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軼
【摘要】在傳統(tǒng)的經濟法授課過程中,授課教師往往將注意力放在幫助學生記憶知識點和法律條款方面,建立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基礎上的任務驅動教學法將把經濟法中抽象的法理、法律條款轉換到特定的情境中,讓學生親身體驗和經歷這些情境。本文從經濟法課程教學過程中使用任務驅動法的必要性分析、任務驅動法的教學過程設計以及任務驅動教學法在運用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三個方面分析和闡述了任務驅動法在經濟法課程教學過程中的運用研究,希望對提高經濟法課程質量有所幫助。
【關鍵詞】任務驅動法;經濟法;運用研究
一、經濟法課程教學過程中使用任務驅動法的必要性分析
在傳統(tǒng)的經濟法授課過程中,授課教師往往將注意力放在幫助學生記憶知識點和法律條款方面,雖然說學生能夠熟記法律法規(guī)的內容,但遇到分析具體案例時卻不知所措,不清楚究竟應該如何運用所學知識。法律知識看似學了一大堆,但遇到實際生活和工作還是無從下手。究其原因,與老師在經濟法授課過程中滿堂灌,學生被動學習不無關系,沒有在課堂時間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更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指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緊緊圍繞一個共同的任務活動中心,在強烈的問題動機驅動下,通過對學習資源的積極主動應用,進行自主探索和互動協(xié)作的學習,并在完成既定任務的同時,引導學生產生一種學習實踐活動。這種教學方法建立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基礎上,讓學生帶著特定任務自主探索問題、激發(fā)學習興趣,并在完成“任務”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獨立能力和協(xié)作能力。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授課教師擔任“導演”的角色,指導學生參與其中,把經濟法中抽象的法理、法律條款轉換到特定的情境中,讓學生親身體驗和經歷這些情境,讓課本上的知識轉化為具體的、可視的案例,讓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法律條款背后的真正含義。
二、任務驅動法的教學過程設計
以任務驅動法為核心的教學過程設計,需要分步驟實現(xiàn)。
(1)確定課程教學目標,將所有教學內容重新整合,劃分為多個模塊,并與教學大綱中的教學目標一一匹配起來。讓學生學習完每個模塊,清楚知道自己能夠利用這些模塊知識做些什么,側重于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
(2)根據每個教學班級的情況,考慮不同專業(yè)、不同年級學生的學習需求,具體設計相應的教學活動。
(3)設計課程單元任務。這一環(huán)節(jié)摒棄了以往單純在課堂上列重點和難點的做法,而是根據教學目標設計教學單元任務以及教學過程,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引導學生在做中學,即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相應弱化教師在課堂上“教”的角色。設計時需要全面考量學生的知識和經驗,難易程度需要根據情況適當調整,注意循序漸進,否則學生一看任務太難就很容易打退堂鼓,漸漸失去激情和興趣。
除此之外,教師在設計課程單元任務時,需要花時間和精力去尋找與模塊內容有關的典型案例,選擇的典型案例盡量要和現(xiàn)實生活相結合,這樣學生才能有真實的感覺,如果有熱門或熱議案例效果更好。總而言之,選擇的案例需要有針對性和典型性,可以從生活中或實際工作中尋找,甚至可以是學生自己的親身經歷,這樣討論起來,學生也比較容易投入其中。另外,事先對學生進行分組并讓學生自由選擇課程單元任務,分組的目的是便于學生查閱資料并進行小組討論,通過自助的方式解決問題。
以“合同訂立”為例,教師先在課堂上講授“合同訂立”的相關要求,然后演示“典型案例和單元任務”,讓學生迅速進入合同當事人角色。學生在課前事先進行分組,一方擔任買方,另一方擔任賣方,教師在課堂上起到的作用就是引導每組同學運用之前所學的知識來分析具體案例,并在適當的時候引導學生進行辯論。討論最后,教師可要求每小組選出一個代表進行結果展示,并由其他小組進行打分。在學生互評和總結的基礎之上,教師再進行最后點評,對于每個小組的閃光點和不足之處加以闡明。
三、任務驅動教學法在運用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1)事先溝通。在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之前,教師首先要與學生進行事先溝通。原因在于,這種教學方法打破了以往課堂上教師一言堂的局面,而是利用課程單元任務的方式幫助學生主動學習,一開始學生必然會感到不適或不習慣。因此,教師需要得到學生的積極配合。
(2)以學生為中心。設計任務時需要時刻考慮學生的需求,難度要合適,點評要中肯,遇到存在困難的學生需要耐心引導和幫助。
(3)以團隊形式完成任務。教師需要強調團隊合作精神,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團隊合作或協(xié)作能力,讓學生告別以往孤軍作戰(zhàn)的學習方式,慢慢學會如何在團隊中學習。
(4)適當調整評價體系。以往的評價體系由平時成績和期末成績兩部分組成,平時成績占40%(由考勤、作業(yè)、課堂表現(xiàn)組成),期末考試成績占 60%。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后,可以適當調整評價體系:在平時成績中增加小組演示,將學生完成任務過程中的表現(xiàn)有效納入考量范圍。
參考文獻
[1]張海平,彭志武,胡愛萍.經濟法教學中如何運用任務驅動法[J].企業(yè)技術開發(fā),2008(12).
[2]樂才.高職院校經管類專業(yè)在經濟法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科教縱橫,2011(08).
[3]柯新華,羅瓊.以任務驅動為核心的經濟法教學模式探討[J].遼寧高職學報,2010(10).
[4]張永新.淺談任務驅動教學法在高職經濟法課程中的應用[J].濰坊學院學報,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