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琳 張玲
摘 要 微課程的應用受到廣大師生的喜愛,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對高中化學教學中微課程的設計與應用進行研究,介紹其內涵,討論設計原則,探索應用案例。
關鍵詞 高中化學;微課程;實驗;翻轉課堂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8)03-0113-02
1 高中化學教學中微課程的內涵
微課程是一種與當今流行的碎片化學習、混合模式教學、翻轉課堂等新型教學模式相適應的課程形式,是結合一門課程具體的知識點進行設計的一種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短小精悍的數字化課程資源。
高中化學課程具備較強的理論性和實踐性,課程中許多知識點非常復雜、抽象,如化學方程式、原子結構等,學生掌握起來非常困難。微課程正好能夠彌補傳統(tǒng)高中化學課程教學的不足,將高中化學課程中的重要知識點以微視頻資源的形式展示給學生,更有利于學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相關的化學知識。
2 高中化學教學中微課程的設計原則
結合高中化學課程的特征,以學生為主體 高中化學教學中微課程的設計應該體現(xiàn)在多元開放的環(huán)境中堅持全面性,將學生向著正確的方向進行引導。與此同時,應該注重學生的未來發(fā)展,綜合考慮不同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潛力,反映出高中化學教學中微課程的選擇性、基礎性、時代性等。另外,高中化學教學中微課程的設計應該密切聯(lián)系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促使學生認識到化學與日常學習和生活相互聯(lián)系,通過學習化學來解決日常學習和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以此來推動社會發(fā)展和科學發(fā)展,造福人類社會,從而在學習化學時具備更強的動機。
在體現(xiàn)出微課程短小精悍的同時,考慮微課程的完整性 微課程由于其具備短小精悍的特點,因此非常適合學生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學習,贏得廣大學生的歡迎。所以,在微課程設計過程中一定要嚴格把控好時間,避免過于冗長的微課程給學生帶來視覺疲勞和厭倦。在高中化學微課程的設計中,應該將不同的知識點分類展示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在視覺、聽覺上感受到不一樣的高中化學,促使學生深入理解和掌握高中化學中的知識點。與此同時,也應該考慮到微課程的完整性。也就是說,必須保證高中化學微課程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等整體框架的完整性,并且在微課程中適當地安排相關的習題或者反饋,保證整個知識點講授的完整性。具體來說,在設計關于“氧化還原反應”的微課程時,一方面應該介紹相關的概念、化學方程式等知識點,另一方面應該講解氧化性與還原性相關知識點,通過這種方式,促使學生通過觀看微課程真正掌握“氧化還原反應”中所涵蓋的所有相關的知識點。
在保證微課程的有效性的同時,凸顯微課程的創(chuàng)新性 高中化學微課程是為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提供服務的,是對傳統(tǒng)的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和拓展。因此,高中化學微課程設計的有效性非常重要,必須通過微課程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堂氛圍,切實有利于改進教學效果和達成教學目標。微課程的設計必須密切聯(lián)系當前的高中化學教學實際情況,緊跟高考試卷的出題特征而加入特定的設計要素,緊跟科技發(fā)展的新形勢,體現(xiàn)出微課程的創(chuàng)新性,并且關注學生學習知識、技能與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形成。
加強學科交叉,實現(xiàn)化學與其他學科的多元整合 結合當前國內外的教育狀況,當今的學生一定要掌握多元文化知識,才能夠在將來更好地發(fā)揮其個人價值。高中學生必須學習多門課程,具備綜合利用各種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高中化學微課程的設計也應該在體現(xiàn)出化學課程特色的同時,加強學科交叉,促進不同學科之間的相互滲透。具體來說,在“離子方程式的配平”一節(jié)課的教學中,其中也包含有關“電荷守恒”等知識點,學生不容易理解,教師就可以在講解“離子方程式的配平”的過程中,適當融入“電荷守恒”的內容,引導學生認識到知識是可以融會貫通的,不同學科之間是可以相互滲透的。這樣就打破了學科的界限,促進學生對于知識的深入掌握。
3 高中化學教學中微課程的應用案例
在課前的應用
1)微課程運用在上課前,主要目的就是幫助學生預習新知識。高中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并不是很強,教師安排學生提前預習新知識,往往只有少數學習自制力強的學生能夠通過閱讀教材來完成存在一定難度的課前習題任務這種乏味無趣的方式進行課前預習,效果非常不理想。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在課前觀看微課程,在觀看微課程的過程中完成課前預習任務單,讓學生以一種更加新穎、愉快、輕松的方式做好課前預習。
