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琴
大英縣婦幼保健計生中心婦產科,四川遂寧 629300
盆底功能障礙性疾?。≒FD)是由多種因素作用使盆底支持組織功能減弱,從而使盆腔內器官發(fā)生移位,進而累及其他盆腔內臟器的位置和功能變化,主要癥狀為壓力性尿失禁(SUI)及盆腔臟器脫垂(POP)[1]。 妊娠期與分娩期女性盆底出現(xiàn)生理及解剖的變化,使盆底結構及其功能受到影響和損害,最終造成PFD的發(fā)生。近些年來,為了不受到陰道分娩的疼痛并且減少產后盆底功能損害,選擇剖宮產術的產婦數(shù)量呈上升的趨勢。陰道分娩和剖宮產兩種方式對產婦盆底結構、功能和PFD的發(fā)病率的影響,成為婦產科臨床醫(yī)生關注的焦點。PFD的治療方法以手術治療與非手術治療為主,手術治療效果顯著但存在治療費用較高、并發(fā)癥較多的缺點,而非手術治療能夠彌補這些不足,早期盆底康復治療對于PFD的預防治療,提高產婦的生活質量方面具有重要價值。報道如下。
選取該院自2015年2月—2016年10月在婦產科分娩的66例產婦,所有產婦都通過B超檢查確定單胎,都是足月生產,按分娩方式分為陰道分娩組和剖宮產組,各 33例。陰道分娩組:年齡 22~38歲,平均(34.67±5.58)歲,體重 52~73 kg,平均(58.29±5.73)kg。剖宮產組:年齡 21~37 歲,平均(33.55±5.39)歲,體重 54~76 kg,平均(59.58±5.02)kg。兩組產婦均為初產,在產后第7周到院檢查盆底功能,均有程度不一的盆底功能障礙。SUI的診斷標準為產婦在一般情況下沒有漏尿癥狀,當腹壓升高時尿液不受控制流出。輕度:產婦有咳嗽、大笑、打噴嚏的動作時出現(xiàn),發(fā)生次數(shù)>2次/周;中度:產婦走路與運動時出現(xiàn);重度:產婦站立時發(fā)生。兩組產婦的年齡和體重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兩組產婦產后的陰道壓力、盆底肌疲勞度及盆底肌分類比較[n(%)]
盆底功能檢查:使用徒手檢查盆底肌力:在右手戴無菌醫(yī)用手套,食指和中指分別放在陰道后穹窿向后1.5 cm處6點鐘位置和陰道外口向內1~2 cm處,分別對盆底深層和淺層的肌力進行檢測;左手放在產婦的腹部用來檢測盆底肌和腹肌是否同時縮緊。根據(jù)法國國家衛(wèi)生診斷認證局(ANNAES)[2]推薦的檢查標準進行判斷;使用神經肌肉刺激治療儀(PHENIXUSB4)檢查陰道壓力、盆底疲勞度和盆底肌力;按照盆腔器官脫垂定量分期法(POP-Q)[3]和POP-Q臨床分期標準對POP情況進行檢查。
康復治療:給予66例產婦電刺激+生物反饋+盆底肌鍛煉康復治療。使用神經肌肉刺激治療儀,產婦取半臥位,將盆底肌肉治療頭緩慢放入陰道內,電刺激從低電流強度(0 mA)開始逐漸調高,使產婦的盆底肌肉能夠明顯收縮同時沒有疼痛感,進行生物反饋綜合練習。30 min/次,2次/周,連續(xù)進行2個月。盆底肌訓練:進行肛門和陰道的縮緊運動,單次縮緊>3 s再放松,10~15 min/次,2~3 次/d。
觀察指標兩組產婦的陰道壓力、盆底肌疲勞度、盆底肌分類。治療前后的盆底肌分類、肌電壓。
療效評價:SUI:治愈:產婦治療后,發(fā)生咳嗽及打噴嚏等使腹壓升高時沒有漏尿發(fā)生;顯效:癥狀有所緩解,SUI次數(shù)減少1/2;無效:癥狀和SUI次數(shù)均沒有變化。POP:治愈:產婦治療后,POP癥狀全部消失,POP-Q分期是0度;顯效:產婦治療后,POP癥狀有所改善,POP-Q分期降低1個級別;無效:產婦治療后,POP癥狀和POP-Q分期均沒有變化。產后盆底肌力和肌電壓:肌力:治愈,產婦治療后肌力升到5級;顯效,產婦治療后肌力升高大于等于2級;無效,肌力沒有變化。肌電壓:有效,治療后盆底肌收縮時所形成的最大張力與治療前相比升高大于50%。
