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其在各行各業(yè)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近些年來,信息技術已經(jīng)成為了課堂教學中的一種重要的輔助手段,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物理是一門邏輯性較強的學科,學習起來難度大,在物理課堂教學中利用信息技術對物理知識的學習有著重要的意義。本文主要對現(xiàn)階段物理課堂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進而提出利用信息技術來優(yōu)化物理課堂的相關策略。
關鍵詞:信息技術;物理課堂;應用
一、 前言
在信息技術快速發(fā)展的今天,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已經(jīng)成為課堂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勢。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不僅能有效轉變傳統(tǒng)教學觀念,而且還能豐富學生的學習資源和環(huán)境,創(chuàng)造更多的學習方式。在新課程標準實施的背景下,將信息技術與物理課堂教學進行整合,從而優(yōu)化物理課堂是很有必要的。以物理知識為載體、信息技術為工具,滲透到物理課堂教學中,從而實現(xiàn)物理課堂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有機結合,這樣不僅能豐富教師的教學手段,而且還能推動教學模式的改革和教育現(xiàn)代化的發(fā)展。下面就來具體分析如何在物理課堂中正確利用信息技術。
二、 現(xiàn)階段物理課堂教學現(xiàn)狀分析
現(xiàn)階段,雖然很多物理教師意識到了信息技術在教學中應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是在具體的應用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 信息技術的過度應用
信息技術在物理課堂教學中應用的主要問題在于信息技術的多度應用和依賴,包括以下點:
1. 多媒體信息技術的過度應用:由于對信息技術重視度的提高,教師也對信息技術的應用有了一些誤區(qū)。據(jù)調查發(fā)現(xiàn),約66.7%的教師認為多媒體信息技術在課堂上應用的越多越好?,F(xiàn)階段,很多教師都是借助多媒體手段來進行教學,如用課件來代替板書、用圖片來代替模型、用在線習題代替書面作業(yè)等,過度的使用多媒體信息技術。這樣一來,不僅不利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而且還不利于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吸收。
2. 多媒體課件重輔“教”輕輔“學”:由于對多媒體課件的制作還不熟,再加上一些其他原因,很多物理教師都是從網(wǎng)上下載課件和教學所需的資源,然后直接拿到課堂中用。而且教師只是把多媒體課件作為一種輔助教學的手段,從而完成教學任務,忽略了多媒體課件的輔“學”作用,從而導致多媒體課件的應用效果不佳。
3. 人機互動取代師生和生生的交流互動:由于對信息技術的過度依賴,很多物理教師將多媒體課件作為主要的教學方式,完全圍繞課件展開教學,教師幾乎成為了課件的“解說員”和“播放者”。這樣一來,學生只能被動的按照課件思路和內容進行學習,缺乏和老師、同學之間的交流互動,也缺乏自主學習的意識和機會。
4. 電腦模擬實驗代替真實的物理實驗:現(xiàn)階段,有的物理教師還存在著“只要有多媒體信息技術,所有的教學難題都會解決”的思想誤區(qū),從而用電腦模擬實驗替代真實的物理實驗。這樣一來,不僅學生不能親自操作和觀察物理現(xiàn)象,而且還不利于學生嚴謹科學態(tài)度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
(二) 信息技術應用意識不足
現(xiàn)階段,還有一些物理教師的信息技術應用意識不足,認為信息技術只是一種輔助手段,可用可不用。在實際的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有的教師還是采取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有的教師雖然采用了一些信息技術,但是由于缺乏對相關應用了解和技巧,因此收獲的效果不佳。
三、 利用信息技術優(yōu)化物理課堂的策略分析
(一) 合理運用信息技術,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物理是一門學習難度較大且枯燥的學科,因此學生的學習興趣普遍都不高。教師在進行物理課堂教學時,應積極、合理地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通過多媒體來展示圖片、模型、動畫以及實驗等,以直觀的方式把教學情景呈現(xiàn)出來,這樣不僅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能促進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例如:在學習“天體的運動規(guī)律”時,如果只是單純的用言語進行講解,那么很難講清楚。教師可借助多媒體進行動態(tài)演示,或者直接播放相應的視頻,從而將天體的運動過程直觀地展示在學生眼前,這樣一來學生便能很好地掌握其運動規(guī)律了。
(二) 巧妙運用信息技術,豐富課堂教學方式:信息技術與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機結合是實現(xiàn)物理教學改革的重要途徑,物理教師應結合信息技術的特點,巧妙地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豐富課堂教學方式。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教師應合理地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教學重難點。例如:在學習“洛倫茲力”時,由于其概念比較抽象,因此僅僅通過講解和畫圖,學生無法真正理解其內涵。教師可借助多媒體課件播放相應的動畫,將抽象的概念轉化為形象的物理現(xiàn)象,這樣不僅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深刻理解,而且還能提高課堂效益。
(三) 科學運用信息技術,提高學生學習質量:物理難學是很多學生的共同感覺,物理概念抽象,解題也不知道從哪兒下手,雖然付出了很多努力,可學習質量仍然不高,從而導致學生對物理學習產(chǎn)生了望而生畏的心理。因此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應科學地運用信息技術來增強物理課堂學習的趣味性,從而激起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例如:在學習“磁體周圍磁場的分布特點”時,教師可通過多媒體信息技術來將這個實驗直觀地展示出來,并將現(xiàn)實生活中的一些相關的場景也展示出來,從而使學生感受到物理知識并不是復雜難懂的,物理是與現(xiàn)實生活息息相關的。這樣不僅有利于消除學生的敬畏心理,激起學習的積極性,而且還能促進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從而提高物理學習質量。
四、 結束語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課堂教學信息化已經(jīng)成為教學改革的主流。在物理課堂教學中利用信息技術,不僅能為物理教學課堂注入活力和生機,而且還能促進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在新課程標準實施背景下,物理教師應積極順應教學改革要求,根據(jù)教學目標和內容,把握信息技術的應用方法和尺度,合理利用信息技術,從而實現(xiàn)信息技術和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機結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促進學生更好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朱春曉.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的高中物理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5(10).
[2] 左群芳.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高中物理探究教學策略的研究解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6(24).
[3] 任敬國.信息技術與高中物理教學整合設計[J].當代教研論叢,2017(10).
作者簡介:江龍,福建省泉州市,福州時代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