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燕妮
摘 要:自讀是學生對語言的直接感受。只要做到自讀有興趣,自讀有方法,自讀有評價,自讀有延伸,學生的自讀能力就能得到極大的提高。立足于自讀能力的培養(yǎng),語文課堂就會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
關鍵詞:低年級;自讀;能力培養(yǎng)
著名特級教師孫雙金曾指出:書聲瑯瑯應當成為一堂好課的首要特征。在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讀能力,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途徑。自讀能力的培養(yǎng)在語文教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一、自讀有興趣,保持熱情
語文和其他學科相比,更強調人文因素。只有對這門學科懷著濃厚的興趣,學生才能自發(fā)學習,學而有效。我們要多方位地激發(fā)學生自讀的興趣,努力讓學生感受到自讀的魅力,感受到自讀課堂的輕松和快樂,體驗自讀帶給自己的進步和成功。
(一)創(chuàng)設情境,調動情緒
沒有情境的教學如同一杯清淡的白開水,學生是品不出味來的。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創(chuàng)設情境,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進行自讀,這樣學生才會入情入境,讀出味來。如在教學二年級下冊《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一課,我通過創(chuàng)設小朋友迷路的情境,請學生通過朗讀課文找到幫助小朋友的辦法。為了幫助迷路的小朋友,學生表現出自讀課文的極大熱情。
(二)展示范讀,征服心靈
教師輕如和風,重如洪鐘,抑揚頓挫、聲情并茂的范讀,可以使學生產生對教師的尊敬和愛戴,建立健康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范讀的聲音真切,具有立體感,除了聲音的傳遞外,教師的眼神、表情、手勢等體態(tài)會作為一種信息,即時直接傳遞給學生,更易感染學生。學生從教師的范讀中受到熏陶和啟發(fā),潛移默化地學會了一些自讀的方法和技巧,使他們自讀課文的水平不斷提高。
教師精彩的范讀有效地幫助學生加深理解課文。教師范讀時,學生視其人,聞其聲,感受著文章的語言,領略著文章的氣勢。在教師范讀過程中,學生通過揣摩、領會、聯想、想象、體味等一系列感知活動,增強了對語言文字的敏感性,學生的語感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培養(yǎng)和訓練。
二、自讀有方法,授之以漁
(一)形式多樣,提高效果
在教學中我們通過領讀、表演讀、分角色讀等多種形式激發(fā)學生自讀的興趣,促使學生有方法地自讀。
課文中有些句子較長,學生很難一下子理解透徹,這時就要運用領讀的手法,讓學生更為直接地跟讀。學生可以在跟讀中學會停連、重音、語調、節(jié)奏等技巧。
教師指導學生自讀課文時,可以引導學生加上各種動作,進行表演讀。這樣就能使學生深入到課文中去,幫助學生更好地把握課文內容,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朗讀欲望,提高朗讀效果。
分角色朗讀對學生的感悟有很大的幫助,只有對人物充分理解,才能很好地讀出這個人物的語言。
教師運用多種形式進行朗讀,要注意多留些時間讓學生自讀,調動班上每一個學生自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圈圈畫畫,動手動腦
不動筆墨不讀書。邊圈畫邊讀書,邊讀書邊圈畫。圈圈畫畫中體現學生獨具個性的理解與思考。注音讀字、劃詞讀詞,學生在圈畫中讀準字音、掌握字詞。朗讀課文,大膽勾畫不明白的地方,為質疑解疑留下印記,讀就變得有所側重。用各種不同的符號,如“○、△、□”標出關鍵詞及標點符號,自讀變得有技巧。停頓、輕重的處理及情感的把握恰恰是落在關鍵詞的朗讀上。標點符號的關注更是學生把握句子語氣的關鍵。如教學二年級上冊《坐井觀天》“天天”“一抬頭”的停頓恰如其分地表現出青蛙的目光狹小,所見有限。兩個“笑”的重讀,蘊含著不同的含義。圈畫標點符號“?”“!”,在對比中反映出青蛙驕傲自大的形象。
學生在有興趣、有技巧的自讀中體驗閱讀的樂趣,收獲成長的快樂!
三、自讀有延伸,提升能力
課外自讀是課堂自讀的延伸,它要求學生運用已經獲得的自讀方法,自覺地、主動地獨立閱讀課外讀物,運用學習到的自讀方法形成閱讀能力。
(一)營造氛圍,享受樂趣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自讀也是如此。在一個具有濃厚書香味的環(huán)境中,學生自讀的欲望更容易被激起。因此,我們可以從學習環(huán)境入手,如建立班級圖書角;組建閱讀合作會;與家長取得聯系,在家進行“親子共讀”。通過學校、家長和孩子自身的努力,相信更多的孩子會加入到自讀的行列,享受自讀的樂趣。
(二)開展活動,展示成果
我們可以通過開展誦讀比賽、故事會等活動,為自讀添加新鮮的營養(yǎng)和血液,讓自讀充滿生命和活力。
課外自讀是個性化的行為。由于學生讀書的內容、方式不同,對閱讀對象的感悟也不同,因而交流成果的方式也不盡相同。教師應積極鼓勵學生采用不同的方式對自己的閱讀成果進行展示,以此提高學生課外自讀的自主性。在自讀實踐中,教師要努力使學生的課外閱讀成為一種習慣。每周評出“閱讀之星”,使學生體會到課外自讀的樂趣,從中獲得成就感。
自讀是學生對語言的直接感受,只要我們善于捕捉低年級學生的心理,培養(yǎng)學生自讀的興趣,然后適當加以指導,使得自讀有方法,自讀有評價,自讀有延伸,學生的自讀能力就能得到極大的提高。立足于自讀能力的培養(yǎng),我們的語文課堂就會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
參考文獻:
[1]蘇秀麗.淺談低年級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J].課程教育研究,2015(25).
[2]戴光科.小學低年級學生語感培養(yǎng)策略淺探[A].“決策論壇——管理科學與工程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C],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