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振和
通過試驗全面了解自走式智能變量噴桿噴霧機防治水稻主要病蟲害的適應性,掌握其田間行走速度、噴霧壓力對水稻病蟲害防效的影響,通過試驗在防效、作業(yè)效率等都有所提高。
為全面了解自走式智能變量噴桿噴霧機防治水稻主要病蟲害的適應性,掌握其田間行走速度、噴霧壓力對水稻病蟲害防效的影響,為大面積推廣應用提供科學依據。
1 試驗條件
供試作物:水稻鹽豐47
試驗對象:二化螟、稻飛虱、紋枯病、稻瘟病和產量影響
試驗地點:遼寧省盤錦市盤山縣太平鎮(zhèn)
栽培方式:機插移栽田
2 試驗設計
2.1 試驗藥劑
10%阿維·氟酰胺懸浮劑 北京愛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50%吡蚜酮水分散粒劑 江蘇省鹽城利民農化有限公司
30%苯甲·丙環(huán)唑乳油 江西眾和化工有限公司
52%噻呋·戊唑醇乳油 安徽美蘭農業(yè)發(fā)展股份有限公司
10%烯啶蟲胺水劑 江蘇健谷化工有限公司
35%己唑·稻瘟靈懸浮劑 陜西恒田化工有限公司
20%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 美國杜邦公司
0.136%赤·吲乙·蕓可濕性粉劑(碧護) 德國
2.2 試驗機械
3WSH-500自走式智能變量噴桿噴霧機 山東永佳動力股份有限公司
3WZ-30-200D型推車(排管)式動力噴霧機 深圳市隆瑞科技有限公司
3WBD-20L型電動噴霧器 臺州市黃巖綠野噴霧器廠
2.3 試驗處理
3WP-500G高地隙自走式噴桿噴霧機4個處理(田間行走速度4km/h、噴灑壓力為0.5MPa為處理1,4km/h田間行走速度、噴灑壓力為0.7MPa為處理2;田間行走速度6km/h、噴灑壓力為0.5MPa為處理3,6km/h田間行走速度、噴灑壓力為0.7MPa為處理4)2.67hm2,3WZ-30-200D型推車(排管)式動力噴霧機施藥防治區(qū)為處理5,面積0.67hm2,背負式電瓶噴霧器施藥防治區(qū)為處理6,面積0.67hm2,空白對照區(qū)為處理7,面積0.07hm2。7個處理,不設重復,共計4.07hm2。
2.4 施藥防治情況
本試驗共進行3次施藥,各處理用藥相同。
第1次7月5日上午施藥,防治二化螟、稻飛虱、紋枯病;用藥分別為10%阿維·氟酰胺懸浮劑30g/667m2,50%吡蚜酮水分散粒劑10 g/667m2、30%苯甲·丙環(huán)唑乳油15g/667m2,調節(jié)劑碧護2g/667m2。
第2次7月30日上午施藥,防治稻飛虱、紋枯病、稻瘟病,兼治二化螟;用藥分別為10%阿維·氟酰胺懸浮劑30g/667m2,50%吡蚜酮水分散粒劑20g/667m2、52%噻呋·戊唑醇乳油15ml/667m2,35%己唑·稻瘟靈乳油80 ml/667m2。
第3次8月15日上午施藥,防治二化螟、稻飛虱、紋枯病、稻瘟病等;用藥分別為20%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10 g/667m2,10%烯啶蟲胺25g/667m2、52%噻呋·戊唑醇乳油15ml/667m2、35%己唑·稻瘟靈乳油80 ml/667m2、調節(jié)劑碧護2g/667m2。
3 結果與分析
3.1 病蟲防治效果
通過調查得出,自走式智能變量噴桿噴霧機田間行走速度4km/h、噴灑壓力分別為0.5MPa、0.7MPa處理區(qū)的二化螟、稻飛虱、紋枯病防效差異?。惶镩g行走速度6km/h、噴灑壓力分別為0.5MPa、0.7MPa4km/h處理區(qū)的病蟲防效差異也小。與擔架式機動噴霧器施藥防治區(qū)相比,自走式智能變量噴桿噴霧機4個處理的防效,紋枯病防效要高4.3~10.3個百分點,其它病蟲差異小。與背負式電瓶噴霧器防治區(qū)相比,自走式智能變量噴桿噴霧機4個處理的防效除因二化螟輕發(fā)生差異不明顯外,其它病蟲差異明顯,要高5~15個百分點。
3.2 安全性及壓苗情況
正常直線行走壓苗率為2.35%,轉彎行走壓苗率5.26%。3次施藥機械都性能穩(wěn)定,都沒有出現其他損苗情況,特別是第3次作業(yè)時因水稻處破口抽穗期禾苗株高最高,因底盤1.1米凈空高度優(yōu)越性突顯,未出現折斷穗子及劍葉的現象,安全性穩(wěn)定。
3.3 增產效果
通過調查得出,自走式智能變量噴桿噴霧機4個處理畝產量在549.8~561.4 公斤,相互之間差異?。慌c擔架式機動噴霧器施藥防治區(qū)畝產541.8公斤相比,差異也??;與背負式電瓶噴霧器防治區(qū)503.2公斤相比,要高46.6~58.2公斤,折算人民幣為133.3~164.5元/畝。
通過本試驗自走式智能變量噴桿噴霧機作業(yè)性能穩(wěn)定,苗期、穗期傷苗小,安全性高,4個處理之間病蟲防效、增產效果差異都不大;與擔架式機動噴霧器施藥防治區(qū)相比,病蟲防效、增產效果等防治效率、效益差異不大,但勞動強度得到減輕得到提高有明顯優(yōu)勢,與人工傳統(tǒng)背負械藥械相比防治效率、效益差異大,有極大的推廣應用前景。
通過本試驗可以得出,作業(yè)時要保持田中有淺水層,輪子不會因另外卷起泥巴壓苗,同時提高行走速度;行走速度上以6km/h為宜,噴灑壓力分別為0.5~0.7MPa可以有效防治病蟲。
建議在病蟲重發(fā)情況下,應進行加大噴灑壓力的試驗.
(作者單位:124100遼寧省盤山縣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