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
有幸被推薦參加西固區(qū)組織的第一屆優(yōu)質課比賽,對于參加工作滿五年的我來說,既滿心期待,又壓力重重。滿心期待是因為自參加工作以來從未感受過這樣的舞臺,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向往大舞臺,我也不例外。壓力重重首先是自身能力有限,其次,自己所在學校在農村,班額小,沒有平行班,比賽的學校在城區(qū),每個班學生人數至少五十人左右,對我來說課堂的把控能力將是最大的挑戰(zhàn)。短短的十五天時間里我猶如一只即將破繭卻又在痛苦掙扎的蠶蛹一般,用盡洪荒之力化為蝶。將自己的幾點感觸書寫下來,以便激勵自己前行。
一、研讀教參,回歸課本
之前,我每上一節(jié)課習慣性地參考各種教案,很少細細研讀教參,為了參賽我認真研讀《人教版三年級數學教師用書》第七、八、九三個單元的內容,研讀才發(fā)現課本中的每一句話,甚至每一個字都有其目的性,如:認識四邊形第一課時,教參中添加三幅圖形(不封閉圖形、直線交叉圖形、曲線圖形),從反面圖形出發(fā)使四邊形的特征更加完善。第八單元“分數的初步認識”第二課時“認識幾分之幾”教參中明確指出,一定要將1分米的彩帶拓展平均分成100份,這簡單的一句話卻是為孩子們以后學習小數埋下伏筆。教參中闡述了課本中的每一道練習題設計的目的以及難易程度。首先細細研讀教參,更加全面系統(tǒng)地了解課本設計編排目的,再根據課本構思出整個單元的設計思路,這樣一整章的教學內容、教學目的、教學重難點就清晰可見。建立整個單元的知識框架后,按照課本編排的課時,對每一課時添枝加葉,在細枝末節(jié)的過程中,設計每一課時的教案過程中,有些預設,具體的環(huán)節(jié)不知如何處理時,再來參考一些優(yōu)質的教案或者觀看一些比較優(yōu)秀的課堂實錄,以便為自己的困惑提供有效的指導。這樣一篇有內容、有目標、有重難點的教案初步成稿,加入課前談話,練習題的設計也是關鍵,對于低段的孩子來說,練習在有梯度、有層次的基礎上還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對于高段的孩子,練習題的設計一定具有梯度,難度拔高或者拓展題,然后根據教案設計課件,再將兩者相互揉合修改。這樣,一份有血有肉的教案就完整出爐了。
二、破繭之路,磨煉心智
備賽歷時十五天,剛接到推薦通知時的那種興奮、激動,全身的勁猶如被充滿氣的氣球一般。姑且不管結果如何,只為自己有機會站在這樣的舞臺上而高興,能有機會見一見、試一試,才能明確知道自己存在的問題以及努力的方向。因此信心百倍,但是任何路真正一步一步走起來時,并非自己想的那樣簡單……
興奮之后著手備賽,面對教參、課本、兩三本教案卻不知如何下手,腦中一片空白,一瞬間才真切地感受到肚子里空空如也。理清頭緒靜下心來時,有順序地進行閱讀教參第八單元的內容(文件中說根據制定學校的進度進行授課,初步判斷應該在第八九兩個單元),每天晚上閱讀到深夜,伴隨著信心的焦灼,一下不能準確地理解教參中的每一句話,又嫌浪費時間,于是有了走捷徑的想法——看優(yōu)質課課堂實錄。閱讀教參,觀看視頻后著手自己的教案,用時四小時敲出自己的教案,準備好教具,開始在自己班里講第八單元第一課時“認識幾分之一”,晚上根據自己白天講的情況以及數學教研組各位老師提出的寶貴意見再次修改教案,隔天又去別的學校再次嘗試這節(jié)課。嘗試后,自己一下子沒有參賽的信心,城區(qū)的孩子每個班的人數都在五十人左右,而我自己班的學生只有二十二人,學生人數的差距、課堂秩序的把控對我來說卻是頭號難題。還未上戰(zhàn)場志氣挫敗一半的我開始煩躁不安……那個周末開始準備第九單元的“集合”,我能設計出大環(huán)節(jié),但是具體到每一句話時又不知如何處理,每天面對電腦至深夜,十天后看見電腦我就有吐的感覺,于是轉為用筆來書寫設計思路,一張張A4紙在我的手里劃過去、拉過來,堆成了一堆……
抽課抽的卻是第八單元的第二課時“認識幾分之幾”。備戰(zhàn)十五天準備的三節(jié)課都沒有用上,那種失落感促使大腦一片空白?;貙W校后,準備教案、課件、試講,短短五小時讓我天旋地轉,想吐,想哭,想放棄……但是自己知道沒有選擇,必須得上,一切準備到深夜兩點才入睡,半睡半醒的我凌晨四點又起來一遍遍順環(huán)節(jié),這個過程太痛苦,太磨人了……
三、感謝生命中有你們的陪伴
教師生涯中的每一步成長和進步都離不開各位同事的幫助、指導和支持,我發(fā)自內心地感謝他們。尤其我的師父,從一開始鼓勵支持我參加各種比賽,手把手,一句話一句話地為我指導。抽課當晚,我家的電腦不太好用,師父果斷讓我去她家,我知道師父的心:一是電腦好用可以節(jié)省時間,讓我有多睡會的時間,二是她想為我把好最后一關。當我進門時,茶幾上擺放的一杯熱氣騰騰的紅茶水,那一瞬間心里特別特別的暖……深夜一點當我板書設計中的正方形弄不了陰影部分時,我想把教案打出來手工涂色,師父說:“不行,這樣會影響到整個效果,你別急,我來試試!”在嘗試各種功能后突然一下子就填充出我想要的陰影部分,那份喜悅不言而喻!早上六點四十師父發(fā)微信說:加油,膽子放大去整!還有三朵玫瑰花,滿滿的愛伴我走進夢想的舞臺!
比賽剛剛結束,用這簡單的文字記錄這段心理路程,感謝給我機會的校領導,感謝支持我、鼓勵我、幫助我的所有人,更加感謝像媽媽一樣的師父!經過這次參賽,自己成長了不少,成熟了很多,在今后的教學生涯中,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上,我會繼續(xù)努力前行。
編輯 李琴芳