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建虹
【摘 要】寫話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它貫穿于語文教學的始終,對學生習慣培養(yǎng)、素養(yǎng)生成有積極影響。小學階段,教師在進行寫話訓練時,要以文本為依托,創(chuàng)設自由寬松和諧的寫話環(huán)境,充分挖掘文本價值,實現(xiàn)文本思維與學生思維的有效對接。
【關鍵詞】小學語文 寫話 文本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課程,旨在引導學生學習、積累語言文字,教師要注重拓展語文寫作實踐活動,在此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睂懺捊虒W是為寫作教學做鋪墊的,它是寫作的第一階段,它的本質是寫作教學的初級訓練。傳統(tǒng)寫話教學中,教師往往喜歡引入課外資源。課外資源有其自身優(yōu)勢,但教材是教學實踐的依據(jù)和根本。小學生思維發(fā)展水平和寫話能力尚未達到一定水平,還不能完全脫離教材開展寫話。因此,教師要針對學生思維實際,以教材為基礎開展寫話訓練設計。
一、篩選文本主題,鋪墊寫話基礎
葉圣陶先生說:“什么是訓練呢?就是要使教材中的內容內化為自己的東西,語文教材是例子,借助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做到舉一反三,習得寫作技能。”教材文本是語文教學的重要資源材料。經(jīng)過多輪改革之后,小學語文教材思想性、教育性等相關指數(shù)都相當高。小學語文教材在進行編寫時,充分考慮學生個性特征,單元主題呈現(xiàn)出多元化特性。每個單元的主題都是不同的,既有親情類、成長啟示類,還包括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贊美這類的主題文章。與單元主題相照應,每篇文章又都有相應的主題。豐富多樣的文本主題為寫話訓練的開展提供了有利條件。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生活經(jīng)驗和興趣愛好,篩選寫話訓練主題,激活學生寫話興趣。
二年級下冊《傳統(tǒng)節(jié)日》中主要為學生列舉了常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名稱以及風俗,為了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這些傳統(tǒng)節(jié)日,學習文本內容后,教師以春節(jié)為主題引導學生思考:“春節(jié)是最重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文中提到春節(jié)要貼窗花、放鞭炮,過春節(jié)時,人們還會做哪些事情?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寫一寫?!睂W生每年都過春節(jié),對春節(jié)的習俗有一定了解,教師選擇的這個主題迎合了學生的興趣愛好,學生紛紛積極參與,認真書寫。寫話訓練中,主題的選擇考驗的是教師的智慧,主題既要貼合學生生活實際,又要以文本為依據(jù)。與文本內容相關聯(lián)的主題,學生不會覺得陌生,才能激活他們的思維認知,使學生有話可寫[1]。
二、借鑒文本句型,習得寫話技巧
著名教育學家張志公先生曾說過:“模仿是學習的必經(jīng)之路?!睂懺掃^程就是高級模仿活動。在實際操作中,教師存在認識偏差,給學生灌輸?shù)耐且恍I(yè)性較強的寫作概念,小學生理解能力相對較差,自然產(chǎn)生畏懼心理。句型是文本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寫話訓練有重要借鑒意義。小學語文教材中豐富多樣的句型是寫話的范本。語文教材中有許多重要的句型,這些特殊句型的運用為文本增色不少。在寫話訓練中,如果教師能正確利用文本句型,引導學生開展仿寫活動,教學效果自然較好。當然,小學生缺少對句型的甄別意識,如果讓學生自主選擇勢必要造成資源利用的低效性。因此,教師要根據(jù)學生學習特點開展引導、點撥,還可以適時展示仿寫例句,給學生提供學習素材。
學習《難忘的潑水節(jié)》時,教師引導學生對“傣族人民特別高興,因為敬愛的周恩來總理和他們一起過潑水節(jié)”這一句的句型進行分析。當學生找出“因為”這一詞語,明確這是一個因果關系的關聯(lián)詞,教師讓學生仿照這個句型進行造句。學生若有所思,將仿寫的句子以書面的形式展示出來。教師展示學生學習成果。雖然學生寫的很散亂,有的學生仿寫的句子甚至根本不通順,強加邏輯關系,但通過這樣的寫話訓練,學生對因果復句這一句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掌握了寫話的方法和技巧,寫話水平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文本中使用的句型都是比較簡單,也比較常見的,教師充分利用句型開展寫話訓練,對教學效度的提升有一定積極作用。
三、延伸文本情感,提升寫話質量
寫話訓練是凸顯學生個性,培養(yǎng)學生情感的重要渠道。通過寫話訓練,學生能夠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表情達意,更好地交流信息、溝通情感。我們都知道,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文章大多是名家經(jīng)典篇目,蘊含著作者的情感和人生感悟,具有極高的閱讀價值。雖然對文章的閱讀結束了,但作者的情感卻沒有終止,生本情感和作者情感已然形成了有效對接。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文本蘊含的情感,開展寫話訓練,讓學生將心中的真情實感表達出來。這樣的寫話訓練才是真實的、科學的、高效的,才能凸顯學生個性特色[2]。
學習《找春天》時,教師讓學生反復朗讀文本,體會文本蘊含的情感。當學生感知到春天的生機勃勃和美好之后,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寫話:“每個季節(jié)的美都是不一樣的,在作者的眼中,春天蓬勃向上、百花盛開、一片生機,那么在你的眼中,夏天又是什么樣子的呢?請大家望著窗外,你能寫出夏天的特色嗎?”學習完課文內容后,學生被文章優(yōu)美的語言打動,情感已然被觸動,紛紛拿起手中的紙筆,對窗外夏天的景象進行描繪。當學生情感達到頂峰時,教師沒有就此結束,而是開展寫話訓練,這無疑是延伸文本情感最好的方法。通過延伸文本情感,學生圓滿完成了寫話訓練,語文素養(yǎng)也得到提升。
小學階段,學生的學習呈現(xiàn)出多元化狀態(tài),寫話教學受多種因素的影響,也呈現(xiàn)出豐富性、復雜性。然而教材是寫話教學最根本的依據(jù),這是毋庸置疑的。在具體操作過程中,教師要深度挖掘文本蘊含的積極因子,篩選教學切入點,從文本主題、文本句型、文本情感等多維度出發(fā),對學生進行寫話指導,激活學生探究文本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為學生寫話認知體系的構建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賈麗平.以生活為源泉開展低年級寫話訓練【J】.廣西教育,2016(12)
【2】王雅云.搭建全方位寫話訓練平臺的教學嘗試【J】.語文天地,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