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波
每年的12月3日是滿族的頒金節(jié),即滿族人慶祝豐收、獎勵種田人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黑龍江人,我對在這片土地上發(fā)祥的滿金文化十分感興趣。于是,2018年我冒著零下30攝氏度的嚴寒,來到節(jié)日舉辦地黑河市愛輝區(qū)四嘉子滿族鄉(xiāng)小烏斯力滿族村參加了這一活動。
在滿族村,我被悠車、雕花枕頭柜等具有民族特色的物品所吸引,但讓我最感興趣是一戶人家墻上的貼畫——一位身穿鑲金邊大紅棉襖、頭戴黑色額帶子的姑娘,嘴里叼著半米長的大煙袋,盤腿坐在火炕上,左手的拇指和食指對接繞過大煙袋桿,中指和無名指分上下支著大煙袋桿……煙袋在她手中拿捏自如,一看就是煙齡不短的老手。
見我看得認真,這家的主人,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走了過來,指著那幅畫說:“小伙子,這是‘東北三大怪之一——大姑娘叼個大煙袋。有意思吧?”
說完,老人又給我介紹起了另外“兩怪”——“窗戶紙糊在外”“養(yǎng)個孩子吊起來”。這“兩怪”已是見怪不怪,只是為什么過去女人會把叼煙袋當作潮流來追捧呢?
“現(xiàn)在看來,這都是陋習,但它的存在自有其合理性?!崩先私榻B說。滿族人過去靠狩獵為生,夏季,茂密的森林里常常有毒蛇、蚊蟲出沒,狩獵的滿族人發(fā)現(xiàn)抽煙吐出的煙霧會使毒蛇、蚊蟲懼怕,不敢靠近。另外,煙灰還可以殺菌止血。因此,煙袋就成了人們手中的常備物品。
等到了冬天,滴水成冰,大雪封門,人們無事可做,男女老少便窩在炕上嘮嗑。男人抽煙抽慣了,影響著女人也跟著抽,一來二去,形成了男女老少盡抽煙的風俗。
“說白了,就是過去的人沒什么好的消遣方式,就把這煙袋當成了寶。但是,現(xiàn)在不管是大姑娘還是老太太,能玩的花樣多著呢,早就不興叼煙袋啦!”老人的聲音里透著喜悅。
確實,如今的人們休閑娛樂方式日益增多,健康、科學、時髦的休閑方式取代了過去那些落后、不良的消遣。年輕人追求時尚,商場、電影院里到處能見到他們的身影;小朋友也不會寂寞,淘氣堡、動畫片是他們的最愛。就連我回到農村老家,也發(fā)現(xiàn)喝酒、賭錢的人少了,在家刷新聞、看視頻的多了,不僅解悶兒還能漲知識,何樂而不為呢?
“走啊,小伙子,我領你看看現(xiàn)在大姑娘們都玩兒些啥?!崩先说囊痪湓挻蚱屏宋业某了肌M崎_房門朝前走,只見廣場上身穿民族特色服裝的男女老少正伴隨著歡快的音樂跳著舞呢。
我被他們的激情所感染,跟著老人融入這份歡樂之中,一起創(chuàng)造著這片土地上的新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