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琳
【摘要】本文主要以分析小學信息技術有效教學模式的落實策略為重點進行闡述,從信息課堂翻轉(zhuǎn)教學、信息知識課后互聯(lián)、信息技術比拼多元化這三方面進行深入探索與研究,其目的在于加強小學信息技術教學質(zhì)量。
【關鍵詞】小學;信息技術;探究性教學
對于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來講,加強有效教學模式落實十分重要,其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基本條件,也是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關鍵點。為此,教師需給予有效教學模式高度重視,促使其存在的價值與效用充分發(fā)揮,為提高小學信息技術教育水平提供有利條件。本文主要分析小學信息技術有效教學模式的落實策略,具體如下。
一、翻轉(zhuǎn)課堂教學,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
在小學信息教學中翻轉(zhuǎn)課堂的落實十分重要,其不但能夠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熱情,還能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對于現(xiàn)代化社會中的小學生來講,以往單一的教學模式已無法滿足其實際需求。小學生接受新興事物的能力強,隨著接觸電腦機會的增多,十分渴望親自操作。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需給予學生足夠尊重,依據(jù)學生需求和進度需求進行恰當翻轉(zhuǎn),把實踐機會切實落實給學生,從而加強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水平。
實踐對提高學生信息技術學習效率具有積極作用。而因為經(jīng)濟條件等因素,部分地區(qū)與學校在安排信息技術教學課程時很少認真對待,導致課程安排不合理。每周四十五分鐘的教學時間,如果教師用百分之六十的時間教授知識,學生動手操作的時間則少的可憐,也無法保證教學質(zhì)量。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需給予學生課堂實踐高度重視,切實加強學生信息技術操作能力。
比如,教師在教授學生電腦繪圖時,需給予學生足夠的操作時間。在教授玩直線畫法等技巧之后,教師需設置一節(jié)實踐課。在課上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繪制學校的作業(yè)。開展教育活動時,教師需同學生保持密切聯(lián)系。教師能夠通過走動的方式檢測學生作業(yè)完成情況,并隨時指導學生以保證學生作業(yè)有序完成,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不斷提高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水平。在常規(guī)教學中,教師能夠采用翻轉(zhuǎn)課堂的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新興電子信息技術的推進使社會需求與人才市場發(fā)生了巨大轉(zhuǎn)變,為此,信息教師教育得到了高度重視。翻轉(zhuǎn)課堂教育模式的落實為響應國家號召,加強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水平的有效手段。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需合理應用翻轉(zhuǎn)課堂,通過為學生提供實踐平臺與機會,來增強學生信息技術學習能力。
二、合理應用移動設備,加強學生信息技術
基于信息化背景下,電腦得到了廣泛使用,諸多小學生家中都有電腦。學生操作電腦的機會增多使以往信息技術教學手段遭到巨大影響。信息技術的教授不單單停留在教室,還需朝著常規(guī)課堂延伸。學生課下操作電腦的機會增加對教師提出了新要求。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需善于應用課后教學提高學習能力,從而加強信息技術教學效率。
移動設備為目前十分普遍的信息化工具,對社會公眾的日常生活有巨大沖擊,其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作用非常大。教師在教學中需合理應用軟件技術和移動設備,切實加強學生信息技術。比如,教師在教學中就可以適當應用微信這個軟件,提高師生互動性,拉近師生距離,提高信息技術教學質(zhì)量。教師可以構(gòu)建一個學習群,邀請家長監(jiān)督和協(xié)助學生學習信息技術。在該群內(nèi),家長能夠通過向教師咨詢信息技術問題以及學生在學習中所遇到的問題,來掌握學生當前學習情況,進而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學習,提高學生信息技術水平。教師則可以通過該群聯(lián)系家長對學生信息技術學習情況進行監(jiān)督,且利用該群布置學習任務。利用移動設備能夠切實拉近師生距離、減小教師教學難度,通過家長參與學生課后信息技術的學習,能夠有效提高學生信息技術能力。
電腦是教授信息技術知識的主要工具,在目前教育環(huán)境中的普及同過去相比有了很大轉(zhuǎn)變,小學生課后學習信息技術時間得到了切實提升。教師在教學中需認識到學生課后學習的必要性,教師可運用移動設備邀請家長參與,監(jiān)督學生課后學習,增強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效率。
三、合理應用比拼模式,提高學生信息技術能力
在小學教學中競爭作為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有利條件,對提高教學質(zhì)量具有積極作用。諸多教師在教授信息技術知識時都會組織競賽活動,調(diào)動學生主觀能動性,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增強學習水平。教師在具體教學中可合理應用教學活動,加強學生學習興趣,保證信息技術教學效率。
教育活動的多樣性對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具有積極作用,教師在規(guī)劃活動時需給予比拼多樣性高度重視,有效提高學生信息技術能力。比如,在實際教學中可以采用比拼模式,把競賽分為電腦寫作和畫圖這兩個模式,利用這兩種比拼模式來提高學生參與興趣,培養(yǎng)學生電腦繪畫能力與文檔操作能力,切實加強小學信息技術教學質(zhì)量。
四、結(jié)語
綜上所述,基于新課改背景下,若想提升小學信息技術教學質(zhì)量,全面落實有效教學模式勢在必行,其不但可以提高學生信息素養(yǎng),還有助于學生日后全面發(fā)展?;诖耍處熜杓哟笥行Ы虒W模式落實力度,讓其存在的實效性發(fā)揮出最大化,以期為現(xiàn)代化社會培養(yǎng)優(yōu)質(zhì)人才。
參考文獻
[1]季尹.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微課程的應用探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8(09):51.
[2]皮愛紅.基于微視頻的翻轉(zhuǎn)課堂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以小學信息技術課堂為例[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8,17(08):69~71.
[3]李詠波.淺談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生活化教學策略的有效實施[J].電腦迷,2018(0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