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校奇
摘 要:德育是小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班主任要科學有序地將德育工作滲透于自己的教學工作當中,通過不斷地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逐步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和道德水平,明確學習目標,端正學習態(tài)度。
關(guān)鍵詞:班主任;工作實踐;德育體會
德育主要是針對學生思想、道德品質(zhì)方面開展的教育。它是學生不斷提升自我道德修養(yǎng)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重要前提和保障。作為學生,只有在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影響和指引下,才能在學習上不斷進取,并以飽滿的熱情做好每一件事情。因此,德育工作的開展在小學階段是必不可少且非常重要的。作為班主任,我們更有責任通過自己的工作實踐,在同學們的日常生活和學習當中進行德育滲透,為培養(yǎng)學業(yè)優(yōu)良、道德素質(zhì)水平合格的學生而貢獻自己的力量。
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較小,心理發(fā)育尚不成熟,當他們遇到困難和問題時,不知該如何正確處理和面對,很容易產(chǎn)生恐懼心理,而當問題處理不當時,他們又很容易產(chǎn)生自卑消極的情緒,產(chǎn)生一些不良的思想和不道德的行為。為此,德育工作的積極開展是非常必要的。作為班主任,我們該如何科學地開展德育工作呢?下面談幾點認識:
一、班主任要以身作則,通過言傳身教來引導學生
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管理者和主要負責人,是學生在學校學習、生活時的另一個家長。在學校,學生不論是學習上有了問題,還是同學之間發(fā)生了矛盾,他們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己的班主任。在學生心中,班主任就是他們的依靠,是能替他們排憂解難的值得他們信賴的人。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的特殊角色,決定了他們更要注重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和思想道德水平。
所以,作為班主任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能公平公正地處理事情,且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時還能為學生樹立一個對工作認真負責,對同學和藹友善的良好形象。當同學們與這樣的優(yōu)秀班主任共同學習時,他們才能被班主任優(yōu)秀的品德和一言一行所感染,而更加注重提升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在學習上才能嚴格要求自己,刻苦學習并不畏學習上遇到的各種困難。在與同學相處時,能友善待人,冷靜處理事情??傊?,同學們會以班主任為榜樣和楷模,不斷地提升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因此,班主任所肩負的德育工作是一項神圣的使命,這一使命也必將使班主任在工作實踐中要付出比別人更多的艱辛和努力。
二、班主任要利用鮮明的主題班會活動教育學生
主題班會是班主任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也是班主任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進一步提高學生思想覺悟和道德修養(yǎng)的主要途徑。如開展《我為交通做貢獻》主題班會時,讓同學們提前上網(wǎng)了解交通規(guī)則和交通法規(guī),鼓勵學生在班會上主動舉手發(fā)言,例舉出自己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例子。這樣,通過學生的積極發(fā)言,讓大家共同評選出最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學生。班主任可以為這些同學頒發(fā)小紅花或小紅旗,為同學們樹立學習的好榜樣,并以此鼓勵和引導其他同學也要遵守交通規(guī)則、尊重生命,人人爭當交通紅旗手,使同學們遵法、守法的意識進一步提高,努力為交通出一份力,做一份貢獻,最終做一個遵法、守法的好公民。
再有,班主任還可根據(jù)學生當前的學習狀況,開展《當學習上遇到困難時》的主題班會。讓同學們分組討論并發(fā)言,自己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時,是怎樣克服的,是如何解決的。老師根據(jù)同學們的發(fā)言和自己的所感所想,歸納總結(jié)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供學生們參照學習。以此來激勵大家要勇敢面對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當自己無法解決時要及時向老師或其他同學尋求幫助,大家共同努力解決問題,而不是一個人死鉆牛角尖。
三、班主任要運用無聲的教育語言感染學生
小學生的天性是天真、活潑、好動,課堂學習過程中,有的學生難免會出現(xiàn)注意力不集中或小聲說話的現(xiàn)象。面對這種情況,班主任在課堂上不但要采取“不生氣、不責備”的處理態(tài)度,還要依據(jù)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行為特點,及時調(diào)整教學策略。比如:對剛才所講的教學內(nèi)容提出一至兩個問題,引導同學們圍繞問題進行分組討論。這樣做既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讓同學們因長時間高度集中而緊繃的神經(jīng)得到放松,又可以使剛才小聲說話的同學轉(zhuǎn)向?qū)W⒂趯W習內(nèi)容的討論中。在這里,老師不是用嚴厲的語言去訓斥上課不認真聽講的同學,而是不動聲色地進行教學調(diào)整,換一種方法來調(diào)動全班同學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以無聲的語言和恰當?shù)慕虒W策略將小學生從上課走神、交頭接耳等一些不良的學習行為中引導出來,在不知不覺中重新喚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積極性。
因此班主任老師在對小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時,不應采取一味地講大道理或強硬灌輸?shù)掠枷雰?nèi)容的方式,而是要遵行一套符合小學生心理特點和行為特點的教育方式,尊重學生,理解學生,這樣才能更好地將同學們需要遵守的思想道德行為規(guī)范滲透進學生的思想意識當中,使學生們認識到尊重、理解的意義,從而進一步推動他們高尚品德的形成。
綜上所述,班主任工作不是盲目地管理學生的思想,而是要以恰當?shù)摹⑦m當?shù)慕逃绞?、方法和策略來引導學生,朝著高素質(zhì)、高修養(yǎng)的思想品質(zhì)方向發(fā)展。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