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寧
【摘 要】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發(fā)展,情感教育也逐漸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做好教育工作,保證情感教育的效果??梢哉f情感教育不僅是初中語文教學發(fā)展的方向,同時也是新課改中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基于此本文針對初中語文情感教育進行了簡要闡述,并提出幾點個人看法,僅供參考。
【關鍵詞】
初中語文 課堂教學 情感教育 探索研究
在新課改的影響下,情感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也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不僅是初中語文教學發(fā)展的方向,同時也是滿足學生學習需求的重要方法之一。因此,在開展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主動將情感教學融入到其中,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興趣,滿足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需求。
一、初中語文教學中開展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一)在情感教育的影響下,可以滿足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需求
對于這一階段的教學來說,是學生成長與發(fā)展的重要階段。加之在這一階段中學生的自我意識不斷覺醒,情感方面也在逐漸豐富,情緒變化相對較大,很容易出現(xiàn)逆反心理等。但是對于語文教學來說,有著人文性的特點,不僅可以解決好學生的情感問題,同時也可以滿足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需求。
(二)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開展情感教育可以滿足教育改革的客觀發(fā)展需求
由于長期受到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使得現(xiàn)階段的語文教學中一直注重知識上的講述,對情感教育的認識并不高。但是在新課改的影響下,在三維目標的影響下,也逐漸認識到了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在實際中教師就要做好教學研究工作,突出情感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地位,同時還要在加強與學生之間互動的基礎上來關注到學生的個性與情感發(fā)展,增強學生的體驗,深化課堂教學的效果[1]。
二、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進行情感探索的措施
(一)及時更新觀念,陶冶學生的情操
對于初中語文教學來說,其目的已經(jīng)不再是單純的掌握生字、閱讀與分析文章了,而是要從文學的藝術領域上入手,培養(yǎng)好學生的審美情趣。對語文教材進行調(diào)查可以看出,所選擇的文章大多是嫻雅精致的,從不同角度上來反應出對自然、人生以及社會等方面的領悟的。想要幫助學生閱讀好這些文章,就要將學生帶入到情境中去,這樣才能實現(xiàn)與作者的心靈契合。文學作品借助文本的形式展現(xiàn)出學生的面前,不僅可以為學生構建出虛擬化的空間,同時也可以增強學生的心靈體驗,通過自己的想象與創(chuàng)造等,以此來幫助學生延伸視野,激發(fā)出學生的共鳴。對于學生來說,只有滿懷期待進入到作品中去,才能產(chǎn)生出豐富的心靈感受,在與作者實現(xiàn)共鳴時,從而也就可以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就要為學生創(chuàng)建出有效的教學情境,自身則要指導好學生,鼓勵學生主動發(fā)表自己的意見與看法,主動進入到學習中去,實現(xiàn)情感上的升華。如沈復筆下的童稚之情、曹孟德筆下的壯志豪情以及羚羊木雕上的親情與友情等。只有真正引導學生細細品味其中的情感,才能讓學生有所頓悟,實現(xiàn)教育的目標[2]。
(二)做好課程內(nèi)容的設計工作
教師在備課中就要先掌握好教學的內(nèi)容,從作者的時代與人生經(jīng)歷等方面入手,分析好作品中的意境與內(nèi)涵,找出角色的特點,最大限度的為學生重現(xiàn)出作者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情境,以此來讓學生感受到文章中存在的情感。
第一,做好課堂導入工作。想要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就要吸引好學生的注意力,促使學生產(chǎn)生出積極的情感反應,形成相應的情感,為下一階段的學習奠定基礎。如學生在學習《孔乙己》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給學生設計出相應的問題,先告知學生作者對這一內(nèi)容的看法,然后從作者是怎樣塑造這一角色上入手,以此來向學生提出有針對性的問題。在這種問題的影響下,不僅可以向學生傳遞出相應的信息,同時也可以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主動進入到思考中去。
第二,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在開展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就要綜合運用好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從不同角度上來刺激學生的感覺,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通過幫助學生在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中學習,可以讓學生產(chǎn)生出直觀的印象。首先,要從聽覺上出發(fā),以此來刺激學生,讓學生感受度奧文章中的情感。如在教學中就可以讓學生聽音頻文件,或是通過自行朗讀等方法來學習。學生在朗讀中,教師也要及時指導學生,讓學生從文章語言上來感受到內(nèi)容與情感上的不同。借助不同的朗讀方法,也可以讓學生產(chǎn)生出相應的印象。其次,是從看的角度上出發(fā),借助視覺效果等來提高學生的情感認識。如在教學中就可以借助圖形或是影像文件等來提高學生的情感內(nèi)涵。在唐詩中雖然語言比較簡練,但是其中所傳遞的含義與情感等方面則是十分豐富的。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從這一層面來引導學生學習,加深學生對這一知識的理解。最后,可以從角色扮演上入手,將學生帶入到情感中,通過掌握人物的背景與經(jīng)歷等,以此來提高學生的情感認識。如學生在學習《雷雨》中,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扮演文章中的角色,并讓學生提前預習,在感受人物心理后盡可能的表現(xiàn)出來。在學生表演后,教師也要及時做好講評工作,從而真正讓學生感受到其中復雜的性格與情感等[3]。
【結 語】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因此,教師就要主動進行分析與研究,把握好教學目標與任務,同時還要在綜合好這一階段學生特點的基礎上來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真正提高教學的效果,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參考文獻】
【1】林庚華.試論初中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有效策略【J】.課外語文:教研版,2013(12)
【2】羅虹.初中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有效策略【J】.科學導報,2015(04)
【3】彭潤桂.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探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