如在“鋁的重要化合物”一節(jié)課的課堂教學之前,教師可以設計一節(jié)微課程,專門講授鋁的氧化物、鋁的氫氧化物、鋁鹽,通過在微課程中穿插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各種有趣的圖片的方式,引導學生深入掌握鋁的一些重要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學生在觀看微課程的過程中,就會提前掌握有關“鋁的重要化合物”的生活背景,并且在心中也會產生一定的疑問,帶著疑問就能夠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認真聽講,從而更加有效地學習新知識。
2)微課程運用在上課前的另外一個目的,就是如果在課堂上教師沒有足夠的時間引導學生對新知識所需要用到的舊知識進行復習,或者是對相關的化學背景進行深入講解,那么,教師就可以通過安排學生提前預習微課程的方式,提前復習相關舊知識,為課堂上的學習奠定堅實基礎。
如在“離子鍵”一節(jié)課的教學中,為了保證學生能夠深入地掌握“離子鍵”這一微觀抽象的內容,教師可以在微課程中演示Flash,引導學生提前了解“離子鍵”;也可以安排學生提前下載“離子鍵”這款電腦游戲,引導學生在玩游戲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學習“離子鍵”的內涵、作用。
再如在“化學實驗基本方法”的教學中,由于學生在初中階段已經學習了化學藥品的取用等相關的實驗操作內容,然而由于寶貴的課堂時間非常有限,沒有足夠的時間領著學生對于相關的舊知識進行復習,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通過安排學生提前觀看微課程的方式,盡量地節(jié)約寶貴的課堂教學時間,讓學生在觀看微課程的過程中提前接觸有關的舊知識,以保證學生能夠在課堂學習中做到溫故而知新。
在課上的應用
1)微課程在課上的應用,主要目的就是新課的導入。教師可以安排學生觀看微課程,從而自然順利地導入新課。如在“苯”一課的教學過程中,對于“苯”的結構的介紹是重點。在新課導入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看微課程,讓學生了解科學家對苯環(huán)結構的研究歷史。與此同時,微課程也可以通過動畫人物彼此對話的方式,生動形象、活靈活現(xiàn)地展示出來;而并非以往的高中化學教學中,要求學生自己閱讀教材,或者是讓學生觀看鋪滿文字介紹的多媒體幻燈片的方式進行新課導入。通過這種方式,不僅有利于節(jié)約大量的教師講授時間,也有利于防止學生出現(xiàn)厭學情緒。
2)微課程在課上的應用,另外一個目的就是以微課程的形式向學生展示實驗現(xiàn)象。對于有些在課堂上不容易操作或者操作需要耗費大量時間的實驗,教師可以提前在化學實驗室中做好實驗并且將其錄制成微課程,在課堂上向學生展示。另外,傳統(tǒng)的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教師以口頭講解的方式講授課程內容在實際生產中的具體應用,現(xiàn)在也可以借助于播放微課程的方式進行取代。
如在“金屬的冶煉”一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中,對于鋁熱反應這個實驗,由于在課堂上進行實驗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教師就可以提前在實驗室中做好實驗并錄制成微課程,在課堂上要求學生觀看這個微課程,獲得真實的實驗感受。另外,對于“金屬的冶煉”,教師也可以同時設計一節(jié)微課程來展示各種金屬在工業(yè)生產中的冶煉過程,引導學生直觀感知化學和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
在課后的應用
1)微課程在課后的應用,主要目的是鞏固已學知識,強化學生對于課堂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如教師在課堂上講授“金屬鋁以及鋁的重要化合物”相關內容之后,學生可能仍然對于這些知識點沒有理清頭緒。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在課后觀看一節(jié)總結性的微課程,詳細梳理課堂上的相關知識點,引導學生理清“金屬鋁以及鋁的重要化合物”中涉及的眾多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
2)微課程在課后的應用,另外一個目的就是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意識。如在“鈉的重要化合物:碳酸鈉、碳酸氫鈉”的課堂教學之后,教師可以安排學生課后親自動手制作一個蛋糕,要求學生通過觀看教師事先準備好的制作蛋糕的微課程,邊看邊動手操作,在微課程中向學生演示制作蛋糕的具體過程、所需材料等,也可以在微課程中展示教師自己動手制作蛋糕的視頻,并提問:為什么蛋糕會蓬松有小孔?這些小孔有什么作用?要求學生思考其中所蘊含的化學知識。通過這種方式,學生既能夠掌握制作蛋糕的方法,又能夠再次鞏固課堂上的相關知識點,動手操作、自主探究的能力也得到提高,也認識到了生活中經常會用到化學相關的知識,從而更加熱愛學習化學。
4 結語
綜上所述,高中化學教學中微課程的設計與應用對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都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贏得了師生的青睞。雖然當前高中化學微課程在教學實踐中才處于起步階段,微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仍然不夠健全,但是筆者堅信,在不久的將來,高中化學微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會逐漸健全,微課程的內容也會變得更加豐富,將會對將來的教學改革發(fā)揮良好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路瑰赟.高中化學微課設計與應用分析[D].南寧:廣西師范學院,2015.
[2]袁金超.基礎教育微課資源設計開發(fā)的現(xiàn)狀分析與策略研究[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