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青
摘 要:隨著學生體質的下降,身體素質嚴重下滑,學校體育課中強調加強體能練習,提高運動技能的同時要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而瑜伽練習是在靜態(tài)練習中通過不同的體式動作伸展肌肉,消除緊張,通過呼吸與冥想來按摩內臟,調節(jié)內分泌,放松神經(jīng)緩解壓力。在體能課中運用瑜伽練習體式是否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從實質上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是本課題研究的重點。
關鍵詞:瑜伽練習 高氧間歇練習 體能教學課 作用 效果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1(a)-0051-02
Abstract: With the student physique, physical quality serious decline, emphasized in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strengthen physical exercise, improve motor skills at the same time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physical quality, and yoga practice is in static exercise by the movements of the different postures stretch muscles, eliminate nervous, through breathing and meditation to massage the internal organs, regulate endocrine, relax nerves to relieve stress.In the class using yoga postures can cultivate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substantially improve the students' physical quality, is the key point of this topic research.
Key Words: Yoga exercises; High oxygen intenal training; Physical teaching class; Effect; Result
身心健康,體魄強健,一直以來是體育教學中所提倡的,也是體育教學的核心內容之一。近年來,學生體質的下降,身體素質的嚴重下滑,使得體育教學形式不斷提升,從引入的快樂體育到“以人為本,健康第一”的體育觀念在到終身體育以及陽光體育等,每一種形式的目的無不是采用先進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通過體育鍛煉達到強身健體的教學目標。內蒙古師范大學鴻德學院在體育教學改革中做出了大課該小課的措施,提高學生的技能同時提高學生的體能,培養(yǎng)學生建立終身體育的概念。終身體育的基礎是學校體育,只有掌握運動技能,建立正確的科學鍛煉方法才能建立終身體育。教學中方式方法的介入是學生學習的橋梁,而瑜伽又是新興的運動項目之一。瑜伽是起源于印度是古老的強身術之一,集哲學、科學、藝術為一體,運用簡單的體式伸展肌肉,消除緊張,修正體型,通過特有的呼吸方式與冥想按摩內臟,調節(jié)內分泌,放松神經(jīng)緩解壓力。高氧間歇訓練是近年來風靡歐美大陸的一種訓練方法,主要原理是高氧間歇訓練的內容讓運動這在短時間內進行全力、快速、爆發(fā)式的訓練技術,這種技術讓你在短時間內心率提高并且燃燒更大的熱量。把瑜伽和高氧間歇訓練結合運用到體能課中效果如何,是否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否能提高學生的體能,是接下來我們所研究與探索的目的。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根據(jù)課題的研究內容,選取2016級部分學生為研究對象,同時對2016級學生部分學生人進行問卷調查并進行基本體能測試,得出數(shù)據(jù)進行比較(2016級選取5個班300人左右)。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綜述
通過查閱大量與本課題相關的文獻資料,為本課題的提供有效的理論依據(jù)。
1.2.2 問卷調查
通過問卷調查了解學生對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法的認可度,在本學期教學任務結束后對實驗班發(fā)放調查問卷,發(fā)放320份,回收320份,回收率為100%。
1.2.3 實驗法
對內蒙古師范大學鴻德學院2016級300人進行課堂的教學,并對其進行前期的基本體能的測試,在一學期的規(guī)劃學習后進行同樣的基本體能測試并進行比較。
2 研究結果與分析
2.1 研究結果
