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軍 李姝慧
摘要:學分制是現代大學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實施學分制學費是真正體現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的現代教育理念的重要舉措。隨著學分制在我國高校的普及,諸多高校也開始嘗試學分制學費,推行完全學分制。本文以湖北省高校學分制學費的實施現狀為切入點,分別從供給層面和實施層面分析了湖北省高校學分制學費的實施困境。在此基礎上,本文提出推行供給側改革,消除實施阻礙,健全保障機制等改進對策。
關鍵詞:學分制;改革;完全學分制;學費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8)16-0113-03
一、引言
隨著學分制在全國高校的普及,如何實行真正完全的學分制成為新的熱點問題。21世紀伊始,從以一校、多校、一省改革為試點到全國各省份、各高校較大面積地鋪開,截止2004年全國有超過1/3的高校推行學分制收費制度。2011年,武漢大學和武漢理工大學率先開始在學校全面推行學分制學費,到2015年為止,湖北省共有9所高校實施學分制收費。諸多學者對實行學分制收費持積極的態(tài)度,認為實行學分制學費在學校層面可以提高高校的收費透明度、提高學校教育資源利用率;在學生層面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為貧困生順利完成學業(yè)帶來幫助;在教師層面可以形成高校教師的良性競爭。然而實施的過程并不是一帆風順,高校在學分制學費的探索過程中遇到了諸多困境。
二、湖北省高校學分制學費實施現狀
1.湖北省高校學分制學費收費標準。2015年,湖北省共有9所高校實行學分制學費,分別是武漢大學、武漢理工大學、三峽大學、武漢科技大學、中南民族大學、湖北工業(yè)大學、華中師范大學、武漢紡織大學、武漢輕工大學。2015年剛開始實施學分制學費的武漢紡織大學和武漢輕工大學并未公布其學分制學費收費標準,因此表1中只列出了2015年湖北省實行學分制學費的7所高校的收費標準。需要特別說明的是華中師范大學的免費師范生不在收費范圍之內,三峽大學的學分制學費針對一本專業(yè)和二本專業(yè)分別進行收費。
2.學分制收費實施特征。①收費群體只面向普通全日制本科生。目前,湖北省實施的學分制學費均只面向學校普通的全日制本科生,不包含所有研究生和第二學位、雙學位、國際合作項目等其他群體。分析其原因,不難發(fā)現,研究生和本科生培養(yǎng)模式有較大差異,研究生培養(yǎng)占用更多的科研資源和導師資源,對課程依賴較少,多數學校的研究生課程只涉及到研究生一年級,且多數專業(yè)的研究生課程只有20—30個學分,學分無法較好地反映出研究生的教育成本。②收費內容為專業(yè)學費+學分學費。2015年湖北省發(fā)布《省物價局省教育廳關于修訂高校學分制收費管理辦法的通知》(以下簡稱《2015年學費通知》),明確規(guī)定:改按學分制收費的高校,學費由專業(yè)學費和學分學費兩部分構成。表1體現了7所高校學費的組成部分,可以看出各高校嚴格按照規(guī)范執(zhí)行,收費內容為:學年學費=學年專業(yè)學費+學分學費×學分數。③收費方式為預收——結算制?!?015年學費通知》中指出,實施學分制學費的高校,學費收取方式為:專業(yè)學費按學年收取,學分學費實行“先選課后繳費”的原則。目前各高校學分制學費的收費方式為預收——結算制,具體操作以武漢理工大學為例,即學年開始前學生需要先繳納專業(yè)學費,繳納專業(yè)學費的同學方有選課資格,學期學習結束,根據個人修學分的情況進行學分學費結算,沒有結算完的學生無法參與下學期的選課。④收費標準差異明顯。由表1可以看出,各高校的收費標準有著明顯的差異。從學費組成的各部分內容來看,學分單價方面,各高校的單價維持在70元—100元/每學分,最高的為武漢大學、中南民族大學和華中師范大學,均為100元/每學分;最低的為三峽大學,為70元/每學分。專業(yè)學費在專業(yè)類別和學校方面都呈現出明顯的差異。從專業(yè)類別來看,各高校都采取按照一般專業(yè)、重點專業(yè)、藝術專業(yè)三類專業(yè)標準收取不同的專業(yè)注冊費。總體來看,三峽大學的專業(yè)學費整體較高,中南民族大學的專業(yè)學費整體較低。從學??v向分布來看,按照每個學生大學期間需要修滿200個學分計算,由表2內容比較得出,專業(yè)學費較高的三峽大學,四年的總學費并不是最高的,學分單價較高的學校(武漢大學、中南民族大學、華中師范大學)總費用均較高,學分單價較低的三峽大學和武漢理工大學的總費用較低。由此可以得出,學分單價學費的高低對學費整體的高低程度影響較大。
