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楠楠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急危重癥,經皮冠狀動脈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術是目前治療AMI的有效手段,主要是通過疏通閉塞的冠狀動脈恢復心肌血氧供應來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但PCI作為一種創(chuàng)傷性操作,治療后還應配合有效的護理干預來促進患者康復[1-2]。研究選取我院108例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手術的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分階段康復護理的臨床應用效果,現(xiàn)進行如下報道。
選取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108例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手術的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AMI的診斷標準[3],行PCI術治療患者自愿簽署手術知情同意書,且排除其它心腦血管疾病、嚴重并發(fā)癥、精神疾病及手術失敗者。其中男62例,女46例;年齡51~77歲,平均(64.86±3.42)歲,梗死部位:前壁42例,下壁46例,其他20例。根據硬幣投擲法將受試者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54例,兩組患者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對比分析。
對照組患者給予傳統(tǒng)的圍術期護理,研究組患者在此基礎上給予分階段康復護理,具體為:(1)第一階段:術后待患者病情穩(wěn)定后向患者講解疾病及PCI術的相關知識,提高患者疾病知識認知水平,指導患者以少量流質飲食為主,被動活動關節(jié)及大肌群組織等,并采用加壓止血器加壓止血,每隔1 h放一次氣,沒有特殊的出血,6 h后撤掉止血器,換彈力繃帶加壓,再過1 h解除壓力,直到第2 d白天再撤掉。指導患者通過聽音樂等方式分散注意力,減輕疼痛,囑患者前3 d絕對臥床休息[4]。(2)第二階段:術后第4~6 d指導患者床上自行進食,主動活動對側肢體,同時指導患者家屬協(xié)助患者進行洗漱、擦浴修剪指甲等日?;顒?,并向患者介紹術后康復的大致時間及過程。根據患者術后恢復情況增減活動量,每次活動后休息15~30 min[5]。(3)第三階段:術后第7 d后根據患者病情恢復情況制定針對性的康復護理方案,指導患者進行腹式呼吸、旋轉足部、伸展肢體關節(jié)、逐步下床站立,病房內走動,在過渡到室外運動、走廊散步等,逐步增加運動量,以感到不適為度。整理患者康復運動相關數據,再由??漆t(yī)師對患者的運動方式、運動程度進行指導,以改善心功能?;颊叱鲈簳r囑患者選擇步行、慢跑、騎自行車等方式堅持運動,并向其介紹術后注意事項,提高患者術后康復依從性。
表1 兩組患者干預效果
表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分, x- ±s)
比較兩組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住院時間及生活質量評分。采用簡化的SF-36生活質量量表從生理職能(role physical,RP)、精神健康(mental health,MH)、社會功能(social function,PSP)、情感職能(role emotional,RE)、軀體功能(physical function,BP)5個維度評價患者的生活質量,每項滿分100分[4]。
采用SPSS 19.0軟件統(tǒng)計所有數據,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表示,行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干預后研究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及住院時間均低于對照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2。
AMI具有發(fā)病急促、病情進展快、死亡率高的特點,及時有效的恢復心肌血氧供應及改善預后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有研究表明,PCI術后的康復護理有助于減少并病癥、縮短患者的康復時間[4]。近年來,隨著快速康復護理理念在臨床的不斷深入,各種康復護理干預措施也應運而生,分階段康復護理主要是根據某種疾病而設定的一種有目的性、針對性、科學性的護理方法,促進患者快速康復[6-9]。在本研究中根據患者術后不同階段對患者實施生活護理、健康宣教、運動指導等,縮短患者的治療周期,促進康復。結果表明干預后研究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及住院時間均低于對照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分階段康復護理有助于減少PCI術后并發(fā)癥,縮短患者的治療時間,提高生活質量。
[1] 王紅,王璞,郝永紅. 分階段康復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中的應用[J]. 護理實踐與研究,2015,12(12):56-57.
[2] Verdoia M,Pergolini P,Barbieri L,et al. Impact of preprocedural dual antiplatelet therapy on periprocedural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patients undergoing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s with adjunctive tirofiban[J]. Thromb Res,2018,15(164):17-23.
[3] 劉春霞.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經皮冠脈介入術后早期康復鍛煉效果評價 [J]. 中國鄉(xiāng)村醫(yī)藥,2016,23(9):11-12.
[4] 原敏,張聰,張欣,等.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療術后早期康復護理對心理狀況的影響[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5,31(z2):186.
[5] 王改紅. 早期康復護理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療術后心理狀況的影響[J]. 基層醫(yī)學論壇,2016,20(30):4269-4270.
[6] 陳麗娜,段培蓓,張學萍. 早期心臟康復計劃對急性心肌梗死PCI術后生活質量的影響[J]. 中西醫(yī)結合護理(中英文),2017,3(2):89-91.
[7] 蔡澤坤,徐琳,馬駿,等. 早期心臟康復程序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后心臟收縮功能的影響[J]. 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2017,32(4):391-395.
[8] 夏春梅,許輝,李淑芬,等. 早期心臟康復程序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 中國基層醫(yī)藥,2011,18(14):1880-1881.
[9] 江美丹,黃永潔,陳翠蘭. 顱腦損傷患者神經功能障礙的早期介入康復護理措施和效果 [J]. 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7,8(16):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