將研究數(shù)據(jù)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處理,計數(shù)數(shù)據(jù)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數(shù)據(jù)用(±s)表示,采用 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產婦產后的陰道壓力、盆底肌疲勞度及盆底肌分類見表1,兩組產婦產后的陰道壓力、盆底肌疲勞度及盆底肌分類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治療前后產婦盆底肌力和肌電壓情況見表2,治療后產婦的盆底肌力Ⅰ類(4.10±0.47)級,Ⅱ類(4.08±0.51)級,肌電壓(14.26±3.96)μV 均高于治療前[(1.09±0.55)級,(1.72±0.48)級,(6.72±1.83)μV],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2 治療前后產婦盆底肌力和肌電壓情況比較(±s)
表2 治療前后產婦盆底肌力和肌電壓情況比較(±s)
時間 盆底肌力(級)Ⅰ類 Ⅱ類 肌電壓(μV)治療前(n=66)治療后(n=66)t值P值1.09±0.55 4.10±0.47 12.547 0.006 1.72±0.48 4.08±0.51 13.976 0.004 6.72±1.83 14.26±3.96 8.493 0.011
PFD雖然不能導致死亡,但卻嚴重影響著女性的正常工作生活,SUI患者由于擔心在自己咳嗽、大笑或運動時無法馬上找到洗手間而不愿意到公共場所,有部分PFD患者沒有與他人交往的信心,從而使其人際關系被破壞,導致其心理出現(xiàn)自卑、抑郁等不良狀態(tài)。另外,PFD還增加了患者及其家庭經濟負擔。在美國,每年約有163億美元為SUI的治療費用,POP治療費用高于10億美元[4]。PFD的致病因素有很多,有研究報道,妊娠與分挽是導致PFD的重要獨立風險因素,特別是在初產婦身上尤為明顯,妊娠與分挽使SUI的發(fā)病率升高,尤其是首次妊娠,約有18.6%的孕婦在妊娠后期發(fā)生SUI[5]。該研究結果顯示,產后第7周產婦的陰道壓力、盆底肌疲勞度及盆底肌力都處于較差的狀態(tài),陰道分娩組和剖宮產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表明妊娠與產婦盆底功能的減弱關系密切,剖宮產和陰道分娩一樣會對盆底的支持組織有不同程度的傷害。盆底康復治療具有簡單易行、安全性高、療效明顯等優(yōu)點,醫(yī)護人員采用以電刺激、生物反饋及盆底肌鍛煉聯(lián)合應用的治療方法。神經肌肉刺激治療儀能夠使受損傷的神經細胞和盆地肌肉縮短修復時間、使神經肌肉的反射得到恢復、使肛門和尿道括約肌的功能增強、使淋巴及血液循環(huán)順暢、使免疫力和疼痛閾升高等。盆底肌鍛煉能夠使骨盆內的脂肪沉積降低,使盆底肌力增強,使盆底血循通暢,使PFD的發(fā)病率大幅下降。
綜上所述,妊娠與分娩對盆底功能有嚴重的影響,主要影響為陰道壓力及盆底肌力均降低,盆底肌疲勞度升高。早期盆底康復治療能夠增強盆底肌力和收縮功能,在PFD的預防和治療方面具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周英,劉艷.盆底肌收縮狀況與妊娠早期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關系及影響因素研究[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5(17):1421-1423.
[2]劉苑文,李建梅.盆底肌肉訓練對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康復效果[J].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2015,26(18):4220-4221.
[3]鞠慧影.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采用盆底肌肉訓練的康復效果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5(31):45-46.
[4]尚雪艷,王濱,巫珊,等.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診療進展[J].湖南中醫(yī)雜志,2016,32(1):184-186.
[5]姜智慧,夏玉娟,薛華,等.產科因素對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發(fā)生的影響[J].安徽醫(yī)藥,2016,20(4):703-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