。
2.任務檢查。填寫完成后,小組間進行互評。各小組間交叉檢查,各組認真找其他小組的“錯”,然后由各組推薦代表把找到的錯誤大聲說出來,并記錄成績。通過合作完成表格,相互間糾錯,小組間展開了激烈的競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當任務完成的同時,學生對差不多先生這個人物形象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把握了整篇文章的主旨。
3.任務評析。表格任務完成情況的不同會凸顯出學生在聽錄音時的不同表現(xiàn)。通過各小組分享任務完成情況,發(fā)現(xiàn)任務完成較順利的原因是有的學生不僅用耳朵、用心認真聽,還記了筆記。順勢,我又展示了一些學生的筆記,告訴學生“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的真理,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邊聽邊記的好習慣。
4.小結(jié)。這個活動,表格是教學目標的深化,“眼、耳、手、心”四結(jié)合的傾聽技巧是依托文本,挖掘趣味,讓語文課不再枯燥,讓學生看到語文的本真,感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更讓學生在學習中領(lǐng)悟出“用心做事,不做差不多;用心傾聽,世界更美好”的真諦。
三、快樂構(gòu)建教學
我的這次活動課以老師引導學生“聽錄音—小組完成任務—評析任務完成情況”等環(huán)節(jié)進行。學生聽錄音時的安靜與認真,做任務時的緊張與合作,評任務時的尖銳與激烈……無不構(gòu)成一幅幅學生主動學習、樂于學習的生動精彩畫面。
建構(gòu)主義學習理論是本次教學設計的理論依據(jù):自主、合作、探究、快樂學習。在富有趣味、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與好奇心的情景中聽錄音,用與教學內(nèi)容緊密結(jié)合的任務(小組合作完成表格一份)為載體,使學生在完成特定任務的過程中有對文本內(nèi)容的感悟,更有來自活動中的體驗。讓課堂出現(xiàn)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快樂學習的場景,顯示出師生間的和諧之樂、善教之樂和學習之樂。
活動帶動課堂,實踐引出真知。理論與實踐,快樂與學習,領(lǐng)悟與運用,學習與生活,這種種的統(tǒng)一,是教學的最高境界。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边@句話的真諦在我的課堂上得到了最好的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