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清廉
孩子是一個家庭的希望,家里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長,可他(她)們在成長過程中,總有這樣那樣的問題,讓家長頭痛。其實沒有哪個孩子的成長過程是一帆風順的,也沒有哪個孩子生來就是“壞孩子”,孩子的性格受成長環(huán)境、家庭和學(xué)校的教育方法等多方面影響。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有些與生俱來的“習(xí)性”,掌握了孩子的成長規(guī)律,才能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不但能讓自己成為一個稱職的家長,還能成為孩子的朋友。
母親講述:我的兒子小雨今年5歲多,他稍不順心就會大發(fā)脾氣,常常無理取鬧,有時還在地上打滾,我真想揍他一頓。
專家解析 首先大人應(yīng)該清楚,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是不會體諒和了解大人的處境和心情的,他們還不清楚哪件事該做,哪件事不該做。小雨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是想引起大人的注意。孩子有時發(fā)脾氣,在地上打滾哭鬧,是故意試試這樣做會有什么結(jié)果。父母應(yīng)該平靜地面對孩子失控的情緒,事后告訴孩子發(fā)脾氣是不能解決問題的。孩子不順心就哭鬧,父母首先應(yīng)該想想孩子哭鬧的原因,對孩子提出的合理要求應(yīng)予以滿足,對不合理的要求也要對孩子講明為什么不行。孩子若不聽,繼續(xù)鬧下去,最好的辦法是不予理睬。打罵只會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而無原則地滿足孩子的要求,也會助長孩子的不良行為。
母親講述:我女兒佳佳今年4歲,通過平時的觀察,我發(fā)現(xiàn)她變得越來越自私,她的玩具不讓別的小朋友玩,哪怕摸一摸也不行。買給她的零食怎么哄也不肯分給別人,平時我與她爸也沒少教育她,但效果并不好。
專家解析 當孩子拒絕與他人分享自己的食物等物品時,父母不必大動肝火,因為這樣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對孩子而言,學(xué)會分享是一個過程,而且是一個一而再再而三的培養(yǎng)過程?,F(xiàn)在許多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像掌上明珠那樣供著,多數(shù)時間是一個人享受,孩子自然就漸漸地形成了自私自利的思想。所以,做父母的,從孩子小的時候開始,就不應(yīng)該讓孩子覺得自己是家庭的中心,家人都圍著她轉(zhuǎn),從而助長孩子的占有欲和自私自利的性格。若不良性格已露苗頭,可以試著了解什么東西是自己的孩子能暫時割舍的,并嘗試著與她溝通,慢慢引導(dǎo)她與玩伴分享。特別是當她想要別的小朋友的物品時,更是教育孩子的好機會。這時就可告訴她,一個人不能太自私的道理,因為你愛別人,別人才愛你。
母親講述:小麗5歲多了,我發(fā)現(xiàn)她開始會撒謊來掩飾自己的一些過錯,我曾多次用責罰來對付孩子的“頑疾”,可是效果并不理想。
專家解析 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會撒謊,做父母的往往很震驚,不能接受。其實孩子到了一定年齡學(xué)會了撒謊并不奇怪。撒謊是孩子自我保護意識的體現(xiàn),當她干了一件可能會讓父母生氣的事情時,撒謊就成了她逃避責任的方法。研究發(fā)現(xiàn),孩子說謊多是因為孩子犯錯誤時講了真話,而受到了懲罰,以后就不敢再講真話。小孩子犯錯誤是難免的,決不可隨便棍棒相加,但也不可助長孩子說謊的不良行為,應(yīng)該通過溝通,和顏悅色地了解孩子為什么犯錯誤,并告知孩子以后怎樣才能避免不再犯同樣的錯誤。
其實,小孩并沒有“好”“壞”之分,就看家長如何教育,如何對待孩子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編輯 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