在教學過程中,發(fā)放320份調查問卷,回收320份,有效的問卷為317份,有效率為99%,主要發(fā)放予本單位執(zhí)教的體育教師和與此相關專業(yè)的專家,期中10名在職教師比較認可這種方法,1名專家,提出了運動量與運動中心率的控制問題,建議穿插高強度有氧間歇訓練的練習。
通過查閱大量文獻資料及相關的研究成果,大部分資料顯示瑜伽練習與高強度間歇的練習,有助于提高柔韌性,靈活性以及學生的心肺功能,高強度間歇訓練對學生減脂塑形有一定的幫助。
2.2 結果分析
在體能課中運用瑜伽練習結合高強度有氧間歇運動對學生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有一定的提高。
整個課程的安排是這樣開始的,用瑜伽練習中的呼吸方法引入課前的準備活動,呼吸方法一般以腹式呼吸開始導入橫向呼吸同時加入冥想,讓練習者的心沉靜下來,喚起練習者的覺悟。之后拜日式的練習相當于枯燥無味的跑圈練習,在拜日式之后進行站位、坐位、臥位的體式銜接,練習的最終目的是讓其身心合一,調節(jié)整個身體,強健骨骼,肌肉和韌帶,在身體預熱完成后,適當加入高氧間歇訓練,簡稱HIIT,這種練習手段,使學生的心率可瞬時達到到最高心率(200-年齡),和所有運動一樣,HIIT也是遵循循序漸進的運動規(guī)律,其動作結構是精心安排的,從全身到上體,下體,到軀干肌肉群交替進行,使得肌肉有喘息的時間。HIIT,鍛煉時間短,練習的分大概內容有原地跑步、開合跳、蹲踢腿、正側踢、平板支撐、支撐跳起、俯臥撐、高抬腿、立臥撐等練習組成,期中每個練習在20s之內完成,間歇10s,持續(xù)時間在15min之內完成。練習之后安排放松性練習或游戲結束課堂教數(shù)學。
如表1所示,學生在一學期課程結束后,體重與體質數(shù)有明顯的變化,實驗組的體重與體脂數(shù)明顯低于對照組,實驗組的測試數(shù)據(jù)變化比較大,而對照組的測試數(shù)據(jù)變化小,表2中,身體素質的變化方面,實驗組在實驗前后變化大,對照組顯現(xiàn)的數(shù)據(jù)變化不大。實驗組的身體素質有明顯的提高。在表1、2中顯示,瑜伽練習結合高氧間歇練習,能夠相互彌補二者的缺陷,瑜伽練習可以提升心血管系統(tǒng)同時可以拉伸與發(fā)展肌肉,骨骼的力量與延展度,但對動作的動力性速度和速度耐力影響不大,而HIIT練習手段通過短時間的練習內容使心率達到最高,有利于發(fā)展有氧和無氧的能力改善心血管機能,改善質代謝,減少腹部脂肪和體重。二者的結合,綜合了期中的精華,更有利于進一步的發(fā)展學生的體能,并在練習中增加學生的學習的興趣。
3 討論
(1)瑜伽練習結合高氧間歇練習可以系統(tǒng)的提高的學生的身體素質,瑜伽的呼吸、冥想以及體式練習,有效地改善機體骨骼肌肉的整體技能,高氧間歇訓練能夠提高有氧無氧的能力。
(2)在體能課中瑜伽練習與高氧間歇練習的安排方式以及分配方式是我們在今后的教學中研究的重點之一。
(3)瑜伽與高氧間歇練習的排序以及內容的分配,符合強度的調整,還有學生對此的興趣進一步提升,是課中的重點。
(4)瑜伽練習與高氧間歇性練習結合的課堂中,始終關注運動中心率的變化,根據(jù)心率的變化調整練習的內容。關注學生產(chǎn)生疲勞,并及時調整運動負荷。
教學改革是在探索中進行的,質變是通過量化的積累而形成的,好的教學方法是引導學生學習的橋梁,現(xiàn)階段我院體能課程教學內容還不夠豐富,有待于進一步深化,授課時數(shù)偏少,在課程設置上還需待進一步完善,在教學中理論聯(lián)系實際,還需加強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真正做到以學生實際需求為出發(fā)點,更加合理設置體能課程。
參考文獻
[1] 何琳.安靜狀態(tài)下女性瑜伽健身者的心率變異性分析[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8,24(1):80-81.
[2] 杜熙茹.瑜伽健身術對大學生身體機能素質和心理健康水平影響的實驗研究[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5,17(1):100-101.
[3] 朱瑛.瑜伽形體練習對女大學生生理指標影響的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4,24(2):64.
[4] 汪敏.瑜伽形體訓練對女大學生身心健康影響的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5,25(3):83-86.
[5] 張惠蘭,柏忠言.瑜伽-氣功與冥想[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7:12-26.
[6] 許曉紅.瑜伽防止慢性病的原理和研究進展[J].保健醫(yī)學研究與實踐,2010,7(1):65-68.
[7] 王文秀.淺析針對不同疾病應對的瑜伽體位[J].考試周刊,2015(3):97.
[8] 齊玉剛,黃津虹,譚思潔.HIIT和持續(xù)性有氧運動對肥胖女大學生減肥效果的比較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13(1):30-33.
[9] 王京京,韓涵,張海峰.高強度間歇訓練對青年肥胖女性腹部脂肪含量的影響[J].中國運動醫(yī)學雜志,2015(1):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