三、湖北省高校學分制學費實施困境分析
1.供給側困境分析。①學分制學費存在形式主義。在提高高校收費透明度方面,學分制學費只是以結果的形式將專業(yè)學費和學分學費的收費標準進行公示,無法切實提高高校教育成本來源的透明度,因此在提高收費透明度方面,學分制學費和學年制學費作用相差無幾。在某種程度上,目前湖北省各高校的學分制學費只是原先學年制學費的形式轉換。②課程供給能力有限。學分制學費的實施將課程賦予了一定的商品屬性,既然學生要為課程付費,作為供給方的學校則需要為學生提供較為豐富多樣的課程選擇,因此,學分制學費的實施需要較為充足的課程供給作為支撐。而事實層面上,各高校教育資源均很緊缺,最突出的表現即為每個學校的生師比。每學期的選課淪為“技術大戰(zhàn)”,學生無法實現結合自身的需求而進行選課,有的同學還會出現選不上課的情況。③學生主動性受制于培養(yǎng)計劃。學分制的實施旨在結合學生自身的特點進行多元化地培養(yǎng),賦予學生一定的選擇自主權。但各高校在培養(yǎng)計劃制定方面,給學生選擇的空間太小,學生主動性的發(fā)揮有限。以武漢理工大學通信工程專業(yè)的培養(yǎng)計劃為例,該專業(yè)正常畢業(yè)需要至少190個學分,必修課程為149個學分,占比78.42%。同樣,中南民族大學的經濟學專業(yè)正常畢業(yè)需要160個學分,必修課程為120個學分,占比75%。對比美國的學分制,選修課程的占比一般都在70%以上,差距較大。④相關學分制度尚未建立健全?!?015年學費通知》中指出,學生可按學校有關規(guī)定申請免聽和免修課程。免聽課程,須按要求完成該課程作業(yè)和考試,按四分之一的比例繳納該課程的學分學費,免修課程,不繳納學分學費。而在實際過程中,一方面,本科生免修課程和學分認定的課程有限,本身占比較低;另一方面,學分制學費出臺后各高校關于課程免聽、免修的相關制度并不完善。華中師范大學針對在校期間有校外交換經歷的學生制定了相關的學分認定制度,使交換生不用再重復修讀課程,重復繳納學費。但對于校內學生哪些課程可以進行免聽、免修,并沒有進行明確的規(guī)定。
2.操作過程困境分析。①路徑依賴較為嚴重。面臨著學費收取由學年制學費轉為學分制學費,學生、家長,包括老師都會存在一定程度的“水土不服”。一方面,學生由原先的一次性交完學年制學費可以無限制地選修課程變?yōu)檫x修一門課程便要繳納相應的費用,會感到自己失去了原有的既得利益。另一方面,繳費次數的增加和結構安排的不合理會給學生和家長以“變相漲學費”的心理感受。這些路徑依賴會增加學分制學費實施的障礙。②過程管理工作難度增大。學年制學費,學校管理部門只需要在固定的時間內按照標準收取費用,收費時間和額度相對較為固定,收費由學校財務部門負責即可。施行學分制學費收費,每年除了按照不同專業(yè)的標準收取專業(yè)學費以外,還需根據每個學生的選課情況收取學分學費,在增加管理部門工作量的同時,也很大程度地加大了管理部門的管理難度,學費管理不再單純是財務部門的工作,它涉及到教務系統(tǒng)的學籍變動和選課程序、學工系統(tǒng)的獎助貸業(yè)務、對外銀行代扣系統(tǒng)的多方位對接及學生自身的信息查詢,對高校部門的協(xié)調和信息化建設提出了很大的挑戰(zhàn)。③學生修讀過程易出現功利化現象。在學分制學費實施過程中,學生為了降低學習成本,不顧課程是否切合自身知識結構的需要,而只顧在最短的時間范圍內修滿學分、完成學業(yè)畢業(yè)了事,從而會選擇難度最低,耗時、耗力最少,考試容易通過的課程,這勢必會導致有些學生具有功利化的思想,與學分制學費激發(fā)學生學習自主性、滿足學生多樣化需要、提升培養(yǎng)質量的初衷是背道而馳的。
