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彥周
每一位學生都可能成長為老師,而每一位老師都是從學生成長起來的。剛剛踏入教師行列不久的我,當然想成為學生心目中的好老師,不必說要有扎實的專業(yè)功底,也不必說精湛的教學技能,更不必說嚴謹?shù)墓ぷ鲬B(tài)度,我第一個想到的問題便是如何讓學生喜歡我。
為什么要讓學生喜歡我呢?據(jù)我對身邊學生的調查,學生是否喜歡這門科目的老師,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這門科目的成績。于是,我開始回憶自己當學生時的想法和感受,反過來想,為什么有的學生不喜歡老師?且不說拖堂、補課、叫家長,我也想過自己當年為什么不喜歡某些老師,其實就是因為他們不經(jīng)意間說過非常傷人自尊的話。這不是不感恩或是不知恩圖報,教師無意間的一句話可能會對學生以后行為處事和價值觀造成很大的影響。所以我的感受是,教師不能忽略只言片語對學生的影響。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每個學生都希望受到表揚和鼓勵,都希望在老師心中留下一個好的印象。但是,又有多少教師能“嘴下留情”呢?“現(xiàn)在還抄作業(yè)嗎?”“現(xiàn)在不上網(wǎng)了?”“我看你這書是到明天也背不下來!”……難道這樣說了,學生就能改掉壞習慣了?還是立馬就能把課文背下來了呢?學生可能還會出現(xiàn)自卑的心理。從教師的角度來說,每個老師都希望自己的學生能變得更優(yōu)秀,但是表達方式還需要教師慎重思考。我想,作為教師,一定不能用刻板印象來定義學生,也不能挖苦諷刺即使是犯過錯誤的學生,因為,每個人都有改過自新的機會。只要有一顆為學生好的真心,學生們一定能夠感受得到。
一年前,我接手了一個新班級。在接手之前,我已經(jīng)了解過了學生的大致情況,知道有一位轉學生,因為各種原因,經(jīng)常作業(yè)不寫,上課不聽講,考試不及格。但是他開學第一天來得很早,主動打掃了教室,我在全班學生面前表揚了他,他那天的眼睛都是閃亮的,我看得出來他很開心。不管是什么樣的學生,內心還是渴望成功和鼓勵的。在整個學期中,只要他上課舉手,我就讓他回答問題,正確即表揚,錯誤也鼓勵,讓他慢慢培養(yǎng)起對學習的興趣。雖然中途也有過反復,但我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辭,從沒說過諷刺挖苦的話,因為我知道,這是“均值回歸”現(xiàn)象,孩子必然會有怕苦畏難的心態(tài),只要鼓勵他堅持住,就一定會有收獲。果然,期末考試他終于能及格了,各方面表現(xiàn)也不錯。我也對全班同學說過,新學期意味著每個同學在老師的眼里都是新的,我們不看以前,只看未來,所以大部分同學都抱著積極的心態(tài),在新學期中有所進步。
在我看來,作為一個學生,學習成績固然重要,健全的人格、正確的三觀以及處在一個積極向上的氛圍中,這些方面更加重要。作為教師,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對學生的影響,要從學生的心理出發(fā),從正面引導學生。想要孩子更健康地成長,還需要社會、教師、家長共同的努力。
(作者單位:江蘇省揚州市梅嶺小學西區(qū)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