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春艷
摘 要:本文是78%撲草凈·乙草胺·異噁唑草酮懸乳劑防除花生田雜草田間的藥效試驗報告,通過實驗得出結果與分析,僅供廣大讀者借鑒參考。
關鍵詞:花生田雜草;防除;78%撲草凈·乙草胺·異噁唑草酮懸乳劑
中圖分類號:S451.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80333056
1 試驗目的、試驗條件
了解78%撲草凈·乙草胺·異噁唑草酮懸乳劑對花生田一年生、多年生雜草的防除效果、確定使用時期、最適劑量及對花生生長發(fā)育是否安全等,為此農藥推廣應用提供依據。
施藥作物,吉育302花生,5月4日常規(guī)播種,栽培條件,試驗地白漿型土壤,土壤pH值6.5,有機質含量2.8%。常規(guī)人工播種,前茬作物為玉米,除草劑施用莠去津+乙草胺。
2 試驗設計和安排
2.1 藥劑
試驗藥劑,78%撲草凈·乙草胺·異噁唑草酮懸乳劑(以下簡稱藥劑1)。
2.2 對照
設80%西凈·乙草胺乳油(以下簡稱對照藥劑)和空白對照處理。試驗設計(除處理6小區(qū)面積都是300m2)。處理1藥劑1,用劑量150mL/667m2,用藥量67.5mL;處理2藥劑1,用劑量200mL/667m2,用藥量90mL;處理3藥劑1,用劑量250mL/667m2,用藥量112.5mL;處理4藥劑1,用劑量300mL/667m2,用藥量135mL;處理5對照藥劑,用劑量225mL/667m2,用藥量101mL;處理6空白對照,小區(qū)面積60m2。
2.3 小區(qū)排列
按小區(qū)123456正常順序排列。
2.4 施藥方法
常規(guī)電動噴霧器進行均勻莖葉處理。
2.5 施藥時間和次數
施藥時間是花生播種后第8天施藥,5月10日上午進行苗前一次性封閉除草。
3 調查、記錄和測量方法
3.1 氣象及田間管理資料
氣象資料,5月10日施藥當日溫度6~28℃,無降雨,3~4級南風;田間管理資料,每667m2施撒可富54%復混肥料(N、P、K-28、13、13)20kg,施用方法為底肥一次性施入。
3.2 雜草調查
調查時間和次數,全生育期共調查2次,分別為施藥后15d和30d調查雜草株數;調查方法,雜草株數調查時每小區(qū)隨機3點取樣,每點1m2,記錄雜草種類及數量。
3.3 藥效計算方法
依據準則GB/T 17980.42—2000,株數防效=(空白區(qū)株數-處理區(qū)株數)/空白區(qū)株數×100。
3.4 作物調查
調查時間和次數,施藥后1周連續(xù)觀察,藥后15d、30d、花生開花期觀察花生生長情況,共調查5次;調查方法, 施藥后對作物進行連續(xù)目測觀察,記錄藥害癥狀(生長抑制、褪綠、枯斑、畸形等),和發(fā)生程度及恢復時間。花生開花期與對照相比是否有差異。施藥后對作物進行連續(xù)目測觀察,沒發(fā)現藥害癥狀,與對照田相比沒有差異。
4 結果與分析
5月25日進行第1次雜草調查,試驗地空白對照處理區(qū)內稗草、馬唐、苘麻、鴨跖草、刺菜、鬼針草非常多且生長旺盛。試驗處理1有零星雜草,雜草黃化、矮小,葉片皺縮、葉緣干枯。處理2至處理5小區(qū)幾乎沒有雜草。
6月10日進行第2次雜草調查,此時花生4片葉,觀察發(fā)現處理1和處理5小區(qū),有零星雜草,雜草黃化、矮小,如苘麻植株發(fā)黃、葉片皺縮已經有死亡株;鴨跖草葉緣干枯、葉片皺縮失綠;稗葉植株細小等癥狀。處理2、3、4小區(qū)無草。
空白對照區(qū)一年生、多年生雜草生長旺盛。藥劑效果評價:該復配藥劑為內吸選擇性除草劑,能非常有效地防除花生田一年生和多年生雜草,對禾本科雜草稗草和馬唐;闊葉雜草苘麻、鴨跖草、柳葉刺蓼、鐵莧菜、藜、小飛蓬、牛繁屢、馬齒莧等均有較好的防治效果。15d調查處理1總株數防效為98.6%;30d調查處理2至處理5小區(qū)總株數防效為100%。 處理1總株數防效為99.4%;處理5總株數防效為98.5%;處理2.3.4防效為100%。
可以看出30d的株數防效98.5%以上,說明該藥的持效期較長。最低劑量與對照藥劑中量的除草效果相當,說明該藥對花生田一年生雜草具有非常高防效,這個試驗藥劑具有很好的推廣應用價值。
應用適期與推薦劑量:該藥應用適期為花生播后苗前土地壤封閉處理,推薦劑量為有效成分150~200mL/667m2,兌水量30~50L/667m2。
安全性評價:該藥劑對花生生長安全可靠,對花生各生育期均未見影響。
參考文獻
[1]程麥鳳,黨建友,連晉,等.晉南夏播花生田2種除草劑藥效試驗[J].農學學報,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