四、對策及建議
1.推進學分制學費供給側改革。①課程供給側改革。首先必須豐富課程數量。要實行完全的學分制,必須保證有足夠的課程供學生選擇。選課的有效實施基于質量高、數量多的課程,開設足夠數量和高質量的選修課,是學分制賴以生存的基礎,也是學分制學費實施的基礎。我國普通高校一般能開出的課程在1500—2000門左右,哈佛大學一年開設近2萬門課程,差距非常大。因此,高校必須不斷完善建設自身“課程庫”,進行課程的供給側改革,滿足學生選課的多樣化需求。②培養(yǎng)方案供給側改革。高校應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辦學理念,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觀念,以滿足學生的成長和需求為中心,滿足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需求,全面推進學分制改革,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學分制教學管理。
2.完善學分制學費相關的保障機制。①建立健全學分制學費下的獎助貸體系。學校在實行學分制學費的同時,可建立“獎、助、補、減、貸”等助學配套措施,幫助經濟困難的學生順利完成學業(yè)。一是需要加強高校與銀行的溝通與合作,明確借貸標準,消除獎勵資助體系的操作障礙。二是高校需明確與學分制學費相匹配的貧困生補助和學費減免等配套標準,使經濟困難的學生有據可循。三是按照學費的一定比例設立貧困生獎學金,激勵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成績優(yōu)秀的貧困生予以一定的獎勵。四是為經濟困難的學生提供勤工助學的崗位和機會,讓他們通過自己的勞動來分解學費負擔。②建立健全學分制學費下的學分認定體系。各高校應該建立健全與之相關的學分認定制度,對于免聽、免修課程的類型、占比、相關課程免除學費的比例及各環(huán)節(jié)的操作程序進行詳細、具體的說明。③推進多部門過程性動態(tài)化聯(lián)系。要滿足學分制收費下教務部門、財務部門、學籍管理部門的有效銜接,學校必須基于校園信息網絡,實現財務數據與教務數據、學籍數據的傳遞與共享。為此,可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一是財務系統(tǒng)與學籍系統(tǒng)的對接,即高校需要根據學生學籍情況,收取專業(yè)學費;二是財務系統(tǒng)與教務系統(tǒng)的對接,即高校需要根據學生選課情況,對學生個人需要交納的費用進行梳理、結算;三是財務系統(tǒng)與獎助系統(tǒng)的對接,即高校需要根據學生獎、助、貸等信息,對貧困生的學費進行相關的抵免。
學分制學費的改革涉及到高校的收費制度、學籍管理制度、教學管理制度、人事制度等諸多方面,是一項龐大的教育管理系統(tǒng)工程,在操作過程中也容易出現諸多限制,如何使學分制學費改革得到更好更徹底地落實,湖北省各高校仍需不斷探索和改進。
參考文獻:
[1]閆廣芬,翟曉靜.高校學分制收費:現狀,問題與對策[J].中國高教研究,2007,(09):58.
[2]鞠妮妮.高校學分制收費的困境與對策[J].工作研究,2015,(05):69.
[3]黃德,王國蘭.淺談高校學分制收費管理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市場,2013,(29):179.
[4]姬雪梅.高校學分制收費改革的困境與對策[J].教育財會研究,2014,25(6):35.
[5]陳洪萍.高校實行學分制收費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價格月刊,2004,(10):28.
[6]鄒瓊芳.我國高校學分制的管理體制障礙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
[7]包躍芳.高校學分制收費管理相關問題探討[J].經濟師,2012,(6):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